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3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4337.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保冷式内浮顶球形液氢/液氮储罐,属于可再生能源液氢/液氮存储设备领域。本发明中的内罐为球形储罐,外罐设置在内罐外周,内、外罐之间的球形环状空间中填充保冷层,保冷层是由铝箔、弹性毡层和流动型颗粒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气密层设置在外罐内壁上;内罐内固定有柔性膜内浮顶,用于减少液氢/液氮蒸发;集中低温制冷系统由置于内罐中的热交换器和置于储罐外部的制冷机组组成。本发明可实现大容量储存液氢/液氮,通过主动保冷和被动保冷相结合,将液氢/液氮的蒸发率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容量储罐的运行效率,为未来超大容量的主动保冷式储罐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1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045858.4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及CO2储能的油气输运管道电加热热管理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电装置、CO2储能装置、控制装置、预警装置、远程作业装置、油气输运管道电加热装置。该系统通过布置在管道内部的数据采集设备反馈的数据值经控制装置传输至预警装置,预警装置经分析处理后能以两种模式反馈至控制装置与远程作业装置,不同模式下对不同位置的油气输运管道产生不同程度的加热量,可针对性地对油气输运管道在未堵、易堵、已堵位置,对油气输运管道进行分级、分布式的管理控制。本发明将可再生能源供电装置与CO2储能装置相耦合,大幅降低维持管道温度的电力成本,间接解决或减缓油气输运管道中抑制剂用量大的问题,具有光明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45858.4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及CO2储能的油气输运管道电加热热管理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电装置、CO2储能装置、控制装置、预警装置、远程作业装置、油气输运管道电加热装置。该系统通过布置在管道内部的数据采集设备反馈的数据值经控制装置传输至预警装置,预警装置经分析处理后能以两种模式反馈至控制装置与远程作业装置,不同模式下对不同位置的油气输运管道产生不同程度的加热量,可针对性地对油气输运管道在未堵、易堵、已堵位置,对油气输运管道进行分级、分布式的管理控制。本发明将可再生能源供电装置与CO2储能装置相耦合,大幅降低维持管道温度的电力成本,间接解决或减缓油气输运管道中抑制剂用量大的问题,具有光明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99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204807.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21F17/16 , G06Q10/0633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O2封存利用源汇匹配全流程评价装置,包括碳排放源模块,用于直接提供CO2或提供模拟烟气以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CO2且能连续供给;吸收与解吸模块,用于CO2捕集并深度解吸CO2且能连续供给;输运模块,用于将捕集后的CO2压缩成流体并通过管道进行输运;碳封存汇模块,用于将CO2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被捕集CO2与大气的长期隔离;温压控制模块,用于对装置进行温度和压力控制;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接收、处理、运算和保存;本发明形成了一套集CO2捕集、利用、封存于一体的示范化全流程装置,能够实现“多源汇高匹配”、“全流程多环节”、“低成本高保障”的工程目标,对于推动大规模CCUS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3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184337.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保冷式内浮顶球形液氢/液氮储罐,属于可再生能源液氢/液氮存储设备领域。本发明中的内罐为球形储罐,外罐设置在内罐外周,内、外罐之间的球形环状空间中填充保冷层,保冷层是由铝箔、弹性毡层和流动型颗粒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气密层设置在外罐内壁上;内罐内固定有柔性膜内浮顶,用于减少液氢/液氮蒸发;集中低温制冷系统由置于内罐中的热交换器和置于储罐外部的制冷机组组成。本发明可实现大容量储存液氢/液氮,通过主动保冷和被动保冷相结合,将液氢/液氮的蒸发率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容量储罐的运行效率,为未来超大容量的主动保冷式储罐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4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795705.7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流动安全水合物特性研究及泄露监测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输气系统,用于提供天然气且能连续供给;输水系统,用于储存水源且能连续供给;气液混合系统,用于在常温下提前将天然气和水源进行混合;模型主体系统或泄露系统,所述模型主体系统用于研究低温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中动力学特性和观测宏观形态变化;所述泄露系统用于监测试验管段在水下泄露情况,从而得到水下泄漏气体的泄露规律;回压系统,用于降低环路出口压力;气液分离系统,用于将气液混合物予以分离;回气系统,用于回收分离出的天然气,保证气体能够循环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水合物的特性与监测管道气体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4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95705.7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流动安全水合物特性研究及泄露监测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输气系统,用于提供天然气且能连续供给;输水系统,用于储存水源且能连续供给;气液混合系统,用于在常温下提前将天然气和水源进行混合;模型主体系统或泄露系统,所述模型主体系统用于研究低温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中动力学特性和观测宏观形态变化;所述泄露系统用于监测试验管段在水下泄露情况,从而得到水下泄漏气体的泄露规律;回压系统,用于降低环路出口压力;气液分离系统,用于将气液混合物予以分离;回气系统,用于回收分离出的天然气,保证气体能够循环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水合物的特性与监测管道气体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04807.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21F17/16 , G06Q10/0633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O2封存利用源汇匹配全流程评价装置,包括碳排放源模块,用于直接提供CO2或提供模拟烟气以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CO2且能连续供给;吸收与解吸模块,用于CO2捕集并深度解吸CO2且能连续供给;输运模块,用于将捕集后的CO2压缩成流体并通过管道进行输运;碳封存汇模块,用于将CO2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被捕集CO2与大气的长期隔离;温压控制模块,用于对装置进行温度和压力控制;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接收、处理、运算和保存;本发明形成了一套集CO2捕集、利用、封存于一体的示范化全流程装置,能够实现“多源汇高匹配”、“全流程多环节”、“低成本高保障”的工程目标,对于推动大规模CCUS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