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93479.2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大米和适量水混合蒸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微生物菌种,接种量为0.1‑0.2%,拌匀,30‑50℃培养40‑50h,培养完成后按照料水比为1:(3‑8)加入无菌水浸泡1.5‑2.5h,过滤去渣,得到发酵液,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5%的糖蜜混合,制备得到微生物除臭剂。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在投入水体使用时,能净化水质,去除黑臭,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亦可创建优良的水生生态环境。本发明微生物除臭剂应用范围广,使用安全便捷,无毒副作用,为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有利于市场推广。

    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0169540.6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模块化治理装置;2)将步骤1)的模块化治理装置放置在目标水域中;控制参数如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35株/㎡,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50‑380m2/kg;微生物菌剂的负载量为0.1‑0.9kg/㎡;模块化治理装置的水体覆盖度为目标水域面积的15‑35%;3)将治理装置在目标水域中放置10‑15天后,使得微生物菌剂在填料中成功附着定殖;然后放置90‑120天后,完成对该目标水域的治理。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一种底泥净化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958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293476.9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泥净化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质净化领域。所述底泥净化球是由3‑10%的波卡西和90‑97%粘土以及益生菌液组成;所述波卡西是由米糠、麦麸、玉米粉、饼粕组成,益生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底泥净化球中的益生菌是5科10属80多种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菌群,菌种丰富,复配效果佳。本发明底泥净化球在和泥的时候采用红糖和蜜糖配合益生菌液来和泥,波卡西为益生菌提供营养,共同促进益生菌的生长,使本品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本发明的底泥净化球中有效活菌数多,净化污泥时起效快,净化彻底,不易反复。

    水面维护保洁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044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07858.5

    申请日:2017-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5/10 E02B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维护保洁装置,用于收集水中垃圾,包括主体、过滤网及抽水设备,主体设有过滤腔,过滤网固定于主体一侧,过滤网包覆于过滤腔,抽水设备固定于主体内,抽水设备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与过滤腔连通,排水管位于主体外,抽水设备运转,水通过过滤网,垃圾留在过滤网内,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到主体外。抽水设备运转开始抽水,垃圾随水流流入垃圾收集网,当垃圾满了提起网袋倒掉即可,经济实用且就够简单,通过水泵的吸水排水运转,进而收集垃圾,效率极高,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69540.6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C02F3/34 C02F3/32 C02F3/325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模块化治理装置;2)将步骤1)的模块化治理装置放置在目标水域中;控制参数如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35株/㎡,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50‑380m2/kg;微生物菌剂的负载量为0.1‑0.9kg/㎡;模块化治理装置的水体覆盖度为目标水域面积的15‑35%;3)将治理装置在目标水域中放置10‑15天后,使得微生物菌剂在填料中成功附着定殖;然后放置90‑120天后,完成对该目标水域的治理。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