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114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710294971.5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广州虎辉通用照明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F21S8/08 , F21V29/503 , F21V29/51 , F21V29/77 , F21V29/89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高杆灯,包含LED单灯、主支撑杆和灯盘升降架,所述灯盘升降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杆上,所述LED单灯设置于灯盘升降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灯盘结构稳固,结构合理紧凑,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散热速度快,有效降低LED模组温度,解决大功率LED灯的散热问题,降低LED的光衰速度,延长LED灯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3509.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68 , H01M10/655 , H01M10/6556 , H01M50/244 , H01M50/209 , A62C3/16 , C02F1/00 , C02F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水浸没式储能电池箱集成系统,包括浸没式储能电池箱、换热器、超纯水制备机以及储液罐;水浸没式储能电池箱的冷却液出口与储液罐的进口相相连,储液罐的出口与超纯水制备机的进口相连接,超纯水制备机的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相连接,换热器的出口与水浸没式储能电池箱的冷却液进口相连接;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对应设置在水浸没式储能电池箱相对的两侧,且冷却液进口高于冷却液出口,以实现局部浸没。通过局部浸没的方式能增强电池的散(加)热能力,提高电池的有效利用效率,平衡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增强了储能电池的消防属性,同时通过超纯水制备机来制备超纯水来作为冷却液,大幅降低浸没式储能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1543908.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7 , G01R31/36 , G01R31/396 , G01R31/388 , G01R31/392 , G01R31/38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电池舱电池故障预判及定位的方法,包括单体电池健康度分析、电池性能变化趋势预测、电池故障精准预判及定位,通过对单体电池健康度分析获取电池运行参数上下限阈值及当前状态下电池健康状态;基于过去一段时间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池性能变化趋势,结合上下限阈值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判及定位;同时若检测到电池单体、电池组或电池簇的某个或某些性能可能会发生极短时间内的突变时,则可以通过电池故障精准预判及定位功能来进行预测短时间可能发生的故障,并且通过故障专家数据库来对相应故障定位和识别。本发明的全面实施,可以明显提升储能电站的运维技术支撑水平和系统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47039.1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2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井防垢除垢系统,涉及地热井防垢除垢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地热井,其包括:潜水泵、汽液分离器、压气机和CO2气源。潜水泵设置于地热井的地热水中;汽液分离器进入口一端连通所述潜水泵,出液口一端连接有液体调节阀,出气口一端连接有气体调节阀;压气机进气口一端连接在所述气体调节阀的下游端出气口一端连接在低于所述地热井的结垢位置;以及CO2气源出气口连接至所述压气机的进气口一端且所述CO2气源的出气口设有减压阀。本发明使得地热流体中始终保持有充足的CO2含量,让CaCO3结垢始终无法形成,甚至可以消除之前形成的钙垢。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578208.1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273 , H01M8/02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双极板的多孔流场燃料电池单体,包括阳极多孔层、阳极气体扩散层、膜电极、阴极气体扩散层、阴极多孔层、阴极挡板、冷却多孔层、阳极挡板,所述阳极多孔层或阴极多孔层或冷却多孔材料由多孔材料嵌入固体边框形成,所述阴极挡板将所述阴极多孔层和所述冷却多孔层分隔。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燃料电池串并联电堆结构。本发明通过对结构、孔隙率、渗透率合理设计,有效降低多孔流场流动阻力,提高流体分布均匀性,从而增加电极反应面积有效利用率,提高燃料电池性能,采用共用阳极多孔层或共用冷却多孔层的设计,将燃料电池单体并联,形成Ns×Np节串并联电堆结构,从而减小电堆体积,提升电堆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968643.0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热井实现高效蒸发的热泵系统及方法,涉及地热能开发领域,包括阶梯式地下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蓄液罐和节流阀。地下蒸发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其内管被设计成多区段结构,每个区段都由气体导流管道、折流板和渗流孔组成,在该结构的作用下,流入地下蒸发器中液体工质都紧贴外管内壁向下流动,并从地下岩体中吸热气化,并变为气态工质向上流动至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设计的地下蒸发器,不会产生气液卷携及积液效应,可以利用地热井实现液态工质的高效蒸发,无需通过水泵循环进行供热,这不但简化了热泵系统的所需的地面设备,还能够显著提高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提升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总体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26308.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供暖/制冷的双效重力热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及方法,其包括地面热泵单元和重力热管,地面热泵单元包括热泵压缩机、四通阀、输出端换热器和缓冲罐,热泵压缩机的进出口分别与四通阀的上下两接口相连,输出端换热器的一换热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四通阀的右接口,输出端换热器的该换热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缓冲罐,缓冲罐通过一管道连接至四通阀的下接口;重力热管包括重力热管外管,重力热管外管的壁内沿竖直方向设有多级储液槽,上下相邻两储液槽之间通过液位控制管相连通,位于顶部的储液槽通过一注液管连接至缓冲罐,重力热管的底部液池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回液管,回液管连接至缓冲罐,本系统工作在制冷模式和供暖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7655.8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协同的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电池监测分析子系统、本地计算决策子系统、云计算存储子系统及电‑热‑安全协同执行子系统。其中电池监测分析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储能电站的电、热、气、烟及力学参数;本地计算决策子系统用于根据锂电池机理模型,仿真获取单体电池级别的底层参数,从机理上识别瞬发性安全故障和渐变性故障,下发管控指令;云计算存储子系统根据数据驱动模型计算单体电池级的健康状态,从数据层面上识别电池的渐变性故障;电‑热‑安全协同执行子系统,用于对整站或局部电池组进行管理和调节。上述系统,通过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识别渐变性故障,提升了识别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39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47958.2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热泵子系统和电池热管理子系统;所述空调热泵子系统是一种以制冷剂为工质的蒸汽压缩式空调热泵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子系统和所述空调热泵子系统共用压缩机和制冷剂工质。所述电动汽车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车舱冷凝器、车舱蒸发器、车头换热器、电池换热模块、气液分离器、第一三通装置、第二三通装置、第三三通装置、第四三通装置、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四节流阀。本发明可以使电动汽车热管理实现用冷媒对电池进行直接冷却和加热,而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加热系统,并且实现在车舱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下对车舱和电池的冷却温度进行独立控制,在保证电池安全性的同时也兼顾车舱空气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190149.3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计EGS热储压裂和改造方案的方法,考虑了热储中流体工质的不均匀流动特征,揭示了热储的结构特征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相较于目前常用的基于均匀热储模型模拟结果来设计EGS热储工程方案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对各种压裂状况下的EGS热储可采量进行更准确地预测,并在实际热储的压裂情况与热储可采量之间建立起定量化的描述关系,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指导EGS热储的压裂和改造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