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1456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55902.6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带安装工装,包括本体,还包括固定件、抵接部以及引导片,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到皮带轮上,并与所述皮带轮的一个侧面正对设置;抵接部设置于本体上,其端部抵接侧面;引导片设置于本体上,其位于皮带轮轮楔的径向外侧。本发明提供的皮带安装工装,皮带安装时,先将皮带的一端套到从动轮上,再将皮带的另一端套到引导片上,然后将本体通过固定件固定到主动轮上,最后转动主动轮以逐渐将引导片上的皮带卡入轮楔。皮带套到引导片的过程由于无需张紧而用力较小,而本体的转动可通过工具辅助实现,两者的操作均较为方便,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469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16371.X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友祥 , 张应兵 , 欧阳彩云 , 陈亮 , 刘俊 , 姚巍 , 王金立 , 李凯 , 韩丹 , 朱浩杰 , 惠昭晨 , 王英杰 , 叶志伟 , 穆芳影 , 王友成 , 颜伟 , 刘芯娟
IPC: F02M3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2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管,所述外壳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突起部,所述内管套装在所述外壳体中并分别在内管的进、出口处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发动机进气由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外壳体后全部流经所述内管,再由所述出气口流出;所述内管与所述突起部配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被隔板分隔成至少两个沿发动机进气流动方向布置的消声室,每个所述消声室对应的所述内管的表面均设有连通所述内管内部与该消声室的消声孔;各个所述消声室的消声中心频率不同。该发动机进气系统消声装置对较宽频率的进气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声作用,且方便在进气系统中连接布置,便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414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09046.0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D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增压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1)实时采集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扭矩;(2)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在第一转速范围内;(3)如果是,则采集空气滤清器出口处压力值P1与涡轮增压器出口处压力值P3;(4)判断P3是否等于n*P1;(5)如果不是,则计算单位时间内涡轮增压器出口处的实际压力变化率;(6)如果所述实际压力变化率不等于零,则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信号与所述发动机扭矩,得到涡轮增压器出口处标定压力值P,并计算理论压力变化率;如果涡轮增压器出口处压力值P3
-
公开(公告)号:CN10474724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49386.7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442 , F01L2001/34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VVT油路,包括有设置于缸盖底部的油腔、缸盖主油道、缸盖第一辅助油道、缸盖第二辅助油道、油压控制阀安装孔、VVT供油第一辅助油道、VVT供油第二辅助油道、VVT供油第三辅助油道及油压控制阀泄油油道。本技术方案缸盖主油道的直径大于缸盖第一辅助油道和缸盖第二辅助油道的直径,可润滑油分流后仍有足够的压力;油压控制阀泄油油道的出口设置在缸盖前端,从油压控制阀泄油油道出来的润滑油可直接回到油底壳,不必设计专门的回油油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51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3873.0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R废气导流管,包括法兰及安装在法兰上的气管,所述法兰具有朝向塑料进气歧管的第一端面和朝向EGR阀的第二端面,在所述法兰上设有两个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气管的两侧,所述套管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端面。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EGR废气导流管的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本发明能够同时解决密封、受热及密封件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52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82876.8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4 , F02M35/10 , F02B29/04 , F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发动机,其中,该进气歧管包括:油气管和整流挡板;其中油气管开设在进气歧管的壳体上,进气歧管通过油气管与发动机上的曲轴箱通风系统连通;整流挡板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且整流挡板设置在油气管出气口的下方。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发动机解决了油气吹向中冷器而冷凝出油液的问题,提高了进气歧管和中冷器中的清洁度,同时也实现了各气缸油气的均匀分配,进而使油气在发动机各缸中充分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6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74067.7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器,包括挺柱体、单向阀,所述挺柱体具有相交的第一进油孔和容纳槽,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容纳槽内,还包括与摇臂连接的球头杆、柱塞,所述柱塞、所述球头杆均与所述容纳槽滑动配合,所述柱塞位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球头杆之间,所述球头杆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柱塞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形成低压腔,所述球头杆或所述柱塞上设有与所述低压腔相交的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一进油孔与所述第二进油孔相连通。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器,其不会造成卡滞,不会影响摇臂的正常工作,同时能够实现气门间隙的自动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514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493873.0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R废气导流管,包括法兰及安装在法兰上的气管,所述法兰具有朝向塑料进气歧管的第一端面和朝向EGR阀的第二端面,在所述法兰上设有两个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气管的两侧,所述套管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端面。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EGR废气导流管的EGR阀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本发明能够同时解决密封、受热及密封件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7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44495.0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适用于集成有排气管路的发动机缸盖,包括上水套和下水套,所述上水套包括气缸冷却水道和排气管道上表面冷却水道,所述下水套包括排气管道下表面冷却水道,且所述排气管道上表面冷却水道和所述排气管道下表面冷却水道上分别设有对冷却水进行导向的镂空结构。该发动机缸盖水套可增强排气侧的冷却效果,提高冷却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2979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95608.3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发动机缸盖上具有VVT油道,VVT油道包括VVT进油道、凸轮轴轴颈进油道、凸轮轴轴颈回油道和VVT回油道,VVT进油道自发动机缸盖的火力面贯穿至发动机缸盖的调压阀座安装面,凸轮轴轴颈进油道自调压阀座安装面贯穿至VVT进油腔,凸轮轴轴颈回油道自VVT回油腔贯穿至调压阀座安装面,VVT回油道自调压阀座安装面贯穿至缸盖内腔,VVT进油道和凸轮轴轴颈进油道连通形成的通道与凸轮轴轴颈回油道和VVT回油道连通形成的通道相互独立。该发动机缸盖可提高VVT系统的相应速度和工作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