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退火高强度冷镦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2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031191.8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退火高强度冷镦钢,其除了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以外还含有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的下述各化学元素:C:0.32‑0.35%,Si:0.1‑0.3%,Mn:0.60‑0.7%,Cr:0.15‑0.19%,Ti:0.01‑0.03%,B:0.0015‑0.003%,N≤0.006%;所述免退火高强度冷镦钢的微观组织包括铁素体和退化的珠光体,其中铁素体的相比例≥55%。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免退火高强度冷镦钢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冶炼、铸造和热轧,其中在热轧步骤中:控制精轧温度为780‑830℃,减定径温度为780‑810℃,高线吐丝温度为760‑800℃;吐丝后的盘条在保温罩内冷却,冷却速度小于1.5℃/s。该免退火高强度冷镦钢无需退火即可生产,其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可以有效用于生产螺栓、螺钉、销钉、螺母等紧固件。

    一种耐氢脆延迟断裂的高强度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387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14122.X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氢脆延迟断裂的高强度钢,其化学组分构成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包括:C:0.38‑0.48%、Si:0.03‑0.12%、Mn:0.23‑0.43%、Cr:1.00‑1.40%、Mo:0.30‑0.50%、Ni:0.15‑0.40%、V:0.18‑0.35%、Nb:0.02‑0.12%、Al:0.025‑0.045%、N:≤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合金成分及组织、钢质纯净度控制,提升耐氢脆延迟断裂性能,降低对氢脆的敏感性,具有优良的抗氢脆延迟断裂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钢的制作方法,包括冶炼、铸造、粗轧、高速线材轧制、斯太尔摩控冷、球化或调质热处理、拉拔或矫直、冷镦加调质热处理或车削。可以加工1200MPa以上高强度紧固件及其它零部件的高强钢,保证安全、长时间使用。

    一种疲劳寿命优良的弹簧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074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842312.5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一种疲劳寿命优良的弹簧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52-0.62%;Si:1.20-1.45%;Mn:0.25-0.75%;Cr:0.30-0.80%;V:0.01-0.15%;Nb:0.001-0.05%;N:0.001-0.009%;O:0.0005-0.0040%;P:≤0.015%;S:≤0.015%;Al:≤0.004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且,同时满足:0.02≤(2Nb+V)/(20N+C)≤0.40。本发明所述弹簧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索氏体组织,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80um,合金氮碳析出物尺寸为5-60nm,单颗粒夹杂物最大宽度小于30um。所述弹簧钢加工强度达到2020MPa以上,同时具有良好塑韧性(面缩率高于40%)、高疲劳寿命≥80万次,可满足汽车、机械等行业高应力弹簧的应用需求。

    一种高强高韧性弹簧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478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42927.6

    申请日:2013-09-26

    Inventor: 姚赞 张忠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韧性弹簧钢,其化学元素质量百分配比为:C:0.34-0.49%;Si:1.00-2.80%;Mn:0.60-1.50%;,Cr:0.50-2.0%;Ni:0.1-0.5%;Mo:0.05-0.5%;V:0.05-0.20%;N:0.0035-0.0065%;Al:0.015-0.035%;RE:0.0005-0.01%;Ca:0.0005-0.005%;O:0.0005-0.0080%;且满足:Si+0.75(Mn+Cr)+0.6(Ni+Mo)≥3.0%;Al/O≥4.0;RE+0.75Ca≥0.002%;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高强高韧性弹簧钢的制造方法。

    一种高强度气瓶用合金钢、气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4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83257.6

    申请日:2011-11-25

    Inventor: 姚赞 陆明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气瓶用合金钢,其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0.30-0.38%,Si:0.15-0.37%,Mn:0.60-0.90%,Cr:0.80-1.20%,Mo:0.15-0.30%,Al:0.01-0.05%,Ti:0.00-0.25%,Nb:0.02-0.25%,W:0.03-0.20%,P≤0.010%,S≤0.010%,且Ti+Nb≥0.07%,Ca:0.002-0.004%,N≤0.003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的总量低于0.05%。其高强度钢质气瓶的制造,包括:冶炼、精炼和VD处理,控制钢中P、S元素含量,同时调整N含量;出钢前喂入2-3m/吨钢的Si-Ca线进行夹杂物变性处理;采用大方坯连铸机在氩气保护下浇注方坯后,于1050-1090℃温度下初轧开坯为方坯料;再制成无缝气瓶;无缝气瓶在800-940℃保温30-60分钟后,进行水淬火处理;随后在500-650℃温度下回火,保温时间为30-120分钟。所得到的气瓶钢为回火索氏体组织,抗拉强度为1100MPa以上,-50℃低温冲击韧性高于45J/cm2。

    一种用于螺旋状线材的轧后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19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4222.4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旋状线材的轧后冷却系统,包括:若干个辊道运输段;相邻的辊道运输段之间具有跌落高差;在若干个辊道运输段中具有转向段,所述转向段包括两个相邻的辊道运输段,该两个相邻的辊道运输段的输送方向之间具有30‑90°的转折角。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旋状线材的轧后冷却方法。采用本发明可对热轧线材吐丝成圈后的形态实施更均匀的冷却,降低由于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的温度不一致,进而提高线材长度方向上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均匀性,减少组织和性能的波动,有利于后续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最终零件的性能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