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24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11764.8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卷铁心卷绕工艺过程的解析模型,所述解析模型用于准确分析卷绕过程参数对空载损耗的影响,其特征在于:立体卷铁心卷绕工艺过程的解析模型(K)按绕制工艺影响因素分解为二大主模块,既绕制半径影响模块Kr和绕制拉力影响模块Kp,K=(Kr+Kp)/100,其中,Kr:绕制半径影响模块(系数);Kp:绕制拉力影响模块(系数);r:卷铁心绕制半径,p:绕制拉力。本发明针对影响立体卷铁心卷绕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建立精准控制模型,提升立体卷铁心卷绕过程的工艺水平,提升卷铁心性能,降本增效。根据本发明,可确定所述影响的分析值如何应用于耐热型取向硅钢类立体卷铁心工艺系数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2307.1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20 , C22C38/16 , C22C38/26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34 , C22C38/60 , C22C38/24 , C21D8/12 , C21D1/26 , C21D3/04 , C23C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其除了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以外还含有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的下述各化学元素:Si:2.9~4.5%;C:0.03~0.08%;Als:0.015~0.035%;N:0.003~0.010%;Mn:0.05~0.20%;P:0.01~0.08%;Sn:0.03~0.30%;V≤0.0100%;Ti≤0.0100%;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次晶粒尺寸为10~30mm。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高磁感取向硅钢的脱碳退火、渗氮和初次晶粒尺寸调整的退火工艺,其步骤包括:在脱碳退火炉内的第一段进行加热,然后在第二段进行脱碳和初次再结晶,在第三段进行渗氮;在第四段进行初次晶粒尺寸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平均初次晶粒尺寸为14~28μm,Goss晶粒相对尺寸系数为1.1~1.8,其中Goss晶粒相对尺寸系数=Goss晶粒平均尺寸/平均初次晶粒尺寸。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0591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210461025.2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35~0.120%,Si 2.5~4.5%,Mn 0.05~0.20%,S 0.005~0.050%,Als 0.015~0.035%,N 0.003~0.010%,Sn 0.03~0.30%,Cu 0.01~0.50%,V≤0.0100%,Ti≤0.0100%,Sb、Bi、Ni和Mo中一种以上,Sb+Bi+Nb+Mo:0.0025~0.0250%;(Sb/121.8+Bi/209.0+Nb/92.9+Mo/95.9)/(Ti/47.9+V/50.9)=0.1~15;其余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在不新增设备的前提下,通过对钢种成分的设计,使铸坯中析出的夹杂物形态发生改变,尺寸粗大的夹杂物数量减少,相比传统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造,可以降低铸坯加热温度100~150℃,且最终成品磁性能稳定,其典型磁感B8≥1.90T。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12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108269.8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具有优异磁性能和良好底层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及浇铸,采用转炉或电炉炼钢,钢水经二次精炼和连铸后,获得板坯;(2)热轧;(3)常化,两段式常化,随后进行冷却;(4)冷轧,使用一次冷轧法将常化板轧制到成品板厚度;(5)脱碳退火,渗氮退火;(6)MgO涂层及高温退火;(7)绝缘涂层,在高温退火板表面涂敷绝缘涂层,并经热拉伸平整退火得到磁性优良的高磁感取向硅钢。本发明解决渗氮后板内氮稳定性问题,这样既可以在高温退火过程中使二次再结晶完善,最终获得磁性能优异(B8≥1.90T,P17/50≤1.00w/kg),无露晶和霜降缺陷的良好底层高磁感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03834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85329.2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14775 , C21D3/04 , C21D6/008 , C21D8/1216 , C21D8/1222 , C21D8/1233 , C21D8/1255 , C21D8/1261 , C21D8/1283 , C21D9/46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3C8/02 , C23C8/26 , H01F1/14783 , H01F1/16 , H01F1/18 , H01F41/02 , H01F41/32
Abstract: 一种磁性能优异的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取向硅钢成品中D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582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10048289.3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MgO涂层、高温退火和绝缘涂层;其中,常化包括热轧板在进行常化的同时,同步完成渗氮,常化渗氮温度1050~1150℃、气氛5~35%NH3(体积百分比),其余气体为N2;常化渗氮后热轧板内渗入的N含量60~250ppm;常化冷却,快速冷却起始温度700~950℃,降温至550℃的快速冷却速度15~40℃/s。本发明解决了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时脱碳工序中渗氮困难的问题。通过在常化工序中对热轧板进行同步渗氮,使得后工序脱碳退火工艺得以简化和易于控制。这既能获得磁性能优异的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同时也可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23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039842.8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火炉保护气氛回收利用方法,其主要特征为包含以下步骤:1)从炉内保护气氛抽出口抽出保护气氛;2)将抽出的保护气氛冷却至20℃以下,并对保护气氛中进行脱水处理;3)保护气氛冷却后,经风机升压至30KPa以上,送入储罐储存,送入储罐之前,要在保护气氛回收管道上测量气体内H2含量,计算其发热值,如果在设计热值范围内,则直接由燃烧管路系统使用,对带钢进行加热;否则,开启天然气通入管路系统,补充天然气,调整热值到设计值范围后,供燃烧系统使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退火炉的保护气氛进行回收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且本方法容易操作,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978673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111007.1
申请日:2005-11-30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普通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将用传统方法制备的取向硅钢铸坯依次进行加热、热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脱碳退火和高温退火的步骤,其中,在中间退火的步骤中,钢板加热后在湿氢气氛中脱碳,再在干气氛中保温;然后用大于30~55℃/秒的速度直接快冷到300~450℃,进行10~30秒的时效处理;在二次冷轧步骤中,时效轧制温度在150~250℃范围内,时效时间为5~20分钟。用该方法生产的产品可获得较好的碳化物形态和分布,能使钢板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64452.4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类叠片式变压器铁心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结构、铁心平台结构、自动翻转机构、X轴平移机构、Y轴平移机构和Z轴平移机构;所述铁心平台结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结构上;所述自动翻转机构设于所述铁心平台结构上;所述X轴平移机构、所述Y轴平移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结构的顶部位置;所述Z轴平移机构设于所述X轴平移机构上。本发明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多种铁心结构铁心的模拟测试,并实现自动加压等功能,以测试铁心的空载损耗、噪声、振动等重要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57718.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6 , C23C8/26 , C21D1/26 , C21D1/68 , C21D3/04 , C21D6/00 ,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其除包含90%以上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之外,还包含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化学元素:C:0.02‑0.08%,Si:2.0‑4.5%,Mn:0.01‑0.10%,S≤0.0050%,酸溶性Al:0.01‑0.04%,N:0.002‑0.015%,Nb:0.006‑0.12%,以及选自P:0.01‑0.10%、Sn:0.01‑0.30%和Cu:0.01‑0.50%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冶炼和铸造;加热;热轧;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覆退火隔离剂;高温退火;涂覆绝缘涂层和刻痕。本发明的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环保、低能耗,并且具有高磁感应强度和低磁致伸缩的高水平匹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