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96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0284.X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8L51/06 , C09K5/06 , C08K5/09 , C08K5/55 , C08K7/06 , C08K3/28 , C08J3/24 , C09K5/14 , C08F255/02 , C08F230/06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界面适应性的相变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界面适应性的相变热界面材料,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包括相变基体预混物、接枝剂、交联剂、引发剂和导热填料,所述的相变基体预混物包括硬脂酸和聚烯烃弹性体,硬脂酸和聚烯烃弹性体的质量比为6‑8:2‑4,所述的接枝剂为二氧硼烷马来酰亚胺,所述的交联剂为双二氧硼烷。本发明通过将相变材料硬脂酸加入热界面材料中,利用硬脂酸发生固液相变时的瞬时吸热能有效缓解高热通量对电子器件造成的瞬时高热流密热冲击问题,且固液相的转换降低了相变热界面材料的模量,使得在机械安装过程中既能最大的减少热源和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
-
公开(公告)号:CN1189027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57539.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电刺激的加热制冷柔性薄膜和电路切换方法,涉及理疗技术领域,薄膜至少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正面设有热电模块,内部叠层有特定形状的内层电路,所述热电模块设置于柔性衬底的正面,所述正面热电模块通过通孔与柔性衬底电性连接,所述内层电路通过通孔与柔性衬底电性连接,所述柔性衬底背面印刷有电极片,本发明不但能够实现快速制冷或加热,而且可以与人体肌肤直接接触实现电刺激的功能,达到刺激人体经络中的腧穴,从而治疗疾病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030596.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554 , H01M10/6563 , H01M10/651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及其散热方法,其中电池包括电池芯和电池散热装置;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吸热板、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和控制器;吸热板包括具有不同相变温度范围的多块子板;吸热板的外侧设有通风道;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通风道;散热方法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电池芯的温度值;通过吸热板吸收电池芯的热量;根据温度值控制散热风扇的风速;通过不同风速起到不同的散热效果。通过吸热板与散热风扇的双重作用,提高了对电池芯的散热效果,有利于使电池芯的温度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319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910384760.X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F24F1/0025 , F24F5/00 , F24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电梯轿厢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轿厢箱体上侧的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设有与轿厢箱体的内部连通的回风口与出风口,所述制冷机组中设有由所述回风口连通至所述出风口的循环风道,沿所述循环风道在所述制冷机组中依次设有贯流风机、第一半导体组件和第二半导体组件,所述第一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组件之间设有用以实现开启时引入外界新风送风或闭合时内部封闭循环送风的可调风板。上述半导体制冷电梯轿厢空调系统,利用半导体的制冷特性以及引入外界新风送风时半导体组件的性能提高,具有环保、热惯性小和制冷性能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8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234124.9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56 , H01M10/656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扰流的分流装置及其分流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扰流的分流装置,包括:第一主通道、分支通道和扰流结构;第一主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有进口,分支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出口与进口;分支通道设置在第一主通道的侧壁,且分支通道的进口与第一主通道连通,分支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扰流结构固定在第一主通道的内壁,且扰流结构位于相邻分支通道之间。该分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控制了分支通道内流体的流量,提高了流速的均一性,从而保证了散热的均一性,解决了传统的并行风结构能够收缩的程度范围变小,导致散热不均,甚至出现回流现象,难以满足散热均一性的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739916.9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1R3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相变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亥姆霍兹线圈、底座、试验台、加热器和用于放置相变材料的容器,所述试验台和所述亥姆霍兹线圈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容器设置于所述试验台上,所述容器设置于所述亥姆霍兹线圈的两个线圈之间且位于两个所述线圈的中心线上,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容器上。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研究相变过程的试验装置,能够为研究磁场影响下的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的试验提供试验装置,便于研究人员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322265.8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管换热套件,包括下端板、中隔板、上端板以及若干个U形热管;所述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U形热管插装在下端板、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U形热管在中隔板和上端板之间部分为冷凝段、在下端板和中隔板之间部分为蒸发段,U形热管在冷凝段和蒸发段上设有散热翅片;U形热管内灌注有换热工质,U形热管的两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弯管密封连接;连接弯管的中部开有连接孔,若干个连接弯管上的连接孔依次通过直径比U形热管直径小的金属毛细管相连通,从而将若干个U形热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孔与金属毛细管连接处采用焊接密封。本发明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实现逆流换热功能,同时节省布置空间,热交换流畅顺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611177320.X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47 , H01M10/6556 , H01M10/656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其中,该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包括: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进气箱体、多孔通气管道、出气通道、进气口、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进气箱体通过所述多孔通气管道与所述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连接;所述进气箱体设置有所述出气通道、进气口;所述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设置有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水通道。对比传统液冷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通过进气箱体使得气体从多孔通气管道进入传热介质中,产生大量气泡,与动力电池组进行高热流密度换热,将冷凝器和蒸发器合为一体,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对比风冷,其散热效果更佳,散热效果类似液冷。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32236.X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对多分配模型的电池架构优化方法,涉及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多对多分配模型;根据多对多分配模型,构建电池属性评估矩阵Q;建立与电池属性评估矩阵Q及最优架构方案矩阵T相关的、以总体需求满足度σ为最大的优化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求解优化目标函数得到最优架构方案矩阵T;根据最优架构方案矩阵T得到优化的电池架构;本发明提高电池架构方案分配方案的灵活性,对部件的需求和性能需求评估全面,过程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176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710590947.6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2F1/14 , H02J7/35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冷凝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散热室、冷凝室、蒸发室的海水淡化箱体,冷凝室和蒸发室连通,散热室和冷凝室的分界处设置有半导体制冷机构,半导体制冷机构的热端位于散热室内且冷端位于冷凝室内,热端通过散热底板与半导体制热模块连接,冷端通过导冷底板与半导体制冷模块连接,冷凝室内位于半导体制冷模块的下方设有淡水收集装置,淡水收集装置与淡水箱连通,散热室上在半导体制热模块的位置处开设有进风口和与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蒸发室上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风道,蒸发室上开设有热海水进口、浓盐水排出孔。该加湿冷凝式海水淡化装置结构紧凑、便于家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