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1195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380034641.2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2 , F01M11/0004 , F02B75/04 , F02B75/048 , F02B2075/025 , F02D13/0269 , F02D15/04 , F02F7/0068
Abstract: 具有可变压缩比机构和促动器,其中,可变压缩比机构根据控制轴的旋转位置变更内燃机压缩比,促动器旋转驱动控制轴。在作为内燃机主体的油底壳上部(12)的进气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促动器安装部(40),在该促动器安装部(40)上使用多个固定螺栓固定促动器。在多个固定螺栓中位于曲轴方向的两侧的两个固定螺栓的螺栓间距离(46)内,设置用于提高促动器安装部(40)的刚性的第一刚性提高部(41)和第二刚性提高部(42)。
-
公开(公告)号:CN10441195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4641.2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2 , F01M11/0004 , F02B75/04 , F02B75/048 , F02B2075/025 , F02D13/0269 , F02D15/04 , F02F7/0068
Abstract: 具有可变压缩比机构和促动器,其中,可变压缩比机构根据控制轴的旋转位置变更内燃机压缩比,促动器旋转驱动控制轴。在作为内燃机主体的油底壳上部(12)的进气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促动器安装部(40),在该促动器安装部(40)上使用多个固定螺栓固定促动器。在多个固定螺栓中位于曲轴方向的两侧的两个固定螺栓的螺栓间距离(46)内,设置用于提高促动器安装部(40)的刚性的第一刚性提高部(41)和第二刚性提高部(42)。
-
公开(公告)号:CN10394651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80056510.X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0 , F01M5/002 , F01M9/10 , F01M11/02 , F01M2011/021 , F01M2011/033 , F02B75/048 , F02B75/32 , F02D15/02
Abstract: 目的在于使异物向减速器(21)中的混入最小化,实现可靠性·耐久性的提高。具有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致动器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向可变压缩比机构的控制轴传递该旋转的减速器(21)。经由壳体(22)将致动器和减速器安装于内燃机主体的侧壁上。经由油路形成体(50)将去除润滑油内的异物的滤油器(24)安装于壳体(22)中。经由形成于油路形成体(50)及壳体(22)中的旁通油路(58),将从滤油器(24)供给来的刚刚过滤净化后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向壳体(22)的减速器收容室(64)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534171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06647.1
申请日:2004-02-2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在进气门侧和排气门侧分别设置由来自油泵的油压驱动而改变气门升程特性的气门正时变更机构(VTC)。当由油温传感器检测出的油温Ot超过预定的第2油温阈值Ot2时(S15a),禁止排气VTC的动作(S16a),当油温Ot超过作为比Ot2高的值的第1油温阈值Ot1时,禁止进气VTC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946515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280056510.X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0 , F01M5/002 , F01M9/10 , F01M11/02 , F01M2011/021 , F01M2011/033 , F02B75/048 , F02B75/32 , F02D15/02
Abstract: 目的在于使异物向减速器(21)中的混入最小化,实现可靠性·耐久性的提高。具有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致动器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向可变压缩比机构的控制轴传递该旋转的减速器(21)。经由壳体(22)将致动器和减速器安装于内燃机主体的侧壁上。经由油路形成体(50)将去除润滑油内的异物的滤油器(24)安装于壳体(22)中。经由形成于油路形成体(50)及壳体(22)中的旁通油路(58),将从滤油器(24)供给来的刚刚过滤净化后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向壳体(22)的减速器收容室(64)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0452055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80041608.2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0 , F01M9/06 , F01M11/12 , F02B75/045 , F02B75/048 , F02D15/02 , F02D37/02 , F02D41/0002 , F02D41/30
Abstract: 一种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具备可根据控制轴(24)的旋转位置变更内燃机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机构(20)、将促动器的旋转动力减速并向控制轴(24)传递的减速器(44)、收纳该减速器(44)的减速器收纳箱(43)。将与促动器侧连接的减速器(44)的输入轴以其轴中心线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以至少一部分浸入贮存在减速器收纳箱(43)内的润滑油中的方式进行设定。在将内燃机压缩比设为一定的压缩比保持的运转状态时,以消除减速器(44)的输入轴的润滑不足的方式使该输入轴以规定的摆动角度摆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52055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80041608.2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0 , F01M9/06 , F01M11/12 , F02B75/045 , F02B75/048 , F02D15/02 , F02D37/02 , F02D41/0002 , F02D41/30
Abstract: 一种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具备可根据控制轴(24)的旋转位置变更内燃机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机构(20)、将促动器的旋转动力减速并向控制轴(24)传递的减速器(44)、收纳该减速器(44)的减速器收纳箱(43)。将与促动器侧连接的减速器(44)的输入轴以其轴中心线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以至少一部分浸入贮存在减速器收纳箱(43)内的润滑油中的方式进行设定。在将内燃机压缩比设为一定的压缩比保持的运转状态时,以消除减速器(44)的输入轴的润滑不足的方式使该输入轴以规定的摆动角度摆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746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410007290.9
申请日:2004-0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36 , F01L1/024 , F01L1/34 , F01L2001/0537 , F01L2800/00 , F02B75/22
Abstract: 一种用于双排发动机的可变阀操作系统,包括一个改变安装在每个汽缸排中的每个发动机阀的阀提升和工作角中至少一个的可变阀提升和工作角控制机构,以及二个为每个汽缸排设置的用于彼此独立地改变阀定时的可变阀定时控制机构。一个控制单元出于失效保险目的对这些可变阀定时控制机构中的一个的故障做出响应。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能执行失效保险操作模式的失效保险部分,当一个可变阀定时控制机构出故障时,在该操作模式下通过该可变阀提升和工作角控制机构增大对每个发动机阀的阀提升以及工作角中至少一个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534170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07290.9
申请日:2004-0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36 , F01L1/024 , F01L1/34 , F01L2001/0537 , F01L2800/00 , F02B75/22
Abstract: 一种用于双排发动机的可变阀操作系统,包括一个改变安装在每个汽缸排中的每个发动机阀的阀提升和工作角中至少一个的可变阀提升和工作角控制机构,以及二个为每个汽缸排设置的用于彼此独立地改变阀定时的可变阀定时控制机构。一个控制单元出于失效保险目的对这些可变阀定时控制机构中的一个的故障做出响应。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能执行失效保险操作模式的失效保险部分,当一个可变阀定时控制机构出故障时,在该操作模式下通过该可变阀提升和工作角控制机构增大对每个发动机阀的阀提升以及工作角中至少一个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202081930U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20168012.7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M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盘构造。在内燃机中,如果在确保必要油量的基础上,提升油盘而使内燃机整体高度缩短化,则有可能油面高度上升而与主运动系统部件产生干涉,导致摩擦力增加。本实用新型在缸体(11)的下方,隔着油盘上部(14)而安装形成浅碟状的油盘下部(15)。在油盘上部(14)一体成型有上底壁部(52),其贯穿形成有作为滴油孔的开口部(57)及狭缝(58)。以沿着该上底壁部(52)中的下表面侧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油盘下部(15)的上端周缘部的凸缘部(15A)。在该上底壁部(52)上设置分隔杯(40),其覆盖作为主运动系统部件的控制连杆(26)的轴侧端部(3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