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69540.6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C02F3/34 C02F3/32 C02F3/325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模块化治理装置;2)将步骤1)的模块化治理装置放置在目标水域中;控制参数如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35株/㎡,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50‑380m2/kg;微生物菌剂的负载量为0.1‑0.9kg/㎡;模块化治理装置的水体覆盖度为目标水域面积的15‑35%;3)将治理装置在目标水域中放置10‑15天后,使得微生物菌剂在填料中成功附着定殖;然后放置90‑120天后,完成对该目标水域的治理。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0169540.6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模块化治理装置;2)将步骤1)的模块化治理装置放置在目标水域中;控制参数如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35株/㎡,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50‑380m2/kg;微生物菌剂的负载量为0.1‑0.9kg/㎡;模块化治理装置的水体覆盖度为目标水域面积的15‑35%;3)将治理装置在目标水域中放置10‑15天后,使得微生物菌剂在填料中成功附着定殖;然后放置90‑120天后,完成对该目标水域的治理。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一种用于消除黑臭水体的沉水植物切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546554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261605.0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除黑臭水体的沉水植物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剪刀和手持装置;切割剪刀包括第一、第二转动件和轴枢机构;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一刀柄;第一刀片的一端部与第一刀柄的一端部连接;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刀片和第二刀柄;第二刀片的一端部与第二刀柄的一端部连接;轴枢机构使得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可转动连接;手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伸缩杆,第一、第二手柄;第一手柄设置在第一伸缩杆上;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刀柄可拆卸连接;第二手柄设置在第二伸缩杆上;第二伸缩杆与第二刀柄可拆卸连接。该切割装置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携带,能够有效地对沉水植物进行修剪。

    一种黑臭水体的模块化治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07083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288866.6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臭水体的模块化治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治理装置单元,每个治理装置单元包括种植结构和填料结构;种植结构包括由若干浮床单体平板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的浮床单体,浮床单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浮床单体的上表面沿着通孔的四周围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载体;填料结构包括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在通孔中的支架和固定安装支架上的填料,填料的表面负载有微生物菌剂。本实用新型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一种污水净化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29354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086291.X

    申请日:2017-0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净化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涡流微絮凝装置、微滤机和加药罐,所述微滤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多层滤布,所述箱体上设有入水口;所述涡流微絮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多级絮凝单元,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加药罐相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涡流微絮凝装置和微滤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提供一种新的污水净化系统。

    一种用于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构建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556240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261822.X

    申请日:2016-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构建的装置,由可拆卸的框架和种植基层两部分组成;框架由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围成,每相邻的长侧板和短侧板均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框架长为30‑80cm,宽为20‑50cm,高为8‑15cm,且框架的两个长侧板均等距离设有2N个宽1‑2cm、长5‑10cm的孔,其中N≥1;所述种植基层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内壁;种植基层由第一网格层和第二网格层组成,其中第一网格层位于第二网格层上方,且第一网格层和第二网格层的网格孔径均为0.5‑1cm。该装置可快速适应新的水环境,提高水体修复的速度与景观效果,同时该装置构造简单、重量较轻,便于运输与操作。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沉水植物先锋种种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546822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261936.4

    申请日:2016-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沉水植物先锋种种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种养笼和至少一根固定杆,所述种养笼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种养笼为圆柱体,所述种养笼的长度为1‑2m,所述种养笼的横截面直径为30‑50cm;所述种养笼的外壁为网格结构外壁,所述网格结构的孔径为0.5‑1cm,所述网格结构为金属外包塑料材质制成的网格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既能限制沉水植物先锋种任意扩散,便于沉水植物先锋种管理,又能适应不同修复水体环境的沉水植物先锋种种养装置,能够保证水体的修复效果,提高后期沉水植物管理效率。

    一种全生态自动净化黑臭水体的观赏鱼饲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547009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261825.3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生态自动净化黑臭水体的观赏鱼饲养装置,一种全生态自动净化黑臭水体的观赏鱼饲养装置,包括固定架和网格片;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框和至少三个支杆,所述支杆安装在底框的拐角上;所述网格片包括至少三个侧面网格片和底面网格片;所述侧面网格片安装在每两个支杆之间,所述底面网格片连接在侧面网格片的底部;所述侧面网格片和底面网格片围合形成饲养笼,所述底面网格片、底框以及支杆围成的区域为净化区;所述净化区内种植有沉水植物。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可以限制观赏鱼的任意游荡,防止其对水体底泥的扰动悬浮,又能净化水体,在保证水体净化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景观水体的观赏性。

    一种用于硬化堤岸的挺水植物种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791274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281066.1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硬化堤岸的挺水植物种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承接器、种植篮和高度调节机构;固定支架包括一固定板和沿固定板的一侧向外垂直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竖向连接板;承接器的数量与竖向连接板相同;各承接器的内腔中均填充有固定基质;种植篮的数量与承接器相同,每个种植篮对应套接于一承接器的内腔中;每个承接器通过一高度调节机构与一竖向连接板连接为一体,通过调节高度调节机构使得承接器能够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竖向连接板的不同位置上。本实用新型能简单容易地在硬化岸堤种植挺水植物,达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目的;同时,该装置能够根据水位变化调节种植篮的位置,使挺水植物始终位于合适水深内生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