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脊髓体外电转基因方法、小鼠脊髓电转组织切片培养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418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16045.X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鼠脊髓体外电转基因方法、小鼠脊髓电转组织切片培养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神经系统基因功能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小鼠脊髓体外电转基因方法,包括:将胚鼠从母鼠子宫中取出,剥离出所述胚鼠的脊髓,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注射到所述离体脊髓的脊髓腔内,然后将电转仪的电极放到脊髓的两侧,其中正极放到需要转染一侧,进行电转,得电转脊髓。将电转后的脊髓进行组织切片培养,利用该方法可以建立小鼠脊髓电转组织切片培养模型,为外源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在脊髓中对神经元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从而寻找治疗脊髓疾病的有效手段;该方法更适合神经元的动态变化观察,是介于活体与细胞之间的一种研究技术。

    一种鸡胚培养及活体电转基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157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41537.3

    申请日:2011-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胚培养及活体电转基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带壳培养,培养2天—3天时分别做带壳原位电转基因;去壳培养,将受精鸡蛋培养到第3天时,去壳置培养器皿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原位电转基因步骤,带壳培养2-3天将0.5μg/μl的质粒0.5-1μl用显微注射毛细玻璃针在体视显微镜下注射到脊髓或去壳培养5-6天注射到视顶部位,将电极放在已注射质粒的脊髓或视顶部位两侧,阳性电极在拟转基因一侧,进行电转;然后进行组织取材、包埋和切片。通过对传统培养方法的优化,建立鸡胚胎带壳和去壳培养技术,提高鸡胚培养成活率,为鸡胚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提供了基础。

    一种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46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4566.3

    申请日:2016-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682 C12N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提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经血样本,加入样本保存液混匀,然后进行离心,收集沉淀物;2)将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加入红细胞裂解液中,混匀后静置进行裂解,然后进行离心,收集沉淀物;3)将步骤2)得到的沉淀物用细胞培养基重悬,然后进行细胞培养,收集培养获得的细胞,即为所述的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本发明所述的分离提取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分离提取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而且操作简单,细胞收率高,细胞活性的损伤少。

    一种鸡胚培养及活体电转基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1570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10241537.3

    申请日:2011-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胚培养及活体电转基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带壳培养,培养2天-3天时分别做带壳原位电转基因;去壳培养,将受精鸡蛋培养到第3天时,去壳置培养器皿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原位电转基因步骤,带壳培养2-3天将0.5μg/μl的质粒0.5-1μl用显微注射毛细玻璃针在体视显微镜下注射到脊髓或去壳培养5-6天注射到视顶部位,将电极放在已注射质粒的脊髓或视顶部位两侧,阳性电极在拟转基因一侧,进行电转;然后进行组织取材、包埋和切片。通过对传统培养方法的优化,建立鸡胚胎带壳和去壳培养技术,提高鸡胚培养成活率,为鸡胚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提供了基础。

    制备两端带有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的目的DNA片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143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47644.2

    申请日:2011-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两端带有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的目的DNA片段的方法。本发明中,根据骨架载体上预期插入的多克隆位点设计两对引物,以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为模板,分别用两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两种PCR扩增产物,将两种PCR扩增产物混合后依次进行变性和退火,得到目的DNA片段(两端带有相应限制性内切酶的粘性末端,中间为目的基因),目的DNA片段可以定向克隆至骨架载体的预期多克隆位点。与传统PCR产物克隆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克隆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率高,通用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PCR产物的快速定向克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