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442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638101.0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有路 , 杨林强 , 陈亮 , 张应兵 , 张建操 , 姚巍 , 田国庆 , 刘彤 , 朱浩杰 , 郭晓轩 , 罗亚伟 , 董先瑜 , 倪成鑫 , 房程程 , 苏晓芳 , 陈帆 , 徐鹏飞
IPC: F02B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附件布置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复合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机油滤清器安装部、机油冷却器安装部和冷却水泵安装部,所述机油冷却器靠近所述机油滤清器的一侧布置,所述支架本体上还集成有所述机油冷却器与所述冷却水泵之间的循环冷却水道。该发动机复合支架对机油冷却、滤清模块进行集成式布置固定,节省了布置空间,省去了外部冷却水路,避免了冷却水泄露的问题,同时利于降低冷却水管路压力损失,利于提高水泵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97164.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0 , B60H1/04 , F01P5/12 , F01P7/165 , F01P2005/105 , F01P2007/146 , F01P2050/22 , F01P2060/02 , F01P2060/04 , F01P2060/12 , F01P206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低温分流式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还包括超高温回路,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9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626073.5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有路 , 张应兵 , 张建操 , 陈亮 , 朱浩杰 , 刘彤 , 罗亚伟 , 董先瑜 , 房程程 , 苏晓芳 , 徐鹏飞 , 陈帆 , 李欢 , 王英杰 , 陈尚尚 , 王友成 , 刘家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 , F01M11/10 , F01M2013/0044 , F01M22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其包括第一油气分离器、通风管、储气腔、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其中,第一油气分离器固定设置在缸盖护罩上;通风管的一端与第一油气分离器连通,通风管的另一端与呼吸器连通;储气腔固定设置在缸盖护罩上,储气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通风管连通,出气口与曲轴箱连通;第一单向阀固定设置在通风管和第一油气分离器相连接的位置处;第二单向阀固定设置在出气口上。本发明提供的曲轴箱通风系统,仅需开发一路油气分离器,即可解决发动机大、小负荷的油气分离需求,并通过设置储气腔,使储气腔同时与通风管和曲轴箱连通,实现了对新鲜空气的引入,通过新鲜空气来使曲轴箱中的气体得到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0648138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026879.2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458 , F01M2011/04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加机油口盖总成,其中包括上盖和螺纹套;上盖上设置有外圈板和内圈板,外圈板上开设有卡槽,内圈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小齿,多个第一小齿在内圈板的周向上向同一方向倾斜相同的角度;螺纹套上设置有与缸盖护罩配合的外螺纹和密封台阶,密封台阶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卡槽卡接配合;螺纹套上设置有孔,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小齿,第二小齿与第一小齿啮合,且第二小齿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小齿的倾斜方向相反。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加机油口盖总成,通过分别设置上盖和螺纹套,并通过上盖上的第一小齿和螺纹套上的第二小齿间静摩擦和动摩擦间的转换,实现了对该发动机加机油口盖总成拧紧力矩的控制,加机油口盖难以开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8069.3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晓芳 , 张建操 , 穆立侠 , 张应兵 , 许涛 , 罗亚伟 , 房程程 , 徐鹏飞 , 陈帆 , 王次安 , 章家续 , 马亚坛 , 王三星 , 王超 , 方晓波 , 张傲 , 朴红花 , 杨洪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0 , F01P5/12 , F01P7/165 , F01P11/16 , F01P2005/105 , F01P2005/125 , F01P2031/30 , F01P2050/24 , F01P2060/02 , F01P2060/04 , F01P206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3746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06627.9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 , F01M1/20 , F01M2001/10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可变排量机油泵、滤清器、油底壳、主油路、反馈油路和润滑油路,可变排量机油泵的吸油腔连通油底壳,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排油腔连通滤清器的进油口,滤清器的出油口连通主油路的进油口,主油路分支形成反馈油路和润滑油路,反馈油路上串联有压力控制阀,反馈油路的出油口连通可变排量机油泵的反馈油腔,润滑油路连通至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的轴承;本发明利用可变排量机油泵和压力控制阀对机油压力进行调节,能够降低功率消耗,保证较好的润滑效果,避免对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损伤;并且本发明使用滤清器洁净后的干净机油对轴承进行润滑,可防止杂质磨损机油泵的轴承,有效提高机油泵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91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198069.3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晓芳 , 张建操 , 穆立侠 , 张应兵 , 许涛 , 罗亚伟 , 房程程 , 徐鹏飞 , 陈帆 , 王次安 , 章家续 , 马亚坛 , 王三星 , 王超 , 方晓波 , 张傲 , 朴红花 , 杨洪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70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98082.9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 F01P3/20 , F01M5/002 , F01P5/10 , F01P7/16 , F01P11/00 , F01P2005/105 , F01P2050/22 , F02B29/0406 , F02F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中,冷却液经过缸盖水套后分流,一部分进入缸体水套,一部分进入暖风;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各自采用单独的膨胀水箱。通过为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增加电控辅助水泵并实现延迟循环、以及冷却液在缸盖水套后分流至缸体水套、暖风,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停机后各零部件的供暖要求,解决不同部件之间冷却循环的流向问题,通过设置单独的膨胀水箱,能够降低发动机爆震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190383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277475.6
申请日:2016-11-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帆 , 杨林强 , 张应兵 , 张建操 , 苏晓芳 , 田国庆 , 邱若友 , 刘俊 , 房程程 , 王超 , 徐鹏飞 , 董先瑜 , 罗亚伟 , 刘彤 , 谢有路 , 李瑞欣 , 罗俊 , 李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冷却水路的水泵支座组件结构,包括水泵支座本体,在水泵支座本体上设置有水泵蜗室、冷却液出水通道、冷却液进水通道及节温器安装室;冷却液出水通道的一端与水泵蜗室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设置于水泵支座本体上的进缸体通道口连接;冷却液进水通道的一端与水泵支座本体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节温器安装室连通;节温室安装室通过水路与水泵蜗室的进水口连通。本技术方案的水泵支座组件,能够保证水泵蜗室的加工精度,避免在缸体上加工蜗室带来的结构风险以及成本上的增加。水泵支座上集成了张紧器、动转泵安装点及暖风回水钢管,有利于发动机小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06029695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53655.6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有路 , 田国庆 , 张应兵 , 张建操 , 陈亮 , 姚巍 , 邱若友 , 刘彤 , 朱浩杰 , 王超 , 罗亚伟 , 董先瑜 , 倪成鑫 , 房程程 , 苏晓芳 , 陈帆 , 徐鹏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附件拆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皮带轮安装固定工装,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发电机皮带轮的中心孔连接固定的外螺纹段;所述套筒上还连接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安装所述发电机皮带轮的发电机固定连接。该皮带轮安装固定工装选择将皮带轮固定,避免了损害发电机转子轴的结构,又实现了对皮带轮打紧扭矩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