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协同的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7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7655.8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协同的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电池监测分析子系统、本地计算决策子系统、云计算存储子系统及电‑热‑安全协同执行子系统。其中电池监测分析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储能电站的电、热、气、烟及力学参数;本地计算决策子系统用于根据锂电池机理模型,仿真获取单体电池级别的底层参数,从机理上识别瞬发性安全故障和渐变性故障,下发管控指令;云计算存储子系统根据数据驱动模型计算单体电池级的健康状态,从数据层面上识别电池的渐变性故障;电‑热‑安全协同执行子系统,用于对整站或局部电池组进行管理和调节。上述系统,通过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识别渐变性故障,提升了识别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复合形核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63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46940.4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复合形核剂及制备方法,复合形核剂由结晶盐、纳米颗粒和膨胀石墨组成,其中所述的结晶盐填充镶嵌在所述纳米颗粒表面的凹缝中,所述结晶盐和所述纳米颗粒形成的复合核分散在膨胀石墨的片层上。该复合形核剂是通过表面活化、溶解浸渍工艺,将晶体颗粒镶嵌至纳米颗粒凹缝中,然后通过有机体系下浸渍超声工艺,完成上述颗粒在膨胀石墨片层上均匀分散及锚定,防止其在循环过程中团聚失效。该方法制备的复合形核剂能在40‑85℃的温度区间内有效防止三水醋酸钠的过冷,1500次循环后仍可将过冷度控制在5℃以内,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相变形核剂。该复合形核剂对于三水醋酸钠在储热方向上的工程化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一种流态冰蓄冷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6646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39899.9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态冰蓄冷装置:包括蓄冷容器、换热器、砂浆泵以及搅拌装置;所述换热器一次侧通过管路与蓄冷容器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通过管路与制冷设备连接;砂浆泵设置在换热器一次侧的出水口和蓄冷容器之间的管路上;在蓄冷容器中设有蓄冷介质,搅拌装置设于蓄冷介质中,本发明中作为蓄冷介质的流态冰的蓄冷方式中,流态冰作为蓄冷剂的同时又可作为载冷剂使用,扩大了蓄冷剂的使用功能,提高了装置的蓄冰率。

    一种高导热复合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927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361075.5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复合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质量百分比为:水合盐60%‑75%,添加剂0.5%‑5%,吸附剂10%‑20%,导热剂10‑30%。制备时,按照配方比例,称取水合盐、添加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吸附剂,通过打粉机混合均匀后密封,置于鼓风烘箱中加热至完全熔化;待冷却后利用打粉机破碎,加入导热剂搅拌均匀,压制成型即可。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合吸附剂和导热剂配比,有效的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及热导性,100次循环后材料储热性能几无衰减,热导率可达9W/m·K以上。

    一种高导热复合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9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61075.5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复合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质量百分比为:水合盐60%-75%,添加剂0.5%-5%,吸附剂10%-20%,导热剂10-30%。制备时,按照配方比例,称取水合盐、添加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吸附剂,通过打粉机混合均匀后密封,置于鼓风烘箱中加热至完全熔化;待冷却后利用打粉机破碎,加入导热剂搅拌均匀,压制成型即可。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合吸附剂和导热剂配比,有效的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及热导性,100次循环后材料储热性能几无衰减,热导率可达9W/m·K以上。

    一种供暖系统及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74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505456.6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依序串接于循环供热回路上的电锅炉、光热装置、相变蓄热装置、固体电蓄热装置和换热器;所述相变蓄热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相变蓄热进水旁路与电锅炉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相变蓄热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相变蓄热出水旁路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光热装置的进水管路上串接有第一电控阀;所述固体电蓄热装置的进水管路上串接有第二电控阀;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电锅炉的进水口连通;用户侧水管通过与换热器换热实现用户供暖。本发明可实现各供暖装置联合调控,提高供暖系统综合能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