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69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88933.5

    申请日:2018-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7/00 C02F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包括:氧气含量一次采集步骤;氧气含量一次比较步骤;输入微纳米气泡步骤:当一次氧气含量信号值小于氧气含量预设值时,向水体中输入微纳米气泡,输入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停止输入微纳米气泡;氧气含量二次采集步骤;氧气含量二次比较步骤;输入氧气步骤:当二次氧气含量信号值小于氧气含量预设值时,向水体中输入氧气,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氧气含量,并将采集到的氧气含量信号值与氧气含量预设值进行比较,直到满足大于或等于氧气含量预设值的要求后,停止输入氧气。本发明能够对水体中的溶解氧进行智能化的监测和补充,具有氧溶解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8628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77577.1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预处理池、厌氧池及缺氧池填充有悬浮填料,好氧池被分隔成上下两层,好氧池上层填充悬浮填料,好氧池下层填充组合填料或弹性填料,好氧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气提装置,气提装置位于好氧池内并使好氧池内的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及预处理池。本发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小型化,占地少,对环境影响少,操作简单,既适应于农村污水处理,也可适应河道、湖泊等城市水环境旁路治理,更适应于城市每一栋楼、每一个小区、每个点源的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时的附属配套设施。

    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93479.2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大米和适量水混合蒸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微生物菌种,接种量为0.1‑0.2%,拌匀,30‑50℃培养40‑50h,培养完成后按照料水比为1:(3‑8)加入无菌水浸泡1.5‑2.5h,过滤去渣,得到发酵液,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5%的糖蜜混合,制备得到微生物除臭剂。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在投入水体使用时,能净化水质,去除黑臭,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亦可创建优良的水生生态环境。本发明微生物除臭剂应用范围广,使用安全便捷,无毒副作用,为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有利于市场推广。

    一种适用于城镇黑臭河道的人工湿地净化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653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98586.4

    申请日:2016-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C02F1/281 C02F1/46104 C02F3/32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镇黑臭河道的人工湿地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水上固定框架、过滤吸附系统、生态浮床和布水管;水上固定框架包括承载平台、固定件和格栅;承载平台的一侧设置固定件,另一侧设置格栅,固定件、承载平台和格栅包围形成有承装槽,承装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记为进水槽和出水槽;过滤吸附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净化系统;第一净化系统包括上下层叠在进水槽内的氨氮吸附填料层和铁碳微电解填料层;第二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出水槽内的微生物填料层;生态浮床设于预处理水体上,且靠近格栅;生态浮床的底部绑扎有纤维填料;布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预处理水体内,其出水端设置于氨氮吸附填料层的上方。该系统能够高效脱色、脱氮除磷、占地小、易维护、成本低。

    一种用于治理污染水体的靶向投药装置及其投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487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27728.9

    申请日:2016-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 C02F3/00 C02F220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污染水体的靶向投药装置及其投药方法,该投药装置包括浮体、加药罐、注药装置以及靶向注药调节装置;加药罐设置在浮体上;注药装置包括注药管主管和注药管支管;注药管主管的一端与注药管支管的中部连通;注药主管另一端通过输药管与加药罐连通;注药支管上开设若干个通孔或通过注药头连接管连接多个注药头;靶向注药调节装置包括定位板、连接链以及提升装置;注药支管固定在定位板上,提升装置通过连接链与定位板固定连接;通过提升装置控制定位板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在不同水体深度的靶向投药。该投药装置及投药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工程实施的精度和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一种活性污泥的自动驯化装置及其制备活性污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08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67746.6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的自动驯化装置及其制备活性污泥的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配水池、驯化反应池、进水机构、排水机构、曝气机构、温控机构和PLC控制单元。本发明方法是将黑臭污泥与特定的营养液通过本发明装置的驯化获得高效活性污泥。本发明装置和方法为活性污泥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可以利用黑臭河涌的黑臭污泥培养具有高效去除氨氮的活性污泥,不仅为黑臭污泥找到了利用途径,同时解决了污水厂活性污泥获取麻烦等问题,本发明装置或方法降解氨氮及COD效果突出,可用在河涌水污染治理工程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质及底泥的原位修复。

    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0169540.6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模块化治理装置;2)将步骤1)的模块化治理装置放置在目标水域中;控制参数如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35株/㎡,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50‑380m2/kg;微生物菌剂的负载量为0.1‑0.9kg/㎡;模块化治理装置的水体覆盖度为目标水域面积的15‑35%;3)将治理装置在目标水域中放置10‑15天后,使得微生物菌剂在填料中成功附着定殖;然后放置90‑120天后,完成对该目标水域的治理。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