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530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464105.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公开了用于建筑地面处理的一体化智能机器人,包括车体、抹平机构、移动机构、磨光机构、激光雷达与控制系统;所述车体一端开设有折叠腔;所述抹平机构设置在所述折叠腔中;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带动所述车体移动;所述磨光机构安装在所述车体下表面;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表面;所述十字滑轨模块、可折叠刮板、第一电动推杆、伸缩模块、磨光机构、激光测距仪与激光雷达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所占空间体积小,方便在房间与房间之间转移进行地面作业,并且一体化设置,同一机器可通过智能控制同时实现地面找平、收面和磨光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4105.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公开了用于建筑地面处理的一体化智能机器人,包括车体、抹平机构、移动机构、磨光机构、激光雷达与控制系统;所述车体一端开设有折叠腔;所述抹平机构设置在所述折叠腔中;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带动所述车体移动;所述磨光机构安装在所述车体下表面;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表面;所述十字滑轨模块、可折叠刮板、第一电动推杆、伸缩模块、磨光机构、激光测距仪与激光雷达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所占空间体积小,方便在房间与房间之间转移进行地面作业,并且一体化设置,同一机器可通过智能控制同时实现地面找平、收面和磨光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64106.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G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喷料找平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设计建筑机械领域,包括机架、找平机构、喷料机构、提浆机构和用于控制所述找平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机架和所述提浆机构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车体上,所述提浆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下方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所述找平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下方远离所述车体的一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找平机构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本发明可以自动对地面进行找平喷料提浆作业,工作机械化效率高,使用便捷,节省人力,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25528.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扭转式摩擦屈服两级耗能连梁吸震器,主要用于解决现有连梁吸震器不能实现在多工作场景下进行自适应耗能的问题。本发明设置有上耳板上的摩擦片与下耳板之间所形成的一级耗能结构,上耳板上的摩擦片与下耳板之间以及上耳板与扭转钢管之间所形成的二级耗能结构;在小震或风振作用时,通过一级耗能结构便能提供足够的静摩擦阻尼作用,实现振动能量的吸收,防止建筑结构发生变形,在大震发生时,通过二级耗能结构实现能量的进一步耗散,有效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变形损伤;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同振动强度下的自适应耗能,其适应能力更强,耗能吸震效果更好,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舒适性与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6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02163.7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宏 , 庄重 , 李科 , 徐开华 , 李熊飞 , 贾鹏坤 , 罗佳 , 林剑 , 文富强 , 陈宇 , 陈朝晖 , 温雪飞 , 罗颖 , 冯宇 , 陈宣凯 , 葛壮壮 , 曾际陶 , 李闯 , 李光睿 , 张强
IPC: E04F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弹性的振动抹平装置,包括车体、升降机构、抹平机构、弹性调节机构、粗刮板和控制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移动方向后向,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粗刮板,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距离地面高度的第一激光雷达,所述抹平机构通过所述弹性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粗刮板的移动方向后方;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激光雷达和所述升降机构信号连接。本发明在进行提浆找平作业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地面,调节弹性调节机构的弹性,从而在抹平机构进行提浆找平时,可以实现不同的振动效果以此来提高提浆找平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5728.3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弯曲金属型智能自感知耗能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由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隔板、约束板、实心圆柱、梯形芯板组成,梯形芯板有两种不同的尺寸,布置于不同区域内,用于满足不同方向不同承载力的需求,通过与实心圆柱、分隔板的连接,上下连接将运动传递至梯形芯板,使得梯形芯板产生塑性变形,耗散输入结构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向布置的梯形芯板,实现双向耗能。此外,通过在分隔板上嵌入应变传感器实现阻尼器性能监测及损伤预警功能。本发明构造简单明确,易于加工及后续调整,具有双向耗能的能力,可以有效应对不同方向耗能的需求,智能自感知功能可进一步实现韧性建筑智慧运维。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094740.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异形钢结构建筑及其支撑装置以及施工方法,建筑包括带向上倾斜斜柱的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所述斜柱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8.1°‑53.28°;单向钢‑砼组合梁结构体系,所述组合梁的主梁跨度为29‑34m;所述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单向钢‑砼组合梁结构体系相邻。本发明提供的大跨度异形钢结构建筑,基于建筑美学设计将其设置为大跨度异形结构,结构形式复杂,其斜柱的倾斜角度大,主梁跨度大,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大斜柱钢结构的施工、大跨度钢结构的施工、钢结构临时支撑的搭设及卸荷拆除等工程施工难题,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复杂异形钢结构施工技术,并为今后的钢结构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71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651513.1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升降板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工厂完成钢梁和其上的托板的连接,有效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在现场先进行钢梁的安装,然后通过钢筋桁架将钢筋桁架楼承板一和钢筋桁架楼承板二分别与钢梁连接,并确保间隙一和间隙二均不漏浆,然后在现场绑扎附加筋一、分布筋一、分布筋二和附加筋二,将附加筋一或分布筋一伸入钢筋桁架楼承板二,确保节点连接强度,最后加装封边板进行混凝土浇筑,采用本方法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支模和焊接的工作量,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美观度,对于不同高差的降板节点,均无需额外工作量,保证降板节点安全可靠,则能够避免拆模时损坏混凝土面,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减少材料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4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4987.5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施工电梯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电梯楼层联锁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控制单元以及多个楼层控制单元;所述电梯控制单元设置在电梯轿厢内,包括电梯控制器以及定位装置;所述楼层控制单元用于设置在楼层门处,包括联锁控制器以及电动门锁;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来对电梯轿厢进行精确定位,进而提高使用时的平层准确度,使施工电梯能够精确的平层,使本系统更加准确可靠。通过电梯控制单元与楼层控制单元的通讯互动,由电梯控制单元来控制楼层门的开关,进而实现对各个楼层门的联锁控制,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7635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94077.2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在开挖基槽时,对局部挖深形成集水坑,有效减少挖方量,方便将积水排入集水坑中,有利于保证底板后浇带和外墙后浇带的干燥,在清理底板后浇带和外墙后浇带时,也能够将建渣、泥沙等排入集水坑中集中清理,方便彻底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和效果,有助于提高底板后浇带和外墙后浇带浇筑成型质量,同时增设有暗柱,有效避免在回填后因承受不住土侧压力而开裂,进而降低外墙后浇带漏水渗水的危险,尤其适用于超深基坑和地下水丰沛的工况,保障施工安全,节省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后续在对外墙后浇带进行浇筑时仅需要单侧支模,特别适用于狭窄场地下的施工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