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8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2267.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永临结合支护系统及建造方法,包括围护结构、顶板、中板、底板和侧墙;顶板包括冠梁、第一道纵梁和第一道横撑,第一道横撑沿第一道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中板包括腰梁、第二道纵梁和第二道横撑,第二道横撑沿第二道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一道横撑之间、两个第二道横撑之间均布置有永久结构板,永久结构板为预制板或采用模块化吊模浇筑形成的现浇板。永久结构板均采用预制板或采用模块化吊模浇筑的现浇板形成,无叠合层结构,在回筑时无需再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永久结构板一次浇筑成型,不需要布置临时钢筋或者外露预留拉筋,减少钢筋浪费以及生锈。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46346.8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由基坑围护桩提供反力的盾构顶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设置于围护桩和盾构之间,包括有推进环、反力架以及多个千斤顶;该推进环位于盾构之盾体的外围并盾体固定连接,该反力架固定于围护桩上,该多个千斤顶间隔设置于推进环和反力架之间,每一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推进环和反力架安装连接。通过在围护桩和盾构之间设置盾构顶出装置,利用盾构顶出装置将停靠在围护桩上失去动力的盾构的刀盘和盾体顶出并依次吊出,确保基坑开挖的工作面,保证基坑开挖功效,同时后配套退回始发井减少起吊路径,降低起吊风险,为施工作业带来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23912.3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0 , E02D29/055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车站及其建造方法,所述地下车站包括围护结构,贴附基坑的侧壁设置,用于维持基坑形状;顶板组件,设置于基坑上方,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基坑相对两侧的围护结构连接的两个第一顶板,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顶板之间的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围护结构简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顶板简支连接;底板,被浇筑于所述基坑底部;侧墙组件,设置于所述围护结构内侧壁,且所述侧墙组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底板;第一预制板,搁置于所述第二顶板上方,且所述第一预制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顶板接触。如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06119.3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连续墙裂缝渗漏水的处理方法,通过注浆装置对裂缝进行修补,其中注浆装置包括稳定装置和注浆管,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注浆接头、可转动的铁片组和反力压杆,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铁片组可根据裂缝的弯曲形式进行适用的变形,实现不同裂缝形式注浆需求,本发明设置铁片组合利于实现异形裂缝的封堵,配合梯形凸台的反力作用保证注浆的充分;通过上述步骤能多点同时封堵,确保封闭地下连续墙内部渗漏水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4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39650.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2D29/04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铁施工领域,公开一种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的变形及应力预测方法和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建立待施工地下结构工程的有限元模型;待施工地下结构工程的有限元模型包括若干构件真实单元;对每个构件真实单元分别进行单元复制,获得若干构件复制单元;每个构件复制单元与对应的构件真实单元共节点且相互独立;通过改变若干构件真实单元和若干构件复制单元的激活状态,获得待施工地下结构工程不同施工时段的模拟模型;基于待施工地下结构工程不同施工时段的模拟模型进行变形和应力计算,得到待施工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的变形及应力预测结果;本发明实现准确模拟已施工结构的变形,提高了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变形及应力预测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1239.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40/02 , E04G21/24 , G06F18/20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动态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将大体积混凝土周围的外界环境数据,输入至预构建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温度场预测模型中,输出得到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预测结果;根据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预测结果,从若干组预确定的保温材料覆盖方案中,筛选出满足预设温控条件的保温材料覆盖方案;基于机器视觉,获取当前时刻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每个网格分区的保温薄膜覆盖层数,并与满足预设温控条件的保温材料覆盖方案进行对比,获得每个网格分区的保温薄膜层数调控结果;本发明基于温度预测结果,对保温薄膜覆盖层数进行调控,能够实现及时且动态的温度调控目的,过程简单且精准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77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30578.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水下溶洞填充材料填充效果的试验装置,包括可视化容器、注浆装置和漂浮装置,可视化容器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注浆装置通过进液口与可视化容器的内部相连通;漂浮装置包括第一漂浮体、第二漂浮体以及带刻度的牵引线,牵引线的一端与第一漂浮体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漂浮体相连接;第一漂浮体位于可视化容器的顶部上方,第二漂浮体位于可视化容器的内部,其中,第一漂浮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第二漂浮体的密度大于水密度且小于溶洞填充材料的密度。本发明可用于模拟溶洞回填的注浆填充工艺,为研究填充材料在溶洞水下环境中的流动性和粘聚性提供科学的试验设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326556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715342.0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钢筋计算及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分析,并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构件的内力值对各构件进行符合结构规范的构件设计得到构件设计信息;(2)读取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得到的构件设计信息,并建立所述构件设计信息与BIM模型的关联;(3)读取BIM模型中的构件设计信息,并生成符合构造要求的三维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本发明提供的结构钢筋计算及三维建模方法,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并且能够实现三维钢筋模型的自动生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