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轴盘的转子六自由度运动测试及其运动参数解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61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311899.1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轴盘的转子六自由度运动测试及其运动参数解耦方法,该方法先制备一个高精度的“轴盘”测试件和位移传感器工装;将轴盘测试件固结在转子上;在轴盘测试件的圆盘面上布置三个测点(测轴向运动),标准轴的圆柱面上布置两个测点(测径向运动),轴肩处布置角度编码器(测回转运动),通过工装保证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置的准确性;建立固定坐标系与轴盘测试件的动坐标系,将位移传感器和编码器的测量值以矢量表示,建立轴盘测试件的轴线六自由度运动矢量与测试矢量的关系模型;以位移传感器和编码器的离散测量数据为已知量,求解转子/轴盘测试件轴线的六自由度运动。应用该方法可解耦转子每个瞬时的六自由度运动。

    可折叠升降的飞机维修脚手架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9704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43569.9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折叠升降的飞机维修脚手架单元,其整体外形为长方体框架,包括上部四杆折叠部分、中部齿轮齿条升降部分和底部移动架部分;上部四杆折叠部分的第一框架外框上表面均布由栏杆插孔、凹槽、凸块,凹槽、凸块上设有插销孔,第一框架内的米字型搭接杆下表面设有导向槽,由四组可共线自锁四杆折叠机构上部与导向滑块铰接,四杆组固定于第二框架上;第二框架由四组固定于第三框架上的齿轮齿条升降器连接支撑,第三框架上分布有电机、减速器、换向器,由联轴器、传动杆连接传动,第三框架底部四角设有可锁万向轮。本发明采用升降与折叠结合的方式实现高度调节,利用单元化思维,提升了其高度调节方便性与工装效率。

    一种具有部分解耦和动平衡特性的SCARA高速并联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07962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081905.6

    申请日:2017-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0 B25J9/0048 B25J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部分解耦和动平衡特性的SCARA高速并联机械手,属于并联机器人领域。该机械手的主体为两条运动支链,包括隐藏在固定基座内的电机、回转副、主动连杆、被动连杆,两个主动回转副共线放置,构成平面五杆机构;决定末端执行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运动支链包括固定在主动连杆上的电机和隐藏在连杆内的同步带系统。该机械手基于平面五杆机构,结构简单,主动回转副共线可使连杆整周转动,扩大工作空间;末端执行器可产生独立的沿竖直方向的移动和绕竖直方向的转动,即运动学部分解耦,利于控制;两个产生独立运动的电机分布在主动回转副两侧,使机械手具有动平衡特性。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箱体类支承件结构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68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273545.5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箱体类支承件结构的建立方法,应用于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箱体类零件设计领域,其特征是针对支承件材料进行合理分布,在保证静、动态性能的前提下减轻支承件重量。包括以下3个步骤:建立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箱体类支承件物理模型;构造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箱体类支承件概念;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箱体类支承件结构方案设计。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三维造型、有限元分析、拓扑优化以及支承件“概念-单元”设计知识库,完成支承件的结构优化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在保证支承件性能的前提下节省加工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的。

    一种用于6~8MW半直驱风电机组的功率分流式增速齿轮箱

    公开(公告)号:CN104776202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61790.6

    申请日:2015-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2 F16H37/082 F16H57/023

    Abstract: 一种可用于6~8MW半直驱风电机组的功率分流式增速齿轮箱,由复合行星轮差动轮系与行星轮轴固定的NGW轮系并行联接构成,差动轮系内齿圈与NGW的中心外齿轮通过花键连接,输入功率在差动轮系的行星架与NGW的内齿圈处分流,在差动轮系的太阳轮处汇合后传递给输出轴。本发明可以实现输入功率分流、合流,从而降低各个齿轮承担的载荷;低速级定轴轮系置于高速级差动轮系之后,使齿轮箱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复合行星轮差动轮系的行星齿轮双联齿轮设计,可以达到中速发电机输入转速要求;本发明公布的功率分流式风电增速齿轮箱,应用于6~8MW级半直驱风电机组中,具有承载能力高、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小等特点。

    一种同速双向输入单向输出的传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494087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407313.5

    申请日:201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双向输入单向输出的回转传动机构,属于传动机械结构技术领域。该传动机构通过一组圆锥齿轮构成的传动系统,将输入轴的正、反两方向回转运动转化为单一回转方向输出,且输入轴的正反向传动的均以等值转速传递到输出轮。本发明结构紧凑,正反向驱动效率相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可折叠升降的飞机维修脚手架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97042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043569.9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折叠升降的飞机维修脚手架单元,其整体外形为长方体框架,包括上部四杆折叠部分、中部齿轮齿条升降部分和底部移动架部分;上部四杆折叠部分的第一框架外框上表面均布由栏杆插孔、凹槽、凸块,凹槽、凸块上设有插销孔,第一框架内的米字型搭接杆下表面设有导向槽,由四组可共线自锁四杆折叠机构上部与导向滑块铰接,四杆组固定于第二框架上;第二框架由四组固定于第三框架上的齿轮齿条升降器连接支撑,第三框架上分布有电机、减速器、换向器,由联轴器、传动杆连接传动,第三框架底部四角设有可锁万向轮。本发明采用升降与折叠结合的方式实现高度调节,利用单元化思维,提升了其高度调节方便性与工装效率。

    一种人字齿轮对中误差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6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07989.X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字齿轮精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字齿轮对中误差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人字齿轮左右旋齿轮齿距累积误差检测的基础上,通过一对左右旋轮齿的对中误差检测数据和几何关系来获取人字齿轮所有轮齿的对中误差,实现人字齿轮对中误差的高效检测,包括步骤:标记人字齿轮上的任意一对左右旋轮齿,作为齿距累积误差和对中误差检测的第一个轮齿;在齿轮测量仪上分别检测左旋齿轮和右旋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在三坐标测量仪上确定人字齿轮的中间基准平面、建立坐标系并检测一对轮齿的对中误差;基于左右旋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以及一个轮齿的对中误差,可求得所有轮齿的对中误差。

    一种部分解耦的SCARA高速并联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077179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1081851.3

    申请日:2017-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分解耦的SCARA高速并联机械手,应用于工业中的抓放拾取,属于并联机器人技术领域。SCARA高速并联机械手的主体是两条运动支链,包括隐藏在固定基座内的电机、回转副、主动连杆、被动连杆,构成平面五杆机构;决定运动支链末端沿竖直方向移动和绕竖直方向转动的运动支链包括固定在主动连杆上的电机和隐藏在连杆内的同步带系统。该机械手基于平面五杆机构,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除平面内的平动外,运动支链末端可产生独立的沿竖直方向的移动和绕竖直方向的转动,即运动学部分解耦,利于控制。

    一种可调整侧隙的组合式人字齿行星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8671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26643.0

    申请日:2016-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28 F16H57/021 F16H57/023 F16H5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齿轮传动领域,提供一种可调整侧隙的组合式人字齿行星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行星轮轴承、行星轮轴、弹性构件。该发明通过利用对称的斜齿轮组合形成人字齿轮,将整体式人字齿轮的高难度加工降低为普通斜齿轮的低难度加工,并提出了人字齿组合安装的新形式,加工装配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在主、副行星齿轮之间设置轴向弹性构件,并通过螺母预紧,实现了行星轮与太阳轮、内齿圈之间的啮合侧隙,消除了齿轮正反转带来的传动误差,提高了行星齿轮传动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