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7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968643.0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热井实现高效蒸发的热泵系统及方法,涉及地热能开发领域,包括阶梯式地下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蓄液罐和节流阀。地下蒸发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其内管被设计成多区段结构,每个区段都由气体导流管道、折流板和渗流孔组成,在该结构的作用下,流入地下蒸发器中液体工质都紧贴外管内壁向下流动,并从地下岩体中吸热气化,并变为气态工质向上流动至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设计的地下蒸发器,不会产生气液卷携及积液效应,可以利用地热井实现液态工质的高效蒸发,无需通过水泵循环进行供热,这不但简化了热泵系统的所需的地面设备,还能够显著提高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提升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总体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37824.6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包括用于传输正极电流的第一线芯、用于传输负极电流的第二线芯、用于降低第一线芯、第二线芯工作温度的液冷微通道、充电电缆第一控制线、充电电缆第二控制线以及填充保护层,其中,该第一线芯以及该第二线芯设置在该填充保护层的内部,该液冷微通道交错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的外侧,液冷微通道在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之间采用左/右旋螺旋交替缠绕拓扑结构,形成具备Dean流动及螺旋转向效应叠加的二次涡效应。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液冷微通道散热的效率,能够提升细电缆在大电流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充电功率,减少充电时间,减少铜丝的利用和绝缘层的使用,减轻电缆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057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44249.6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 F28D15/0266 , F24D15/00 , F24T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路型热管开采中浅层水热型地热的系统,包括回路型热管、热利用装置和中浅层地下水中的高渗透性热储;回路型热管设有位于高渗透性热储中的回路型热管蒸发段、回路型热管绝热段、回路型热管冷凝器和回路型热管液体管道段,回路型热管绝热段包括蒸汽管道段和将蒸汽管道段外壁紧密包裹的绝热材料层,回路型热管蒸发段的一端与回路型热管液体管道段的一端连通,回路型热管液体管道段的另一端通过换热器的放热侧与蒸汽管道段的一端连通,蒸汽管道段的另一端与回路型热管蒸发段的另一端连通。本发明能解决整个地热开采系统的自启动问题;同时可以实现热量的远距离传输,避免传统热管蒸汽流和液流相冲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8251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632743.0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F21V29/503 , F21V29/89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温腔结构,其包括上盖层、位于所述上盖层下侧的下盖层以及接触凸起,所述上盖层和下盖层拼接形成一容置腔;在该容置腔中安装上下分布的烧结块层和泡沫铜层,所述烧结块层和泡沫铜层相接触,且烧结块层和泡沫铜层中位于上侧的部件之上端面与上盖层的内壁接触,位于下侧的部件之下端面与下盖层的内壁接触,所述接触凸起的一端与LED灯珠固定,其另一端从下盖层的下端面嵌入下盖层之中。本发明可减少LED热量传导的路径,实现将PCB基板去除,减少LED灯珠基板和散热器之间的温差,增加等温腔的轴向导热能力,同时降低成本,增加LED灯具和背光模块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910436625.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顺科智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3/367 , H01L23/427 , H01L23/473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功率IGBT的高效散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在结构上包括IGBT模块、热管腔体结构以及主动液冷结构,其中,所述的散热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工质,所述的IGBT模块设置在所述的热管腔体结构的内部并浸没在所述的绝缘工质中,所述的主动液冷结构包括冷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冷却板内部的Dean管道,所述的冷却板密闭固定在所述的热管腔体的顶部。通过IGBT模块浸没在所述的绝缘工质中,通过热管腔体结构与主动液冷结构形成的一体化热管结构保护IGBT免受到外界环境侵害,提高IGBT模块的整体均温性能,增强IGBT模块与外部环境的换热强度,提升IGBT模块可靠性,延长IGBT的使用寿命,并增加了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011544476.3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K13/00 , G01R31/367 , G01R31/36 , G01R31/378 , G01R31/396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内部温度的估算方法,通过构建储能系统的三维热‑流体耦合模型,模拟运行过程中储能系统的热行为,基于储能系统内部有限的温度测量信息修正热‑流体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储能系统内部的温度进行估算,为储能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及安全管控系统等提供可靠的温度信息。本发明基于储能系统内有限的温度测点对整个系统内部的温度进行精准估算,能提高热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控系统等的控制精度,能有效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施工难度及优化控制,能指导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运行及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7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968643.0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热井实现高效蒸发的热泵系统及方法,涉及地热能开发领域,包括阶梯式地下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蓄液罐和节流阀。地下蒸发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其内管被设计成多区段结构,每个区段都由气体导流管道、折流板和渗流孔组成,在该结构的作用下,流入地下蒸发器中液体工质都紧贴外管内壁向下流动,并从地下岩体中吸热气化,并变为气态工质向上流动至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设计的地下蒸发器,不会产生气液卷携及积液效应,可以利用地热井实现液态工质的高效蒸发,无需通过水泵循环进行供热,这不但简化了热泵系统的所需的地面设备,还能够显著提高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提升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总体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028029.6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频用锂离子电池液冷式热管控方法及储能系统,涉及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所述方法用于管控调频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其通过调频曲线和电池物性,预估电池发热曲线曲线来计算出冷却需求,确定调频期间内制冷功率及泵功率。通过调整制冷功率及泵功率比例,获取最低功耗方案。所述调频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包括控制单元、储能锂电池单元、第一电动阀门、换热器、储液罐、循环水泵、制冷单元和第二电动阀门,本发明可以使储能系统在高倍率下电池控制合理的温度范围,并保证电池的一致性。同时根据调频工况,预先调节循环水泵和制冷系统,有效提升系统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8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272293.7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热管及利用该振荡热管实现高电荷载电缆散热的方法,该振荡热管由细长的铜管弯绕形成单个或多个弯头,并最终首尾连接成为一闭合回路;在该闭合回路中设置有充液口,用于于对铜管抽真空后注入的流体工质,使得铜管内的流体始终保持汽液两相状态,充液完成后该充液口密闭;铜管内的流体分布呈现一段液体、一段汽体的间隔状态,弯绕的铜管按照空间分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散热冷凝段,另一部分是加热蒸发段。本振荡热管结构简单,仅由直径3mm左右的细铜管弯绕形成首尾封闭的回路蛇形管道即可,而且结构可灵活多样,易于跟多种电缆布线方式相匹配,可与周边较远距离冷源相结合,散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87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77704.6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617 , H01M10/635 , H01M10/6552 , H01M10/65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全天候有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盒、放置于电池盒内由锂离子电池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组、电池盒内壁填充的保温材料、锂离子电池间设置的导热套管,所述导热套管内填充相变材料或热管,填充相变材料的导热套管和填充热管的导热套管交替均匀排列,所述热管顶部设有翅片。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适应性好,能够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以及高温环境下的热安全性并能更好地保证单体电池温度的一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