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81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771468.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C04B35/583 , C04B35/645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超高温环境中使用的高强度氮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氮化硼粉料置于球磨罐中,并加入不同直径的氧化锆研磨球,然后将球磨罐抽真空或通入氮气,利用球磨设备对其进行粉磨使其粒度D50<1μm,其中球磨方式可以采用干磨或湿磨,球磨过程中控制物料温度低于40℃;2)根据产品使用性能要求,在处理后的氮化硼粉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5%的二硼化锆,0~15%的硼粉,进行均匀混合后得到陶瓷原料。将陶瓷原料置于热压模具中,装模,预压。3)将装完料的模具置于真空热压炉内真空度<10Pa,以3‑15℃/min的速率升温到1800‑2100℃后,开始对样品进行加压处理,压力为20‑60MPa,保温10‑120min后降温泄压,降温速率为3‑15℃/min.即得所述的高强氮化硼陶瓷材料。这种方法提高了传统氮化硼陶瓷的强度,且物相中不含影响其高温性能的氧化硼,降低高强氮化硼陶瓷材料的生产成本。该方法对原料要求简单,且危险性小,对制备的环境要求比较低,可大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17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71468.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C04B35/583 , C04B35/645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超高温环境中使用的高强度氮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氮化硼粉料置于球磨罐中,并加入不同直径的氧化锆研磨球,然后将球磨罐抽真空或通入氮气,利用球磨设备对其进行粉磨使其粒度D50<1μm,其中球磨方式可以采用干磨或湿磨,球磨过程中控制物料温度低于40℃;2)根据产品使用性能要求,在处理后的氮化硼粉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5%的二硼化锆,0~15%的硼粉,进行均匀混合后得到陶瓷原料。将陶瓷原料置于热压模具中,装模,预压。3)将装完料的模具置于真空热压炉内真空度<10Pa,以3-15℃/min的速率升温到1800-2100℃后,开始对样品进行加压处理,压力为20-60MPa,保温10-120min后降温泄压,降温速率为3-15℃/min.即得所述的高强氮化硼陶瓷材料。这种方法提高了传统氮化硼陶瓷的强度,且物相中不含影响其高温性能的氧化硼,降低高强氮化硼陶瓷材料的生产成本。该方法对原料要求简单,且危险性小,对制备的环境要求比较低,可大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390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51433.3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622 , G02F1/13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氧陶瓷微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创造性的选取含有硅氢键及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前驱体为前驱体,利用该前驱体室温下为液态,有从液态到固态变化这一特性,将其与高沸点且高黏度乳化体系混合,利用前驱体在乳化体系中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成球这一特性,实现球形结构的生成,然后利用热固化处理维持该球形不变,再经加热使之陶瓷化制备陶瓷微珠,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所需原材料无须进口,易于本土化生产,成本低,制备周期短,可短至2天,所得陶瓷微珠粒径小,粒径范围分布窄,但硬度高(10%K值>8000N/mm2),热稳定性好,1000℃不分解,而且本身就是黑色,自身不透光,无光漏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3909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10751435.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碳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选取含有硅氢键及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前驱体为前驱体,利用该前驱体室温下为液态,有从液态到固态变化这一特性,将其与高沸点且高黏度乳化体系混合,利用含有硅氢键及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前驱体在高沸点且高黏度乳化体系中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成球这一特性,实现球形结构的生成,然后利用热固化处理维持该球形不变,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球率高达99%,且所得球形结构粒径均一性高,所得球形结构尺寸差值低于25μm,所需原材料无须进口,易于本土化生产,成本低,制备周期短,小于30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1239095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910751431.4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碳树脂微珠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含有硅氢键及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前驱体在乳化体系中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成球这一特性,实现球形结构的生成,然后利用热固化处理维持该球形不变,所需原材料无须进口,易于本土化生产,制备周期短且成球率高,由于所述前驱体与所述乳化体系的密度接近保证液滴在该乳化体系中均匀分散,故热固化所得含硅碳树脂微球尺寸相差极小,再利用稀释剂的稀释和离心力的调整,可实现微珠的分离和粒径的筛分,良溶剂和超声辅助分散使微珠分散均匀,快速蒸干良溶剂保证该微珠不会在蒸干良溶剂时发生团聚,使最终获得的含硅碳树脂微珠之间尺寸差值低于19μm,大为缩减了后期精细筛分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390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51431.4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碳树脂微珠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含有硅氢键及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前驱体在乳化体系中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成球这一特性,实现球形结构的生成,然后利用热固化处理维持该球形不变,所需原材料无须进口,易于本土化生产,制备周期短且成球率高,由于所述前驱体与所述乳化体系的密度接近保证液滴在该乳化体系中均匀分散,故热固化所得含硅碳树脂微球尺寸相差极小,再利用稀释剂的稀释和离心力的调整,可实现微珠的分离和粒径的筛分,良溶剂和超声辅助分散使微珠分散均匀,快速蒸干良溶剂保证该微珠不会在蒸干良溶剂时发生团聚,使最终获得的含硅碳树脂微珠之间尺寸差值低于19μm,大为缩减了后期精细筛分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3906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751433.3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622 , G02F1/13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氧陶瓷微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创造性的选取含有硅氢键及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前驱体为前驱体,利用该前驱体室温下为液态,有从液态到固态变化这一特性,将其与高沸点且高黏度乳化体系混合,利用前驱体在乳化体系中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成球这一特性,实现球形结构的生成,然后利用热固化处理维持该球形不变,再经加热使之陶瓷化制备陶瓷微珠,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所需原材料无须进口,易于本土化生产,成本低,制备周期短,可短至2天,所得陶瓷微珠粒径小,粒径范围分布窄,但硬度高(10%K值>8000N/mm2),热稳定性好,1000℃不分解,而且本身就是黑色,自身不透光,无光漏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44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273968.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571 , C04B35/589 , C04B35/632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敏树脂,包括有机硅先驱体、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其中,所述有机硅先驱体含有乙烯基、烯丙基、巯基和环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活性稀释剂为自由基型活性稀释剂和/或阳离子型活性稀释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巯基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光敏树脂固化收缩率低,陶瓷产率高,用于3D打印时打印精度高,而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4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273968.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571 , C04B35/589 , C04B35/632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敏树脂,包括有机硅先驱体、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其中,所述有机硅先驱体含有乙烯基、烯丙基、巯基和环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活性稀释剂为自由基型活性稀释剂和/或阳离子型活性稀释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巯基硅烷偶联剂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光敏树脂固化收缩率低,陶瓷产率高,用于3D打印时打印精度高,而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15467.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571 , C04B35/577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陶瓷吸波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磁性粉末与PSA液体的混合,混合物连续相中乳化;乳液固化;前体微球与连续相的分离;磁性聚合物的陶瓷化处理。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新型陶瓷吸波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在简易的条件下制备,同时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新型陶瓷吸波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球形形貌,聚硅乙炔具有活性反应位点,成分结构可调,可与磁性物质反应交联,通过调节磁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形成不同的微观结构,改变制备得到的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