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0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22185.2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5/46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出入口斜坡段结构及施工工法,包括爬坡段、顶部平直段、底部平直段、第一固连段、第二固连段、与第二固连段一体连接的集水段和设置在爬坡段两侧的围护结构;爬坡段设置在顶部平直段和底部平直段之间,第一固连段用于连接顶部平直段与爬坡段,第二固连段用于连接底部平直段与爬坡段,第一固连段、第二固连段和围护结构围设爬坡段;爬坡段,包括斜坡本体、铺设在斜坡本体表面的垫层、铺设在垫层坡度方向上的若干组钢筋组件,与钢筋组件固定连接的若干钢管,钢管贯穿垫层并垂直插入斜坡本体。本地铁出入口斜坡段结构及施工工法,具有爬坡段及垫层不会发生滑移、爬坡段与平直段交界处不存在施工缝,避免渗漏水风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5987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182975.4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道横跨地铁车站基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河道的一侧施工用于支撑箱涵的局部基坑围护结构;S2、在所述局部基坑围护结构的上方施工箱涵,箱涵的两端分别于河道连通。S3、在所述箱涵施工完成后,将所述基坑预设位置的上方的河道段引入箱涵;S4、填埋所述基坑预设位置的上方的原有河道的河床并在原有河道的下方施工基坑。S5、在所述基坑及地铁车站施工完成后,在地铁车站的结构顶板上恢复河道。通过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河道横跨地铁车站基坑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工期间阻断河道的问题,避免地铁车站施工对城市防洪排涝和水环境的影响,同时节省地铁建设工期,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7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755124.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江隧道基坑接口的堵水体系。该过江隧道基坑接口的堵水体系具体包括:隔断桩、若干MJS桩、及冻结帷幕;若干MJS桩分别咬合形成第一排桩、第二排桩和第三排桩,第一排桩、第二排桩分别设置在隔断桩的左右两侧并排设置,隔断桩与第一排桩相互咬合设置,第三排桩设置在隔断桩的上下两端,第三排桩与隔断桩、第一排桩、及第二排桩相互咬合垂直设置;MJS桩内打设冻结孔,冻结孔通过冻结MJS桩形成冻结帷幕,冻结帷幕封堵基坑底部及侧边漏水的通道。本发明具有完全封闭截断江中及江底河床水土再次涌入基坑范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5913.7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中升降式防淹门系统。该系统包括升降式防淹门、防淹门避让槽和撑板,地铁区间隧道的区间疏散平台和地铁站台的站台板之间形成防淹门避让槽,升降式防淹门处于防淹门避让槽的正上方,升降式防淹门落下时插入防淹门避让槽。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中升降式防淹门系统,在满足水灾工况时,升降式防淹门能顺利下降关闭实现挡水的功能的前提下,当升降式防淹门未落下,且需要通过疏散平台疏散乘客时,使区间内人员可以快速顺地疏散至站台板,避免两次上下楼梯进行疏散,减小了人员上下楼梯过程中的风险,确保疏散过程安全高效,有效避免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55124.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江隧道基坑接口的堵水体系。该过江隧道基坑接口的堵水体系具体包括:隔断桩、若干MJS桩、及冻结帷幕;若干MJS桩分别咬合形成第一排桩、第二排桩和第三排桩,第一排桩、第二排桩分别设置在隔断桩的左右两侧并排设置,隔断桩与第一排桩相互咬合设置,第三排桩设置在隔断桩的上下两端,第三排桩与隔断桩、第一排桩、及第二排桩相互咬合垂直设置;MJS桩内打设冻结孔,冻结孔通过冻结MJS桩形成冻结帷幕,冻结帷幕封堵基坑底部及侧边漏水的通道。本发明具有完全封闭截断江中及江底河床水土再次涌入基坑范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15235.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内疏散结构,地铁内设置有隧道和地铁车站,地铁车站具有站台板,相邻的两个地铁车站之间的位置为地铁区间,地铁内疏散结构包括区间疏散结构,区间疏散结构包括:区间疏散平台,区间疏散平台沿地铁隧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地铁隧道的侧壁连接;区间疏散平台延伸至与站台板相连接,通过区间疏散平台与站台板相连接解决了区间疏散平台与站台板不连续的问题,并且即使在车站端头设有地铁区间隔断门,仍然可使区间疏散平台与站台板连通使,同时能够使区间内人员避免两次上下楼梯进行疏散,减小了人员上下楼梯过程中的风险,提高疏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8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011315235.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内疏散结构,地铁内设置有隧道和地铁车站,地铁车站具有站台板,相邻的两个地铁车站之间的位置为地铁区间,地铁内疏散结构包括区间疏散结构,区间疏散结构包括:区间疏散平台,区间疏散平台沿地铁隧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地铁隧道的侧壁连接;区间疏散平台延伸至与站台板相连接,通过区间疏散平台与站台板相连接解决了区间疏散平台与站台板不连续的问题,并且即使在车站端头设有地铁区间隔断门,仍然可使区间疏散平台与站台板连通使,同时能够使区间内人员避免两次上下楼梯进行疏散,减小了人员上下楼梯过程中的风险,提高疏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26023.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首先沿河道一侧驳岸施作一期围堰,排除一期围堰内的积水并填土,随后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并施作一期地下主体结构,待一期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则拆除一期围堰并沿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延伸方向继续施作二期围堰,排除二期围堰内的积水并填土,继续施作二期地下主体结构,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各期地下主体结构连接为一体,凿除相邻两期地下主体结构之间的围护结构并浇筑混凝土使得整个地下主体结构连接为一体。本发明通过分期施工保证了地下工程施工时的过水面积,确保了过水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及竣工后主体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4271999U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23257563.9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同截面尺寸地连墙接头,包括:腹板,设于截面尺寸较大地连墙和截面尺寸较小地连墙之间;翼缘板,与腹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一封口钢板,连接在腹板的左侧面上;第二封口钢板,连接在腹板的右侧面上;其中,第一封口钢板与截面尺寸较大地连墙内一侧的水平分布钢筋相连;翼缘板与截面尺寸较大地连墙内另一侧的水平分布钢筋相连;截面尺寸较小地连墙的一端处的钢筋笼处于第二封口钢板和翼缘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不同截面尺寸地连墙接口处渗漏水及混凝土绕流问题,同时避免在地连墙接缝处设置旋喷桩止水,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增加基坑安全性,具有较好的经济合理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