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碳-锰综合配分提高传统Q&P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740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435180.X

    申请日:2017-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碳‑锰综合配分提高传统Q&P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先将材料以一定的速率加热到AC3和AC1(两相区)之间的某一温度并保温一定的时间,再将材料快速加热到AC3温度以上并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将温度降至AC3和AC1(两相区)之间,但高于第一次锰配分温度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接着将材料快速转移至MS和Mf之间的某一温度进行淬火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将材料水淬至室温。本发明采用碳‑锰综合配分的工艺使碳元素和锰元素更好地提高了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二者的综合作用较好地改善传统Q&P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其应用在汽车上可减轻车身重量,提高安全性,还会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1400MPa 级贝/马复相汽车用低碳Q&P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2397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921039.5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400MPa级贝/马复相汽车用低碳Q&P钢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包含C,Si,Mn,Ni,Ti,Nb,Cr,Al,V,P,N,S,B等。按照本发明所给成分配方,配料后转炉冶炼,随后真空炉二次精炼加入微量合金元素、连铸得到铸坯,加热保温后高压水除磷,热轧后水淬到室温;酸洗后多道次冷轧,获得目标厚度的钢板;加热到AC3以上保温后水淬至MS与Mf之间T0保温,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添加多种微量合金元素,降低了传统钢常用的C、Si、Mn元素含量,增强焊接性和成形性,细化晶粒,并通过调控热处理工艺获得贝、马、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增加强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塑韧性,使钢板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利于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

    一种轻量化复合型高强塑性吸能汽车防护杠

    公开(公告)号:CN11087176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19484.9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量化复合型高强塑性吸能汽车防护杠。防护杠由吸能盒、复合冲压杠体,缓冲泡沫、塑料外壳、固定螺栓组成。复合冲压杠体选用不同种类钢材点焊后冷冲压预成形后,热冲压成形。成形后的复合冲压杠体形状总体呈“M”形。整体截面呈弧形,并在表面设有两道凸起。本发明通过复合冲压杠体原材料选择、热冲压工艺选择、形状设计和缓冲泡沫等的设计,使防护杠具有轻量化、成形性好、成品率高、质量稳定,且具有高的强塑性的特点。通过对复合冲压杠体设计,在冲压时内外板材冷却速率不同,从而使复合板内板塑性良好而外板强度高。对正面及侧面碰撞均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特点。

    一种马氏体基体1100MPa级稀土Q&P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677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24896.0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基体1100MPa级稀土Q&P钢制备方法,其成分为C:0.15~0.22%,Si:0.60~1.70%,Mn:1.10~2.40%,Mo:0.1~0.5%,Al:0.1~0.5%,V:0.05~0.11%,Y:0.01~0.05%,P:0.02~0.04%,S≤0.005%,Nb:0.040~0.0700%,N≤0.0060%,B:0.001~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配料后经转炉冶炼,真空炉精炼、连铸得到铸坯,后在电弧熔炼炉中加入微量合金元素粉末,得到二次铸坯,加热后热轧;酸洗后冷轧;随后加热到双相区保温;碳配分及回火得到最终组织。本发明通过适量多种有益合金元素,降低了传统钢种中C、Si、Mn等元素的含量,增强了焊接性和耐蚀性,细化晶粒,生产的钢板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利于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

    一种逆转奥氏体热冲压钢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555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35191.8

    申请日:2017-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转奥氏体热冲压钢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材料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到Ac3(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以上的某一温度并保温一定的时间;(2)第一次淬火:将钢板转移至冲模中进行热冲压成形,完成后水淬至室温;(3)逆转奥氏体区保温:将淬至室温的钢板重新加热到As(逆转奥氏体形成的开始温度)和Ac1(奥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之间的某一温度并等温一段时间;(4)第二次淬火:将钢板快速淬火至Ms(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Mf(马氏体相变结束温度)之间的某一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5)配分:将钢板加热至Ms以上的温度保温进行元素的配分;(6)第三次淬火:将钢板淬火至室温。

    一种基于D-Q-P工艺提升碳-锰-硅钢综合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56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57018.2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Q-P工艺提升碳-锰-硅钢综合力学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先将材料以一定速率加热到AC3和AC1(双相区)之间某一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进行双相区锰配分;然后将材料快速转移到MS与Mf之间某一温度进行淬火保温一段时间进行盐浴炉碳配分过程;最后将材料水淬至室温。本发明采用D-Q-P工艺,极大地简化了热处理工艺的同时实现了对碳元素和锰元素的高效利用,大幅度提升了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极大的改善了碳-锰-硅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在同等汽车安全强塑要求下可以极大地减轻汽车车身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及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有利于加强环保建设。

    一种轻量化异种钢一体化热成形汽车门框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9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10539.2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量化异种钢一体化热成形汽车门框制备方法。汽车门框由五部分组成,根据其不同力学性能要求,选用了不同特性的高强钢板。本发明加工工艺为:(1)激光切割(2)激光拼焊(3)一体化热冲压成形(4)酸洗。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选用异种高强钢板材料,激光切割成合适尺寸,激光拼焊后采用一体化体热冲压成形。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前车门框整体强度及塑性,并具有较高的刚度。提高了车门门框的抵抗变形和承受冲击的能力,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热冲压使门框成形精度高,回弹低,所需冲压设备吨位较小。降低了车框的重量,提高了汽车轻量化水平。此外,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效率较高,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产品强度塑性优良,质量稳定。

    一种轻量化异种钢一体化热成形汽车门框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051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29856.1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量化异种钢一体化热成形汽车门框制备方法。汽车门框由五部分组成,根据其不同力学性能要求,选用了不同特性的高强钢板。本发明加工工艺为:(1)激光切割(2)激光拼焊(3)一体化热冲压成形(4)酸洗。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选用异种高强钢板材料,激光切割成合适尺寸,激光拼焊后采用一体化体热冲压成形。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前车门框整体强度及塑性,并具有较高的刚度。提高了车门门框的抵抗变形和承受冲击的能力,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热冲压使门框成形精度高,回弹低,所需冲压设备吨位较小。降低了车框的重量,提高了汽车轻量化水平。此外,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效率较高,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产品强度塑性优良,质量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