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951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39384.5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碳部件、其制造方法、和渗碳部件用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渗碳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的渗碳部件,其特别地具有优异的中循环疲劳强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渗碳部件,其包括通过对钢进行渗碳处理而形成的渗碳处理层,所述钢包括,以质量%计:0.15%至0.25%的C、0.15%以下的Si、0.4%至1.1%的Mn、0.8%至1.4%的Cr、0.25%至0.55%的Mo、0.015%以下的P和0.035%以下的S,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钢满足以下关系:0.10≤[Mo]/(10[Si]+[Mn]+[Cr])≤0.40,其中[M]表示以质量%计的元素M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358874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480030230.0
申请日:2014-04-21
IPC: F16H55/06 , C21D1/06 , C21D9/32 , C22C38/00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17 , F16H5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32 , C21D1/06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2221/00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齿轮形成有齿部和齿根部,在成型后经过渗碳处理和随后的淬火处理,原材料钢的化学成分为C:0.10~0.30%、Ni:0.01~3.00%、Si:0.50~3.00%、Cr:0.20~1.00%、Mn:0.30~3.00%、Mo:0.10%以下、P:0.030%以下、N:0.05%以下、S:0.030%以下、Cu:0.01~1.00%、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余部分,且满足Si%+Ni%+Cu%-Cr%>0.5。进而,在齿部和齿根部的轴向的端部的边缘部(16)的表层形成有硬度比马氏体组织低的部分回火区域,其它部分的表层由通过淬火处理形成的马氏体组织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10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480032552.9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4 , C21D1/06 , C21D1/773 , C21D6/002 , C21D6/005 , C21D6/008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3C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碳部件,其通过将钢加工为部件形状并进行渗碳而获得,以质量计,所述钢具有主要由如下成分构成的组成:0.10%至0.40%的C;0.05%至2.00%的Si;0.30%至2.00%的Mn;0.30%至3.00%的Cr;0.025%以下的N;以及0.020%至0.100%的Al、0.01%至0.20%的Nb、以及0.005%至0.20%的Ti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作为通过氮化作用形成钉扎颗粒的钉扎颗粒形成元素;以及任选地,0.80%以下的Mo,余量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距部件表面达50μm的部件表层的晶粒度级别数大于5,并且距表面的深度为3mm以上的部件内部的晶粒度级别数为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623724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96685.0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村康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32 , C21D1/10 , C21D8/00 , C21D9/2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F16C3/02 ,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疲劳强度得以改善并且可切削性得以保持的机械结构用轴构件的方法和一种由该方法制成的机械结构用轴构件。该轴构件的制造过程如下:混合、熔化原料以得到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钢材成分:Fe≥96%,0.45%≤C≤0.55%,0.02%≤Si≤0.15%,0.50%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51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410139384.5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碳部件、其制造方法、和渗碳部件用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渗碳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的渗碳部件,其特别地具有优异的中循环疲劳强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渗碳部件,其包括通过对钢进行渗碳处理而形成的渗碳处理层,所述钢包括,以质量%计:0.15%至0.25%的C、0.15%以下的Si、0.4%至1.1%的Mn、0.8%至1.4%的Cr、0.25%至0.55%的Mo、0.015%以下的P和0.035%以下的S,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钢满足以下关系:0.10≤[Mo]/(10[Si]+[Mn]+[Cr])≤0.40,其中[M]表示以质量%计的元素M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3588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80030230.0
申请日:2014-04-21
IPC: F16H55/06 , C21D1/06 , C21D9/32 , C22C38/00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17 , F16H5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32 , C21D1/06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2221/00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齿轮形成有齿部和齿根部,在成型后经过渗碳处理和随后的淬火处理,原材料钢的化学成分为C:0.10~0.30%、Ni:0.01~3.00%、Si:0.50~3.00%、Cr:0.20~1.00%、Mn:0.30~3.00%、Mo:0.10%以下、P:0.030%以下、N:0.05%以下、S:0.030%以下、Cu:0.01~1.00%、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余部分,且满足Si%+Ni%+Cu%-Cr%>0.5。进而,在齿部和齿根部的轴向的端部的边缘部(16)的表层形成有硬度比马氏体组织低的部分回火区域,其它部分的表层由通过淬火处理形成的马氏体组织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2552.9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4 , C21D1/06 , C21D1/773 , C21D6/002 , C21D6/005 , C21D6/008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3C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碳部件,其通过将钢加工为部件形状并进行渗碳而获得,以质量计,所述钢具有包含如下成分的组成:0.10%至0.40%的C;0.05%至2.00%的Si;0.30%至2.00%的Mn;0.30%至3.00%的Cr;0.025%以下的N;以及0.020%至0.100%的Al、0.01%至0.20%的Nb、以及0.005%至0.20%的Ti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作为通过氮化作用形成钉扎颗粒的钉扎颗粒形成元素;余量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距部件表面达50μm的部件表层的晶粒度级别数大于5,并且距表面的深度为3mm以上的部件内部的晶粒度级别数为5以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