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3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453266.1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1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54 , A62C3/16 , A62C31/00 ,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液冷消防联合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包括一体化液冷消防耦合电池插箱模块,其内设置有可熔性消防管,消防管内部封存有一定压力的氮气或惰性气体,并布置于电池泄压阀上方;正常运行时采用低压循环换热,热失控发生时消防管在电池喷射的高温烟气和消防管内高压气体共同作用下破裂,消防管内气体迅速排出并使得消防管单向阀打开,液体工质迅速通过消防管对热失控电池单体进行定点喷射,实现迅速灭火和降温。本发明耦合了液冷式热管理及液体消防,能够在正常运行时实现锂电池适宜温度及其温度一致性管控,同时能够确保在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进行快速降温和喷射液体工质灭火,以降低或消除热失控发展及热失控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0788767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610877704.6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617 , H01M10/635 , H01M10/6552 , H01M10/65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全天候有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盒、放置于电池盒内由锂离子电池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组、电池盒内壁填充的保温材料、锂离子电池间设置的导热套管,所述导热套管内填充相变材料或热管,填充相变材料的导热套管和填充热管的导热套管交替均匀排列,所述热管顶部设有翅片。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适应性好,能够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以及高温环境下的热安全性并能更好地保证单体电池温度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3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67229.X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2/10 , H01M2/20 , H01M10/613 , H01M10/65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H01M2/20 , H01M10/613 , H01M10/65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焊接方形锂电池模组,包括方形锂电池、冷板、绝缘板、电极接触片、固定架和压板等结构。方形锂电池模组内部不需要焊接,可通过冷板上的液体进出口与密封接头的连接,进行单体电池串并的快速连接,各模块之间可以实现自由组合。本发明免焊接方形锂电池模组减少了电池焊接带来的伤害,增强电池的散(加)热能力,提高电池的利用效率,以较低的成本和手段,增强方形锂电池的自由组合能力和散(加)热能力,降低方形锂电池的温度,平衡电池和模块间的温差,增加方形电池模块的可靠性,延长方形锂电池模块使用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46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23355.0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框架、换热片和铜管,利用散热框架支撑单元电池并排列阵列,增加了换热面积,又在每两排电池组之间设置换热片,且装载了空调冷媒的铜管穿过每一片换热片,从而可以利用车内空调为电池组进行加热或降温,使电池组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进而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并延长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44476.3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K13/00 , G01R31/367 , G01R31/36 , G01R31/378 , G01R31/396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内部温度的估算方法,通过构建储能系统的三维热‑流体耦合模型,模拟运行过程中储能系统的热行为,基于储能系统内部有限的温度测量信息修正热‑流体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储能系统内部的温度进行估算,为储能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及安全管控系统等提供可靠的温度信息。本发明基于储能系统内有限的温度测点对整个系统内部的温度进行精准估算,能提高热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控系统等的控制精度,能有效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施工难度及优化控制,能指导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运行及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310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73309.X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33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热‑安全管理系统及管控方法,其包括水泵、热‑安全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箱内总监控、若干电池模块、冷水机;电池模块的表面铺设有液冷通道;水泵通过液冷通道与冷水机连通形成闭合回路,液冷通道上设有电磁比例阀,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单体电池;热‑安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记录模块、数据分析计算模块、控制执行模块;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锂电池热‑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的锂电池热‑安全管控方法,本发明可识别锂电池在服役过程中因老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生热差异,并可实现按需调控散热,从而提升电池运行温度的一致性及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102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39018.2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式电动车充电桩冷却系统,其包括快充电缆以及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快充电缆包括用于正极电流的第一线芯、用于负极电流的第二线芯以及脉冲热管,其中,该第一线芯、第二线芯都包括多股铜丝、绝缘导热层以及绝缘屏蔽层,该绝缘屏蔽层将所述绝缘导热层的包裹,所述的多股铜丝可选择性地设置在该绝缘导热层的内部或者环绕在所述绝缘导热层的外部,而所述的脉冲热管与所述的绝缘导热层接触。本冷却系统通过一套装置将快充电缆温度降低,增加了充电功率,减少充电时间,充电速度快,冷却及时,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58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10137824.6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顺科智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包括用于传输正极电流的第一线芯、用于传输负极电流的第二线芯、用于降低第一线芯、第二线芯工作温度的液冷微通道、充电电缆第一控制线、充电电缆第二控制线以及填充保护层,其中,该第一线芯以及该第二线芯设置在该填充保护层的内部,该液冷微通道交错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的外侧,液冷微通道在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之间采用左/右旋螺旋交替缠绕拓扑结构,形成具备Dean流动及螺旋转向效应叠加的二次涡效应。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液冷微通道散热的效率,能够提升细电缆在大电流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充电功率,减少充电时间,减少铜丝的利用和绝缘层的使用,减轻电缆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10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673309.X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33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热‑安全管理系统及管控方法,其包括水泵、热‑安全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箱内总监控、若干电池模块、冷水机;电池模块的表面铺设有液冷通道;水泵通过液冷通道与冷水机连通形成闭合回路,液冷通道上设有电磁比例阀,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单体电池;热‑安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记录模块、数据分析计算模块、控制执行模块;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锂电池热‑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的锂电池热‑安全管控方法,本发明可识别锂电池在服役过程中因老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生热差异,并可实现按需调控散热,从而提升电池运行温度的一致性及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53266.1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1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54 , A62C3/16 , A62C31/00 ,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液冷消防联合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包括一体化液冷消防耦合电池插箱模块,其内设置有可熔性消防管,消防管内部封存有一定压力的氮气或惰性气体,并布置于电池泄压阀上方;正常运行时采用低压循环换热,热失控发生时消防管在电池喷射的高温烟气和消防管内高压气体共同作用下破裂,消防管内气体迅速排出并使得消防管单向阀打开,液体工质迅速通过消防管对热失控电池单体进行定点喷射,实现迅速灭火和降温。本发明耦合了液冷式热管理及液体消防,能够在正常运行时实现锂电池适宜温度及其温度一致性管控,同时能够确保在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进行快速降温和喷射液体工质灭火,以降低或消除热失控发展及热失控蔓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