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0170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810826168.6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模型的方法,利用生态模拟软件构建模型,包括,A、构建初级生产者生态过程方程;B、构建消费者生态过程方程;C、构建初级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子模型;D、构建生态系统模型。本发明的模拟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模型的方法,利用生态模拟软件构建了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模型,更精确的考虑了生物的生态过程,提高了模型模拟的准确度,为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1017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26168.6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模型的方法,利用生态模拟软件构建模型,包括,A、构建初级生产者生态过程方程;B、构建消费者生态过程方程;C、构建初级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子模型;D、构建生态系统模型。本发明的模拟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模型的方法,利用生态模拟软件构建了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模型,更精确的考虑了生物的生态过程,提高了模型模拟的准确度,为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93479.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大米和适量水混合蒸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微生物菌种,接种量为0.1‑0.2%,拌匀,30‑50℃培养40‑50h,培养完成后按照料水比为1:(3‑8)加入无菌水浸泡1.5‑2.5h,过滤去渣,得到发酵液,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5%的糖蜜混合,制备得到微生物除臭剂。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在投入水体使用时,能净化水质,去除黑臭,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亦可创建优良的水生生态环境。本发明微生物除臭剂应用范围广,使用安全便捷,无毒副作用,为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有利于市场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0169540.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模块化治理装置;2)将步骤1)的模块化治理装置放置在目标水域中;控制参数如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35株/㎡,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50‑380m2/kg;微生物菌剂的负载量为0.1‑0.9kg/㎡;模块化治理装置的水体覆盖度为目标水域面积的15‑35%;3)将治理装置在目标水域中放置10‑15天后,使得微生物菌剂在填料中成功附着定殖;然后放置90‑120天后,完成对该目标水域的治理。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4958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293476.9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泥净化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质净化领域。所述底泥净化球是由3‑10%的波卡西和90‑97%粘土以及益生菌液组成;所述波卡西是由米糠、麦麸、玉米粉、饼粕组成,益生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底泥净化球中的益生菌是5科10属80多种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菌群,菌种丰富,复配效果佳。本发明底泥净化球在和泥的时候采用红糖和蜜糖配合益生菌液来和泥,波卡西为益生菌提供营养,共同促进益生菌的生长,使本品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本发明的底泥净化球中有效活菌数多,净化污泥时起效快,净化彻底,不易反复。
-
公开(公告)号:CN106809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50419.1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 , C02F1/001 , C02F1/5236 , C02F2101/16 , C02F2103/007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净化方法。本发明的污水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污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污水中的悬/漂浮物和杂质;(2)涡流微絮凝处理:向预处理所得的水中加入混凝剂或者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涡流微絮凝处理;(3)微滤:将涡流微絮凝处理所得的水体进行微滤,截留水体中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得到净化后的水和污泥。本发明污水净化方法的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除污率和产水率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198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77074.4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02 , C02F3/08 , C02F3/3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2 , C02F3/02 , C02F3/08 , C02F3/308 , C02F2101/30 , C02F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A3/O‑BAF工艺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预脱硝、水解酸化、反硝化、有氧呼吸、污泥沉淀;尤其对有氧呼吸中污泥浓度较高及后续沉淀步骤实现固液分离要求,糅合了过滤功能并进行了改良;同时,设立硝化液回流、污泥外排措施,使得污水处理能达到高效脱氮除磷操作。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集活性污泥法(A/O)及生物膜法(BAF)于一体,充分利用工艺间的优势互补,拥有占地面积小、费用低,低噪环保、高效节能的优点;出水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89111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77201.0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 C02F3/30 ,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好氧池,包括池体,污水处理好氧池还包括曝气装置、悬浮填料及组合填料或弹性填料,池体被分隔成上下两层,池体上层填充悬浮填料,池体下层填充组合填料或弹性填料,池体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本发明借鉴了BAF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的优势,吸收了接触氧化法的过水优势的特点,通过调整悬浮填料内部填料材质、组配以及填充度,在保证比表面积生物量及过水通量的同时,填料内部有足够的紊流,避免了过水短流,使污水与生物膜充分接触,污水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44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07858.5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维护保洁装置,用于收集水中垃圾,包括主体、过滤网及抽水设备,主体设有过滤腔,过滤网固定于主体一侧,过滤网包覆于过滤腔,抽水设备固定于主体内,抽水设备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与过滤腔连通,排水管位于主体外,抽水设备运转,水通过过滤网,垃圾留在过滤网内,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到主体外。抽水设备运转开始抽水,垃圾随水流流入垃圾收集网,当垃圾满了提起网袋倒掉即可,经济实用且就够简单,通过水泵的吸水排水运转,进而收集垃圾,效率极高,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69540.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 C02F3/34 , C02F3/32 , C02F3/325 ,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模块化治理装置;2)将步骤1)的模块化治理装置放置在目标水域中;控制参数如下: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35株/㎡,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50‑380m2/kg;微生物菌剂的负载量为0.1‑0.9kg/㎡;模块化治理装置的水体覆盖度为目标水域面积的15‑35%;3)将治理装置在目标水域中放置10‑15天后,使得微生物菌剂在填料中成功附着定殖;然后放置90‑120天后,完成对该目标水域的治理。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结合水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物质,达到对水体污染物极大去除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组装变化、维护管理简单、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