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3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2973.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301/12 , C07C51/087 , C07C57/145 , C07D303/48 , C08G65/22 , B01J31/06 , B01J23/28 , B01J23/30 , B01J23/92 , B01J38/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顺酐环氧化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方法。本发明使用的方法包括,将合成的环氧琥珀酸反应液全部通入阴离子交换柱,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催化剂的阴离子,纯水淋洗阴离子交换柱,淋洗液和吸附后的反应液用于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向反应釜中加入定量顺酐和水,滴加液碱水解,加入吸附了催化剂的阴离子树脂,升温,滴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然后抽滤,分离阴离子树脂和环氧琥珀酸反应液,所得离阴离子树脂和环氧琥珀酸反应液继续按照上述步骤使用,完成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本发明使用特定阴离子树脂对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进行吸附,仅需将吸附有钨、钼催化剂的树脂加入的反应体系,实现了催化剂和吸附树脂的多次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56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41337.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47/00 , B01J47/026 , B01J47/10 , B01J4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级水溶性聚羧酸的制备方法,属于聚羧酸纯化技术领域。配制水溶性聚羧酸水溶液,依次经过装填有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阴离子交换柱、装填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阳离子交换柱,待阳离子交换柱的达到吸附合格产品临界点之前,收集电子级水溶性聚羧酸水溶液;阳离子交换柱继续处理后的水溶性聚羧酸水溶液转移至含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容器中,搅拌吸附1~2h,抽滤得电子级水溶性聚羧酸水溶液;待阴离子交换柱、阳离子交换柱处理一定量的水溶性聚羧酸水溶液后,进行更换。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级水溶性聚羧酸的纯化方法,通过动态吸附和静态吸附的结合,在不增加工时的同时,降低树脂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46693.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固体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的制备方法及活性炭‑壳聚糖复合物。氯化铵和亚磷酸混合,升温至65~75℃,滴入甲醛水溶液,升温至95~105℃反应;降温至40~60℃,加入活性炭‑壳聚糖复合物,搅拌,待分层后过滤去除活性炭‑壳聚糖复合物;反应液冷却、过滤、烘干得高纯度固体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羧基化的活性炭和壳聚糖的溶液,在0~20℃下加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干燥,浸渍在碱性溶液中,过滤、低温干燥,在80~120℃下热处理得活性炭‑壳聚糖复合物。活性炭‑壳聚糖复合物能够去除反应液中的氯化铵、亚磷酸等杂质,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固体,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53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43708.1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889 , B01J35/45 , B01J35/53 , B01J37/00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点位分散型内核的yolk‑shell型CuO@MnO2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将有机羧酸和铜盐在水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得有机羧酸铜水溶液,去除溶剂后得有机羧酸铜粉末固体,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溶解,加入硅源的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得模板剂,分散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超声辅助下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的固体置于碱液中加热回流,后离心干燥,煅烧得具有多点位分散型内核的yolk‑shell型CuO@MnO2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多点位分散型内核的yolk‑shell型CuO@MnO2纳米材料,MnO2空腔中多位点分散型CuO内核,将其应用在催化氧化降解对硝基苯酚,具有好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79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08478.1
申请日:2023-05-27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阴极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PtNi纳米粒子、制备PtNi@Ni‑N‑C复合材料;先合成PtNi纳米粒子,接着用有机配体将PtNi合金纳米粒子负载到镍掺杂的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上,最后将其进行煅烧和酸洗完成电催化剂制备。本发明制备的PtNi@Ni‑N‑C复合材料在碱性电解液中,对氧的还原反应过程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相对比商业Pt/C有着更低的铂负载量和更优异的电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8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96406.X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节状碳纳米管结构材料Fe‑CNT及其在燃料电池上的应用。针对现阶段过渡金属和碳材料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的催化氧还原反应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节状碳纳米管结构材料Fe‑CNT,以普鲁士蓝与三聚氰胺混合后在管式炉中烧结形成竹节状碳纳米管结构材料Fe‑CNT,采用的方法简单:一步热解合成;且具有独特的竹节状结构,此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具有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合成出来的Fe‑CNTs纳米粒子有非常好的电催化活性和较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38518.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03/32 , C07C3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化反应合成快速渗透剂的方法,将马来酸二异辛酯、磺化剂水溶液、快速渗透剂经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后泵入管式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和进料速度,得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盐,即为快速渗透剂。本发明管式化反应合成快速渗透剂的方法避免在温度>100℃时磺化剂固体直接投料时产生的安全及环境影响,使各反应物料在进入磺化反应之前进行充分的物质和热量的传递交换,有效利用了热能,同时减少或避免了传统工艺中高温酯化产物的长时间降温过程,缩短了磺化反应时间,使用快速渗透剂本身为相转移催化剂,解决了马来酸二异辛酯和磺化剂水溶液原料之间不相容的问题,同时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64191.3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F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将甘氨酸和保护溶剂混合,升温至回流,加入氨基保护剂进行氨基保护处理,加入三乙胺,升温至回流,滴加2‑氯乙醇,继续回流2~3h;反应结束后蒸馏出三乙胺和2‑氯乙醇后剩余中间体,加入盐酸和氯化锌,搅拌升温至回流反应4~6h,浓缩后分液,有机相开启氮气保护,加入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和碘化钾,搅拌升温至回流反应3~5h,反应液过滤、旋蒸分离出碘化钾和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剩余反应物经去氨基保护后,加入盐酸,加热至回流水解2~3h,蒸干后用氨水溶解,蒸干得草铵膦。本发明方法所用原料简单易得,避免了氰化物及其衍生物使用,操作简单,常压反应,提高生产本质安全,利于工业化生产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1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7964.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318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硬碳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取硬质碳浸入酸I溶液中,升温至60~80℃并保温10~24h,过滤、洗涤至中性,得活化硬质碳;活化硬质碳在硅源水溶液体系中浸渍6~8h,过滤;过滤后的硬质碳吸附材料采用酸II溶液淋洗,置于含有分散剂的酸III溶液中浸渍2~4h,过滤、水洗至中性、金属离子含量<50ppm,制得吸附硅源原位酸化的硬质碳材料;在惰性气体和氢气气氛下,梯度升温至1200~1600℃并保温,经冷却、研磨得生物质硬碳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利用价廉易得、高温下不会石墨化的生物质硬碳为载体,经低温浸渍在硅源稀溶液中,通过原位还原制得生物质硬碳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电池中提高了电池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1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733081.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8/214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数据增强和自动加权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在训练阶段,首先利用训练数据集训练监督式变分自编码器模型,并通过隐空间增强策略实现有标签数据的生成;利用权重网络计算每个生成数据对应的权重值,用于评估生成数据质量;随后融合生成数据及对应权重训练软测量模型,并将验证数据输入该模型获取对应的损失函数值,用于优化权重网络的模型参数,软测量模型和权重网络的参数优化交替进行直至达到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在测试阶段,利用软测量模型进行质量变量的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定量的评价。本发明在数据增强阶段有效融合了下游任务对于生成数据质量的反馈,实现生成数据质量的自动评估,能有效提升软测量模型的预测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