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133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40650.4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超大管腔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纳米复合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管状无机模板一维纳米管表面静电吸附、定向成核生长、限域碳化及酸蚀去除模板过程,获得金属修饰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管腔大、管壁薄,表现出富含电化学活性位与高效电子传输的特性。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容易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在能源存储和环境友好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1437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59748.3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高效催化氧化脱硫的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催化材料制备及环境友好催化应用技术领域。以浸渍不同量铁盐的纳米碳酸钙为模板,选用适宜的碳源物质,通过两段式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笼-碳纳米管-残余模板复合材料,继而用稀盐酸去除模板得到碳纳米笼-碳纳米管复合物。该复合物经一定量的碱处理后作为无金属脱硫催化剂,在室温下就具有优异的催化氧化脱除硫化氢性能,催化生成的单质硫可回收利用。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催化脱硫活性强、选择性高、易再生,且催化产物可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47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347791.4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25B11/04 , H01M4/36 , H01M10/054 , H01M4/38 , H01M4/62 , C25B1/04 , C25B1/23 , C25B3/26 , C01B32/1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环负载金属单原子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在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环模板表面负载金属氧化物,再进行高分子聚合物包覆得到三明治结构,最后高温碳化,g‑C3N4模板分解,g‑C3N4模板高温分解产生的含N物种中间产物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金属与氮配位的化学键,促进金属氧化物向金属单原子的转化,得到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环负载金属单原子材料,所制得的材料以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环为基体,金属单原子直接负载于基体上,具备高度分散性特点,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和电催化领域。同时,本发明制备过程可控,对设备条件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791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29562.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02 , B01J23/745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制备方法及氧化脱除废水有机物的应用,其属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氧化石墨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亚铁盐混合均匀,通过气泡模板、Fe2+原位还原、水热自组装技术制备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再经过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石墨烯复合气凝胶。该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具有孔隙均匀、机械性能优异、电催化活性高、易回收利用等特点,适用于三维电极构建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消除。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简单易得,环境友好,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46661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807605.0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D53/02 , B01D53/8612 , B01J20/20 , B01J20/3085 , B01J35/1028 , B01J35/10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将氮掺杂多孔炭材料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一种超高比表面积富氮多孔炭脱硫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小分子生物质前驱体与无机熔融盐机械混合,随后置于石英管中,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碳化。利用加热过程中前驱体之间聚合以及碳化生成的碳与熔融盐发生相分离,熔融盐局部形成的离子对或团簇充当造孔剂,再经洗涤除去熔融盐,得到氮掺杂多孔炭脱硫剂。该氮掺杂多孔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含氮官能团,能用作无金属催化剂在室温下催化氧化硫化氢转化为单质硫,在环境保护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廉价、制备环保、容易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纳米碳材料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81079.5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环负载Sb2S3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钠电应用。首先,以g‑C3N4纳米环为模板制备酚醛树脂基中空碳纳米环;然后,通过水热法在中空碳纳米环表面生长Sb2S3纳米颗粒,得到Sb2S3/中空碳纳米环复合材料。最后,将复合材料组装成钠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以酚醛树脂基中空纳米环硬碳材料为载体,在其表面均匀负载Sb2S3纳米颗粒,能够缓解金属硫化物在脱钠和嵌钠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以及本征电导率较差的问题;Sb2S3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理论储钠容量,而酚醛树脂基中空纳米碳环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较大的空腔结构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因此,Sb2S3/中空碳纳米环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储钠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80731.1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碳微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微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氮掺杂碳微米管材料,所述氮掺杂碳微米管材料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直径为1‑2μm,管的长度为5‑15μm,管壁厚度为10‑50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含氮化合物热缩聚制备含氮固体碳源,然后,将含氮固体碳源高温热解,热解气体在金属催化剂表面化学气相沉积催化生长碳微米管。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可以规模化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碳微米管具有独特的微纳米结构和高氮含量,在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05622.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双凹面中空碳纳米环材料的吸波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微波吸收领域。首先,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环作为模版,在其表面包覆高分子聚合物,高温碳化制备得到氮掺杂双凹面中空碳纳米环;其次,将其与石蜡按照1:9的质量比混合后,在130℃下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并利用模具压制成环状样品,可应用于各类在2‑18GHz频段内产生有害微波辐射的电子器件。本发明设计合成独特的双凹面中空碳纳米环,凹面结构可以增强表面对电磁波的吸收,内部空腔增强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和散射损耗。同时引入吡啶氮和吡咯氮,引起极化损耗增强材料的吸波性能,有效改善了传统碳材料过高的电导率引起的电磁波吸收率较低的问题,使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66817.4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一种复合型石墨烯纳米带碳纤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及聚丙烯腈溶于溶剂中,制备纺丝原液,湿法纺丝,然后将纤维进行预氧化及高温碳化,即可得到石墨烯纳米带复合型碳纤维。本方法操作简便,可以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带掺入量调控纤维结构及其性能,复合型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导电性,可以用于柔性储能设备的领域中。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能作为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73724.4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4 , C01G51/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ZnCo2O4/中空碳纳米环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应用。首先,制备以中空碳纳米环为载体并在其表面均匀负载ZnCo2O4纳米颗粒的ZnCo2O4/中空碳纳米环复合材料;其次,将ZnCo2O4/中空碳纳米材料、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后采用水作为溶剂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最后,将负极材料负载于铜箔之上组装钠离子电池。本发明的负极材料能够克服金属氧化物在储钠过程中存在的体积膨胀较大以及本征电导率较差的问题;中空碳纳米环优异的机械强度、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有利于复合材料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的提高,另外,较大的比表面积且空心结构有助于电解液的渗透及迁移。这种独特的中空纳米环结构可以促进钠离子的扩散、防止ZnCo2O4纳米粒子团聚,使ZnCo2O4/中空碳纳米环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