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3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86417.1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BnTIR1基因及其应用。该甘蓝型油菜BnTIR1基因包含BnTIR1基因的DNA片段,所述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长度为1788bp,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功能分析表明BnTIR1参与调控种子的长度,这对于植物种子外观品质的遗传育种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86411.4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Bna‑miR393基因在调控甘蓝型油菜种子细胞形态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应用一种包含Bna‑miR393前体序列(pre‑miR393)的DNA片段,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长度为618bp,其对应的成熟miR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的功能分析表明Bna‑miR393参与调控甘蓝型油菜种子的细胞形态,这对于甘蓝型油菜种子品质和产量性状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97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710025503.8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05 ,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高效的甘蓝型油菜毛状根诱导及培养方法。该方法使用农杆菌重悬液重悬活化后的发根农杆菌;在生长2周的无菌甘蓝型油菜幼苗的近子叶端下胚轴处制造伤口;用发根农杆菌重悬液侵染伤口处;继续无菌培养侵染后的幼苗,在伤口处产生毛状根;将带有毛状根的下胚轴切下后,培养获得无菌的毛状根;将毛状根的根尖切下在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大量毛状根。本发明中使用的发根农杆菌可为野生型发根农杆菌,也可以为转入带有目的基因的发根农杆菌。野生型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可以用于根生理研究或次级代谢物的生产,而带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可以用于特定基因或启动子等组件的功能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3821.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naALDH10A9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芸薹属作物香味中的应用,所述BnaALDH10A9蛋白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BnaA06.ALDH10A9蛋白和/或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BnaC03.ALDH10A9蛋白。本发明证实了敲除油菜BnaALDH10A9基因可获得在不同组织中都可产生香味物质2AP的甘蓝型油菜新种质。本发明对油菜BnaALDH10A9的两个拷贝(BnaA06.ALDH10A9和BnaC03.ALDH10A9)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设计靶点并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通过遗传转化获得敲除突变体。突变体(包括单突变和双突变体)的叶片、花和种子中都可检测到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且花和菜籽油中都散发出一股明显的清甜香味。此方法适用于创制香味油菜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86414.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1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甘蓝型油菜BnMATE12基因及其应用,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甘蓝型油菜BnMATE12基因进行编辑,从而获得BnMATE12基因功能缺失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改变的甘蓝型油菜种子。BnMATE12在甘蓝型油菜中存在两个拷贝,其基因编码区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长度为1524bp,基因编辑的靶位点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突变体种子的品质分析表明BnMATE12能够调控甘蓝型油菜种子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对改善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油脂组成和品质性状育种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1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55593.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15/66 , C12N15/55 , C12N15/56 , C12N9/22 , C12N9/24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中高表达启动子PETS3及其应用,该高表达启动子PETS3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成功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了一种分生组织高表达水平启动子PETS3,该启动子驱动异源基因Cas9在甘蓝型油菜茎分生组织中表达水平是pro35S驱动下表达的18倍以上,另外,该启动子也可驱动基因在根和愈伤组织中高水平表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菜基因编辑应用中缺少分生组织强启动子的问题,在基因编辑实践中使用本启动子具有周期短,工作量低、效率高的效果,在植物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41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1570132.2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15/10 , A01H5/00 , A01H6/2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核盘菌诱导的油菜启动子pBnGH、鉴定方法和应用。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分离克隆并鉴定了一个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诱导启动子。该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实验证明,该启动子调控的基因能对核盘菌侵染产生特异性的应答反应,但在油菜和拟南芥的叶片、茎秆、花蕾、角果、种子中表达量极低,仅在根中有一定的表达。此外该启动子不被激素处理和大多数非生物胁迫诱导,仅对高温产生一定的应答反应。利用pBnGH启动子调控抗性基因的表达,仅仅在核盘菌侵袭时才剧烈诱导抗性基因的表达,增强油菜对核盘菌的抵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9305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49525.9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基因Bna-miR169n的分离克隆和应用,本发明分离和应用一种包含基于Bna-miR169n序列改造得到的核苷酸片段Bna-MIM169n,该片段赋予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增强的能力。本发明从甘蓝型油菜中分离Bna-miR169n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控制Bna-miR169n基因的表达量能够控制甘蓝型油菜对干旱胁迫的抗性,对于培育高抗旱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025503.8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高效的甘蓝型油菜毛状根诱导及培养方法。该方法使用农杆菌重悬液重悬活化后的发根农杆菌;在生长2周的无菌甘蓝型油菜幼苗的近子叶端下胚轴处制造伤口;用发根农杆菌重悬液侵染伤口处;继续无菌培养侵染后的幼苗,在伤口处产生毛状根;将带有毛状根的下胚轴切下后,培养获得无菌的毛状根;将毛状根的根尖切下在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大量毛状根。本发明中使用的发根农杆菌可为野生型发根农杆菌,也可以为转入带有目的基因的发根农杆菌。野生型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可以用于根生理研究或次级代谢物的生产,而带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可以用于特定基因或启动子等组件的功能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