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92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94569.4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布雷顿循环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热管理系统,涉及飞行器热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备热载荷、回热器、换热器、冷却通道和发动机;冷却通道设置在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外壁上;设备热载荷的输出端与回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回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冷却通道的输出端与回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回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冷却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采用燃料和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剂,燃料吸收设备热载荷后与高温二氧化碳换热,升温后的燃料与低温二氧化碳换热。与二氧化碳直接换热相比,燃料作为中间介质,减小了回热器冷热流体温差,避免了回热器的夹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0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00910.9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8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氮化钴/多孔碳片/碳布自支撑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电化学储能领域。这种制备方法使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为前驱体,碳布为载体,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垂直均匀生长在柔性的碳布上,通过碳化氮化等处理得到氮化钴颗粒镶嵌的纳米碳片,且该多孔纳米碳片以垂直生长方式负载于碳布的纤维表面之上,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型自支撑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大幅度缩短了离子、电子和电解液等物质的扩散距离,纳米级尺寸的氮化钴颗粒对多硫化合物兼具吸附和催化转化多硫化物的作用,因此,多硫化物的溶解和穿梭得到有效的抑制,同时碳布显著增强材料的导电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4241.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真实条件下的电帘除尘实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气瓶、气体流速计、储灰仓、加湿器、空气湿度计、滑轨、光源、风扇、电帘板、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检测器以及密封箱。所述第一气瓶、所述储灰仓和所述密封箱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气瓶和所述储灰仓所连接的管路上连接有气体流速计。所述第一气瓶中的气体进入所述储灰仓,并携带所述储灰仓中的灰尘颗粒进入所述密封箱顶部。其利用加湿器和空气湿度计控制密封箱内的湿度,利用光源在滑轨内移动来模拟光照角度变换,利用风扇模拟风力变化,从而充分考虑了在真实环境条件下的所有可能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真实模拟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电帘除尘。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0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700910.9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8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硫/氮化钴/多孔碳片/碳布自支撑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电化学储能领域。这种制备方法使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为前驱体,碳布为载体,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垂直均匀生长在柔性的碳布上,通过碳化氮化等处理得到氮化钴颗粒镶嵌的纳米碳片,且该多孔纳米碳片以垂直生长方式负载于碳布的纤维表面之上,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型自支撑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大幅度缩短了离子、电子和电解液等物质的扩散距离,纳米级尺寸的氮化钴颗粒对多硫化合物兼具吸附和催化转化多硫化物的作用,因此,多硫化物的溶解和穿梭得到有效的抑制,同时碳布显著增强材料的导电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534241.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真实条件下的电帘除尘实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气瓶、气体流速计、储灰仓、加湿器、空气湿度计、滑轨、光源、风扇、电帘板、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检测器以及密封箱。所述第一气瓶、所述储灰仓和所述密封箱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气瓶和所述储灰仓所连接的管路上连接有气体流速计。所述第一气瓶中的气体进入所述储灰仓,并携带所述储灰仓中的灰尘颗粒进入所述密封箱顶部。其利用加湿器和空气湿度计控制密封箱内的湿度,利用光源在滑轨内移动来模拟光照角度变换,利用风扇模拟风力变化,从而充分考虑了在真实环境条件下的所有可能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真实模拟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电帘除尘。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27355.5
申请日:2025-02-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气体传感器阵列的电路结构及工作方法,其属于集成电路的技术领域。该电路结构包括多路选择器(MUX),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低通滤波器(LPF),驱动器(Drive),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数字控制模块(Digital Control)以及用于通讯的IIC接口。针对传感器信号对高精度和强鲁棒性的需求,在SAR ADC噪声整形电路中采用共源共栅浮动反向动态放大器,显著提升了电路对工艺、电压和温度(PVT)变化的不敏感性;通过增加时域比较器(COMP)中压控延迟的数量,降低输入参考噪声;在异步SAR逻辑后集成百纳秒级超长延时模块(DELAY),有效减少SAR ADC采样误差,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21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294569.4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布雷顿循环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热管理系统,涉及飞行器热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备热载荷、回热器、换热器、冷却通道和发动机;冷却通道设置在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外壁上;设备热载荷的输出端与回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回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冷却通道的输出端与回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回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冷却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采用燃料和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剂,燃料吸收设备热载荷后与高温二氧化碳换热,升温后的燃料与低温二氧化碳换热。与二氧化碳直接换热相比,燃料作为中间介质,减小了回热器冷热流体温差,避免了回热器的夹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043346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0959226.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在光伏板上的吹扫装置以及光伏板除尘系统,涉及光伏板除尘技术领域,包括平行设置在光伏板边沿的滑轨;滑轨中滑动设置有安装架和用于驱动安装架滑动的驱动部,安装架的端部设置有喷头,喷头位于光伏板上方,用于对光伏板的边沿内侧区域进行吹扫;喷头上设置有与供气机构连接的喷气孔,喷气孔的喷气方向沿垂直于光伏板的方向向外侧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伏板的边沿设置滑轨和安装架,并利用安装架上的喷头将光伏板边沿附近的灰尘进行吹扫,防止灰尘进行堆积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采用气体吹扫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光伏板表面受到损伤,延长光伏板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资源浪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