-
公开(公告)号:CN10768749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657822.0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新川雅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论振动频率的高低均能够确保NV性能且良好地维持乘坐舒适性的车辆用衬套。车辆用衬套(11A-1)构成为在内筒部件(15)与设于内筒部件(15)的外侧的大致圆筒状的橡胶部件(17)之间夹设有大致圆筒状的金属弹簧部件(19)。在内筒部件(15)与金属弹簧部件(19)之间设有允许金属弹簧部件(19)向半径方向的弹性变形的空隙部(25)。车辆用衬套(11A-1)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在属于比较低的振动频率区域的冲击力或伴随大位移的冲击力的输入时,主要由橡胶部件(17)吸收振动,另一方面,在属于比较高的振动频率区域的冲击力的输入时,主要由金属弹簧部件(19)吸收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7703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638355.3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F10/28 , B22F10/85 , B22F12/00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8 , C22C38/4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合金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造型后的铁合金层中产生应变和破裂的铁合金的制造方法。在执行造型工序的过程中,在第1温度控制工序中按照由造型工序造型出的铁合金层的从表层到规定层数的层叠为止的铁合金层温度T1保持在Ms≤T1≤Ms+α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控制,在第2温度控制工序中按照基底盘温度T2保持在Mf‑β≤T2≤Mf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29380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208610.3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新川雅树
IPC: B60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进一步提高NV性能的车辆用减震器安装座装置。该车辆用减震器安装座装置(10)将固定在车身侧的减震器连杆(12)的上端弹性连结,并弹性支承在减震器(11)外侧配置的减震弹簧(20),该车辆用减震器安装座装置(10)包括:第1振动传递路径,其将从车轮传递的振动经由减震器连杆(12)和具有安装座橡胶(38)的安装座橡胶机构(18)向车身侧传递;以及第2振动传递路径,其将从车轮传递的振动经由减震弹簧(20)向车身侧传递,第1振动传递路径还具有金属制的一对碟形弹簧(14、14),其限制由于所传递的振动而产生的减震器连杆(12)的行程的上限,一对碟形弹簧与安装座橡胶机构(18)的安装座橡胶(38)串联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9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09320.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2C38/38 , C22C38/24 , B22F1/00 , C22C33/02 , B22F10/28 , B22F10/25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且伸长率优异的奥氏体类非磁性钢、层叠造型用粉体金属材料以及奥氏体类非磁性钢的制造方法。一种奥氏体类非磁性钢、层叠造型用粉体金属材料以及奥氏体类非磁性钢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非磁性钢以质量%计含有:Mn:8.0%~15.0%;N:0.05%~0.50%;C:0.20%~1.00%;Cr:2.0%~15.0%;以及V: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68749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0657822.0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新川雅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论振动频率的高低均能够确保NV性能且良好地维持乘坐舒适性的车辆用衬套。车辆用衬套(11A‑1)构成为在内筒部件(15)与设于内筒部件(15)的外侧的大致圆筒状的橡胶部件(17)之间夹设有大致圆筒状的金属弹簧部件(19)。在内筒部件(15)与金属弹簧部件(19)之间设有允许金属弹簧部件(19)向半径方向的弹性变形的空隙部(25)。车辆用衬套(11A‑1)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在属于比较低的振动频率区域的冲击力或伴随大位移的冲击力的输入时,主要由橡胶部件(17)吸收振动,另一方面,在属于比较高的振动频率区域的冲击力的输入时,主要由金属弹簧部件(19)吸收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462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80035245.2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65 , C21D9/0075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锻造用轧制棒钢或线材,其能够进行焊接,母材的强度及韧性、以及HAZ的韧性优异,因此适合作为车轴等汽车的行走部分部件的原材料。所述热锻造用轧制棒钢或线材具有以下化学组成:含有C:0.10~0.20%、Si:0.01~0.30%、Mn:1.00~2.30%、S≤0.040%、Cr:0.10~0.80%、Al:0.010~0.080%、B:0.0002~0.0050%、Ti:0.010~0.080%以及N:0.0020~0.0080%,余量由Fe和杂质构成,并限制为杂质中的P≤0.040%、Cu<0.10%、Ni<0.10%、Mo<0.05%以及V≤0.01%,采用〔Ti-3.4N≥0.001〕、C、Si、Mn、Ni、Cr、Mo、V的特定式所示的Ceq为0.57以下、以及采用C、Si、Mn、P、S、Cr、Ni、Mo、Cu的特定式所示的DI为70~170,在100μm2的面积中析出10个以上当量圆直径为0.07~1.0μm的Ti析出物和10个以上的当量圆直径为0.01~0.05μm的Ti析出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72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8963.X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理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65/125 , C22C33/08 , C22C37/00 , C22C37/10 , F16D65/12 , F16D2200/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铁,其通过具有高比热可以实现制动部件的轻量化等。本发明的铸铁以质量%计具有包含C:3.0%~4.8%、Si:3.5%~5.0%、Mn:0.5%~2.0%、Cu:0.3%~1.5%、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化学成分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46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5245.2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65 , C21D9/0075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锻造用轧制棒钢或线材,其能够进行焊接,母材的强度及韧性、以及HAZ的韧性优异,因此适合作为车轴等汽车的行走部分部件的原材料。所述热锻造用轧制棒钢或线材具有以下化学组成:含有C:0.10~0.20%、Si:0.01~0.30%、Mn:1.00~2.30%、S≤0.040%、Cr:0.10~0.80%、Al:0.010~0.080%、B:0.0002~0.0050%、Ti:0.010~0.080%以及N:0.0020~0.0080%,余量由Fe和杂质构成,并限制为杂质中的P≤0.040%、Cu<0.10%、Ni<0.10%、Mo<0.05%以及V≤0.01%,采用〔Ti-3.4N≥0.001〕、C、Si、Mn、Ni、Cr、Mo、V的特定式所示的Ceq为0.57以下、以及采用C、Si、Mn、P、S、Cr、Ni、Mo、Cu的特定式所示的DI为70~170,在100μm2的面积中析出10个以上当量圆直径为0.07~1.0μm的Ti析出物和10个以上的当量圆直径为0.01~0.05μm的Ti析出物。
-
公开(公告)号:CN194011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610159274.0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5 , C21D1/02 , C21D7/13 , C21D2211/008 , C22C38/0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8
Abstract: 公开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可焊钢,以及制造机器部件构件的方法。该钢的基本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C:0.10-0.16%,Si:0.05-0.50%,Mn:1.3-2.3%,Cu:最多为0.5%,Ni:最多为0.5%,Cr:最多为0.5%,Mo:最多为0.3%以及Ti:0.025-0.035%,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满足条件:由下面的公式1A所定义的焊接开裂敏感性Pcm小于0.35,以及由下面的公式2A所定义的锰等价物Mneq大于2.0。1A:Pcm=C(%)+Si(%)/30+Mn(%)/20+Ni(%)/60+Cr(%)/20+Mo(%)/15+Cu(%)/20,2A:Mneq.=Mn(%)+Cu(%)+Ni(%)/2+Cr(%)+Mo(%)。
-
公开(公告)号:CN1940115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59274.0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5 , C21D1/02 , C21D7/13 , C21D2211/008 , C22C38/0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8
Abstract: 公开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可焊钢,以及制造机器部件构件的方法。该钢的基本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C:0.10-0.16%,Si:0.05-0.50%,Mn:1.3-2.3%,Cu:最多为0.5%,Ni:最多为0.5%,Cr:最多为0.5%,Mo:最多为0.3%以及Ti:0.025-0.035%,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满足条件:由下面的公式1A所定义的焊接开裂敏感性Pcm小于0.35,以及由下面的公式2A所定义的锰等价物Mneq大于2.0。1A:Pcm=C(%)+Si(%)/30+Mn(%)/20+Ni(%)/60+Cr(%)/20+Mo(%)/15+Cu(%)/20 2A:Mneq.=Mn(%)+Cu(%)+Ni(%)/2+Cr(%)+Mo(%)。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