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4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39292.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64/124 , B29C64/209 , B29C64/264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聚焦与偏转控制的微纳电射流打印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圆环作为诱导电极,从而诱导金属微尖端处油墨打印出分辨率为微纳米尺度的带电液滴,然后利用射流偏转电极产生时变脉冲电压信号控制液滴的飞行轨迹,在静止不动的接收板上打印高精度的微米图案,结合工作平台的运动,可以进一步制造宏观尺度结构。该方法突破了电射流打印微米图案化结构必须依靠工作平台轨迹运动的限制,可以在静止平台上实现任意图案的沉积,具有打印分辨率高、精度高、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18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090864.7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虚实交互技术的人机共驾测试方法,利用虚拟仿真场景和虚拟传感器(雷达、相机等),将虚拟传感器探测到的虚拟仿真场景信息通过5G通信基站传递给现实车辆中的自动驾驶控制器,由实车的自动驾驶控制器来判断在当前场景下,车辆需要执行的驾驶操作并产生和驾驶员之间的交互和接管信息或预警信息。同时,实车的自动驾驶控制器接收来自驾驶模拟舱驾驶员的控制指令以及驾驶员行为监测模块传来的驾驶员行为信息,来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并决定人‑车共驾权重因子,与此同时,收集驾驶员对车辆的操作和交互信息,以便后续充分测试和优化车辆的人机交互及共驾性能和乘员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4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605360.7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诱导后向转移制备极端润湿性图案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利用激光器后向转移技术,激光束穿过透明接受基底材料,将金属材料转移到玻璃接受基底上,以快速,绿色和高效的方式实现玻璃表面的粗化处理;进一步结合低表面能修饰和激光直写技术,直接在所制备的超疏水表面上构建极端润湿性图案。本发明快速沉积金属材料到玻璃基底上,过程简单便捷,绿色环保,没有引入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也避免使用了昂贵的玻璃加工设备和危险化学药品;激光直写图案,避免掩膜制备流程,提高了图案化制备效率,过程简单快速,适合大面积制备,有利于广泛推广极端润湿性图案在雾气收集,定向水运输,微流控芯片和细胞筛选等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2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70101.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各向异性体调和场的附面层网格生成方法,属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首先采用闵科夫斯基和的边界曲面网格构造求解体调和场时所需的四面体背景网格,然后根据需求自动化地添加各向异性张量,并在张量的控制下计算各向异性体调和场,最后结合特殊的加权拉普拉斯平滑计算生成附面层网格所需的前进方向。本发明基于闵科夫斯基和边界曲面网格构造四面体背景网格的策略降低了计算耗时和内存浪费,通过自动化添加各向异性张量能够可控地局部调节附面层网格厚度,结合特殊的加权拉普拉斯光滑对前进方向进行优化显著地提高了附面层网格的生成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307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86817.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8/1027 , H01M8/103 , H01M8/1072 , C08J5/22 , C08G65/48 , C08L7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含吸电子基团的醚氧基对位季铵结构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Leuckart反应,将聚芳醚酮主链中的吸电子联接基羰基转化成供电子基团胺基,消除了吸电子基团对醚裂解的诱导促进。而后,通过门秀金反应将胺基一步季铵化,制备具有醚氧基对位季铵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的膜结构中不含吸电子基团的主链可以有效避免吸电子联接基对醚裂解的诱发促进作用。聚芳醚胺主链的制备不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同时季铵化过程一步完成,是一种经济简单的合成路线。本发明不含吸电子基团的醚氧基对位季铵结构阴离子交换膜具有较强的碱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497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85929.2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12 , B23K26/046 , B23K26/082 , B23K26/0622 , B23K26/70 , B08B3/08 , B08B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应用及电子印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体保护下激光诱导反向转移制备导电图案的方法。激光穿过透明的基片照射在靶材上,由于激光和靶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靶材表面溅射形成等离子体羽辉,等离子体向透明基片转移发生沉积。采用不同保护气对其进行保护,有效的隔绝了空气环境,保证靶材材料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发生成分变化,使得玻璃上的导电层具有和靶材高度一致的成分,运用激光诱导反向转移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导电图案。将保护气吹向激光刻蚀区。本发明采用的方法低成本、无需掩膜工艺简单,可以在大气压环境下实现快速、高精细、高质量导电图案。可用于导电薄膜制备和精密电路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4056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80320.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切削加工测量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粗糙度仪夹具,该夹具主要由固定块、升降架和水平架三部分组成,水平架和升降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升降架可以沿着固定块的一端上下移动,而固定块的另一端与工件端面上预先加工的小孔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该夹具可以测量不同外径尺寸棒材外圆的表面粗糙度,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该夹具可以保证手持式粗糙度仪平稳、正确、可靠地放置在工件被测表面上,传感器的滑行轨迹也始终垂直于工件被测表面的加工纹理方向,并且不需要将工件拆卸,可以实现在线测量,检测完后只需要把夹具整个取出,不用重新对刀就可以对工件进行后续加工,提高了加工和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50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13553.6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R31/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开关电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特高压线路选相关合性能预测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特高压线路故障率模型的建立;第二步:通过混合算法确定各参数,确定前提参数和结论参数;第三步:不同线路故障率要求下选相断路器的性能参数要求;根据建立的完整的特高压线路故障率模型,对线路不同故障率要求下的断路器的性能参数进行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提出的模型系统提供大量的并行分布式处理,泛化属性,特别是学习属性,并使用反向传播算法来优化网络。可以使用语言信息,还可以使用数字数据来适应自身,从而实现更好的特高压线路选相关合故障率预测性能,并且具有计算时间短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2945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110498133.6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T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重体调和场的三维模型保拓扑变形方法,属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数学、拓扑学,以及微分几何领域。首先在原始三维模型和目标三维模型之间构造四面体网格,然后基于传统一重体调和场计算变形过程中发生拓扑变换的区域,并设置特殊的多重边界条件,接着以此计算多重体调和场,最后诱导出保拓扑的曲面变形。本发明能够基于传统体调和场中的鞍点找到变形过程中发生拓扑变换的区域,并自适应地构造能够诱导保拓扑变形的多重体调和场,从而在多重体调和场的引导下生成保拓扑变形曲面。该方法对于相同拓扑的三维模型变形具有普适性和高效性,比传统的大形变微分同胚度量映射需要的计算代价更少,能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6867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80629.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速传感器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线探针装配方法及装置。在热线探针热丝装配时,利用扁头针向探针杆两针尖之间的金属热丝运动,将热丝顶弯曲,通过控制扁头针的位移量来控制热丝的张紧度。通过将发热的电热丝与两探针杆针尖金属针接触,使热量传导至探针杆针尖,将针尖处的低温银浆固化实现金属热丝和探针杆针尖之间的连接,装配时温度较低不易损害热丝,且连接稳定可靠电阻小。解决了热线探针热丝装配时,金属热丝张紧度无法控制、焊接过程热丝断裂等问题,对提高热丝装配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