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62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15377.9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50 , G16H50/30 , C12Q1/6886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预测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率的评分系统。本发明基于黑色素瘤患者的GPRs表达水平及其TME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构建了一种GPRs‑TME评分系统,可以更好地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分子分型,精准预测其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率。弥补了现有基于TMN分期、Breslow厚度等临床特征对黑色素瘤患者分类的不足,为黑色素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发明简单且性价比,仅需要对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常规转录组测序即可完成评分的构建;本发明稳定可靠,经过五大黑色素瘤队列,超过1000例的黑色素瘤病人的检验;本发明预测效能良好,构建评分后三组患者的预后及免疫治疗疗效存在显著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67780.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N5/10 , C12N15/867 , C12Q1/02 , G01N33/569 , G01N33/57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永生化细胞株及应用。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永生化细胞株共两株,分别命名为:ZSAM‑09和ZSAM‑15。本申请的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永生化细胞株用于探究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学特点和发生发展机制,应用包括:制备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诊断试剂;制备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药物;制备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模型或动物模型;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的体外研究;开发药物靶点。本申请构建了来源于人的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所得永生化细胞系与原代黑色素瘤细胞系相比,可以无限传代且增殖能力更强,且该细胞系具有中国人的遗传背景,为国人肢端型恶性黑色素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332346.1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N5/0783 , A61K35/1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记忆表型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无菌切取肿瘤组织置于培养液中,在无菌冷链条件下将瘤体机械剪碎、消化,获取单细胞悬液,分离提取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加入到含有分离诱导培养液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培养7–21天得到高记忆表型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分离诱导培养液为含有IL‑2、IL‑7、IL‑15浓度分别为10ng/ml、10ng/ml、20ng/ml的培养基。本发明通过分离诱导培养液对TIL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最大限度获得具有高效增殖活性及强大肿瘤杀伤能力的高记忆表型TILs,方法简单且高效,记忆表型T淋巴细胞占比高,可用于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
-
公开(公告)号:CN1169135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01233.8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素瘤转移预测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黑色素瘤转移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预后转移评分模型MET score预测患者的黑色素瘤转移潜能,该患者早期已切除黑色素瘤。所述预后转移评分模型MET score用于预测所述患者的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1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332346.1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N5/0783 , A61K35/1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记忆表型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无菌切取肿瘤组织置于培养液中,在无菌冷链条件下将瘤体机械剪碎、消化,获取单细胞悬液,分离提取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加入到含有分离诱导培养液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培养7–21天得到高记忆表型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分离诱导培养液为含有IL‑2、IL‑7、IL‑15浓度分别为10ng/ml、10ng/ml、20ng/ml的培养基。本发明通过分离诱导培养液对TIL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最大限度获得具有高效增殖活性及强大肿瘤杀伤能力的高记忆表型TILs,方法简单且高效,记忆表型T淋巴细胞占比高,可用于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
-
公开(公告)号:CN216294602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0716827.8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形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底座上设置有承托机构和固定机构,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组支撑架,底座上开设有四组安装洞口。该整形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手术者在躺下时将头部搁置在头部托架内,抱板即可自动对手术者的头部进行夹紧固定,相较于大多固定装置,不需要进行反复地旋转调节,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高效实用,头部托架上开设的透气孔能够使得手术者头部被固定后保持透气,减轻因闷热而带来的不适感,搁置洞口方便手术者搁置发辫,避免平躺时发辫对头部造成的干扰,提升实际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21513229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687554.9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G1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植皮整形用换药支架,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底座上设置有抬升机构和承托机构,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该肢体植皮整形用换药支架,不需要伤者将肢体抬起即可完成支撑作业,方便行动不便的伤者使用,减轻伤者或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环形结构设计的弧形套管和弧形托杆使得装置满足臂部或腿部的支撑要求,同样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伤者,转动安装于承载块上的弧形套管使得装置在对伤者肢体进行抬升支撑时,弧形托杆始终贴合肢体,相较于大多支架上角度固定的支撑部件,减轻了对伤者肢体造成的压迫,提升实际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221672283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593065.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F9/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睑拉持装置,包括固定架、上睑拉钩组件及收卷组件,所述上睑拉钩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架端部的安装盒,以及自所述安装盒水平方向延伸形成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一拉钩结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安装盒内的收卷杆、设于所述收卷杆轴向一端设有摇盘,以及连接所述收卷杆和所述拉钩结构的拉绳。通过固定架辅助支撑上睑拉钩组件,使得导轨上的拉钩结构可以稳定地固定在上睑位置,随后通过操作摇盘收卷拉绳,实现对上睑的平稳拉扯,相比现有技术方案中手持拉钩拉扯上睑的方案,本方案可以有效避免人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抖动和不稳定因素,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671803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593094.1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整形用装置,包括收卷组件和拉钩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连接有一绕线轮,所述转轴延伸出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转轴转动的转盘结构,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绕线轮对应的出线孔;所述拉钩组件包括拉绳、回弹结构及拉钩,所述拉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出线孔连接所述绕线轮、另一端通过所述回弹结构连接所述拉钩。通过在拉绳与拉钩之间设置回弹结构,使得拉钩在将患者的鼻腔拉起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回弹,防止拉钩拉动鼻腔过紧导致对患者鼻腔造成伤害,从而达到可以很好的保护患者鼻腔,使得患者鼻腔不受到损伤的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