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66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428626.1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7/00 , A23C3/08 , A61K35/76 , A61P31/04 , A01N63/40 , A01P1/00 , C12N15/34 , C12Q1/70 , C12N15/11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株具有特征分子靶标的蜡样芽孢杆菌广谱肌尾噬菌体DC1、DC2及其应用。噬菌体DC1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930‑B1,噬菌体DC2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931‑B1。本发明提供的烈性噬菌体DC1、DC2宿主谱广,以裂解致呕型蜡样芽孢杆菌为主,且具有特征分子靶标。同时,噬菌体DC1、DC2对高温和酸碱具有耐受性,不易在应用过程中失活,在生菜和牛奶中对目标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综上所述,噬菌体DC1、DC2具有防控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潜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28626.1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7/00 , A23C3/08 , A61K35/76 , A61P31/04 , A01N63/40 , A01P1/00 , C12N15/34 , C12Q1/70 , C12N15/11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株具有特征分子靶标的蜡样芽胞杆菌广谱肌尾噬菌体DC1、DC2及其应用。噬菌体DC1保藏编号为:GDMCCNo:62930‑B1,噬菌体DC2保藏编号为:GDMCCNo:62931‑B1。本发明提供的烈性噬菌体DC1、DC2宿主谱广,以裂解致呕型蜡样芽胞杆菌为主,且具有特征分子靶标。同时,噬菌体DC1、DC2对高温和酸碱具有耐受性,不易在应用过程中失活,在生菜和牛奶中对目标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综上所述,噬菌体DC1、DC2具有防控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潜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224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33367.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A61K31/715 , A61P1/00 , A61P3/04 , A61K31/575 , A61K31/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蛹虫草多糖在制备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紊乱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蛹虫草多糖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紊乱,进而达到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生理病变作用,因此可以将蛹虫草多糖用于制备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紊乱,进而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生理病变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3237.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1/20 , A61K35/744 , A61P31/04 , A23K10/18 , C07K14/195 , C12N15/3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对多种高毒力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片球菌36E‑3及其应用。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36E‑3于2023年11月2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049。本发明的乳酸片球菌36E‑3可以同时抑制多种高毒力致泻大肠杆菌的生长,且携带II类细菌素氨基酸序列,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对其他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食品病原菌污染防控和畜禽动物健康养殖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49201.6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7/00 , A61K35/76 , A61P31/04 , A23L3/3463 , A23K10/18 , A01N63/40 , A01P1/00 , C11D3/38 , C11D3/48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新型强裂解性MRSA烈性噬菌体vB_SA_2868B2的分离及应用。该噬菌体vB_SA_2868B2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318‑B1。所述噬菌体vB_SA_2868B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具有强杀灭作用,且具有较宽的裂解谱。本发明中的噬菌体vB_SA_2868B2在pH 5.0‑11范围和温度25‑45℃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携带任何毒力或抗生素耐药基因,该噬菌体在全脂/脱脂牛奶、金属和生肉表面对目标菌有良好抑制效果,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防控之中。同时,还具有特征性的噬菌体裂解酶,为新的裂解酶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0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38211.2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 , C12Q1/686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椰毒致病变种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核苷酸序列组合作为被检测靶标在鉴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椰毒致病变种中的应用,所述核苷酸序列组合如SEQ ID NO.1~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无需经过生理生化鉴别即可检测到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可弥补生化试验不能鉴定高毒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的缺陷,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本发明可弥补现有分子检测与分子分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特异性差和缺乏高毒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方法的缺陷,检测结果更准确,结果判定更简单,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74480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97102.5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拟靶向代谢组学深度指纹实现细菌分类与鉴定的方法。对待鉴别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代谢轮廓的采集,采集的数据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利用处理后的图谱进行细菌的鉴别。1、本方法只需要代谢物的提取过程,相比PCR技术,不需要等温扩增等步骤大大减少了检测时间,快速给出鉴别结果;2、本方法在采集方法和数据库建立成功后,不再需要高分辨质谱的参与,可以直接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不但提高了数据质量和稳定性,而且降低了检测和仪器维护成本,更有利于大规模应用;3、代谢组与表型直接相关,加上质谱的高灵敏性,大大放大了菌株间的细微差异,可以更有效的实现菌株的鉴定和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1520970.0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是具体公开金黄色葡萄球菌ST型特异性分子靶标及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型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提供了用于鉴别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ST型的共6个新特异性分子检测靶标、PCR引物组以及荧光定量PCR、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有能力一步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ST7、ST188、ST398,大大提高了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分型效率,增强了实用性;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判定易、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成本低的优点。(56)对比文件Zhu,P..GenBank: CP038183.1《.NCBI-BLAST》.2020,参见核苷酸序列信息.Hikichi,M..GenBank: AP020316.1《.NCBI-BLAST》.2019,参见核苷酸序列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04634.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环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N7/00 , A61K35/76 , A61P31/04 , C11D3/38 , A01N63/40 , A01P1/00 , A23K10/18 , A23L3/3571 , C12Q1/70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vB_SA_STAP152、噬菌体组合物、分子靶标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噬菌体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808‑B1;所述噬菌体vB_SA_STAP15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具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且具有很宽的裂解谱;该噬菌体vB_SA_STAP152在pH 4~11范围和温度25℃~65℃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所述的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不携带任何毒力或抗生素耐药基因,该噬菌体在新鲜猪肉应用中对目标菌有良好抑制效果,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生物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04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828189.8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科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Q1/689 , C12N15/11 , A61K35/747 , A61P1/00 , A61P1/16 , A61P3/06 , A61P31/04 , A23L33/135 , A23L2/39 , A23G3/36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降胆固醇、缓解由高脂血症引起肝损伤功能的唾液乳杆菌069及其应用。唾液乳杆菌069在体外能降低27%胆固醇浓度,在体内具有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且可以减少TC在肝脏中堆积,促进TC、胆汁酸排出,在缓解肝损伤效果方面优于低剂量洛伐他汀。唾液乳杆菌069主要通过调节组氨酸代谢、甾体激素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影响疾病进程,其物质基础主要为吲哚乙酸和鹅脱氧胆酸。体外益生和安全特性实验表明该菌具有耐受胃肠液消化、可拮抗6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多重耐药菌株和不溶血、抗生素敏感等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