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43030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72515.1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 , F28D15/0233 , F28D15/046 , Y10T29/49353
Abstract: 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的构造不同,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编织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金属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结合于所述管体内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结合于所述管体内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相互贴合,所述管体内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的两侧各形成一蒸气通道。上述热导管中,工作介质可于所述第一、第二毛细结构间相互渗透,既具有较大的毛细力,又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从而使该热导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0050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10300331.9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B23P2700/09 , F28D15/0233 , Y10T29/49353
Abstract: 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该管体包括蒸发段及冷凝段,该管体包括顶板及与该顶板相对的底板,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形成,第一毛细结构从管体的蒸发段延伸至冷凝段,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由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实心结构并设置于管体的蒸发段,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连接于管体的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在蒸发段与该第二毛细结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扁平薄型热导管的厚度变薄且能保证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0050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300331.9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B23P2700/09 , F28D15/0233 , Y10T29/49353
Abstract: 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该管体包括蒸发段及冷凝段,该管体包括顶板及与该顶板相对的底板,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形成,第一毛细结构从管体的蒸发段延伸至冷凝段,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由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实心结构并设置于管体的蒸发段,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连接于管体的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在蒸发段与该第二毛细结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扁平薄型热导管的厚度变薄且能保证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46642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10534820.0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B22F3/004 , B22F3/10 , B22F2999/00 , C22C9/00 , F28D15/0233 , Y10T29/49353 , B22F2202/01
Abstract: 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金属粉末烧结形成的烧结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由若干间隔的凸起及形成于相邻凸起之间的沟槽形成的沟槽状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相互贴合,所述管体内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气通道。上述热导管中,工作介质可于所述第一、第二毛细结构间相互渗透,既具有较大的毛细力,又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从而使该热导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46642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010534856.9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F28D15/0233 , Y10T29/49353
Abstract: 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多空隙的钢网弯折层叠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金属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相互贴合,所述管体内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气通道。上述热导管中,工作介质可于所述第一、第二毛细结构间相互渗透,既具有较大的毛细力,又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从而使该热导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46642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34856.9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F28D15/0233 , Y10T29/49353
Abstract: 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多空隙的钢网弯折层叠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金属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相互贴合,所述管体内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气通道。上述热导管中,工作介质可于所述第一、第二毛细结构间相互渗透,既具有较大的毛细力,又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从而使该热导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0050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300330.4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Abstract: 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附于管体的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从管体的蒸发段延伸至冷凝段,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毛细结构的内壁之间在蒸发段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一蒸气通道,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第四部分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在冷凝段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二蒸气通道,所述第一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蒸气通道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扁平薄型热导管的厚度变薄且能保证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466421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34820.0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B22F3/004 , B22F3/10 , B22F2999/00 , C22C9/00 , F28D15/0233 , Y10T29/49353 , B22F2202/01
Abstract: 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金属粉末烧结形成的烧结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由若干间隔的凸起及形成于相邻凸起之间的沟槽形成的沟槽状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相互贴合,所述管体内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气通道。上述热导管中,工作介质可于所述第一、第二毛细结构间相互渗透,既具有较大的毛细力,又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从而使该热导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79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300332.3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3/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27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附于管体的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蒸发段内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一蒸气通道,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夹设于管体的冷凝段,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二部分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在冷凝段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二蒸气通道,所述第一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蒸气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从管体的冷凝段延伸至冷凝段与蒸发段的交接处并在所述交接处与第二毛细结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扁平薄型热导管的厚度变薄且能保证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设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