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466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425697.7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23C16/513 , C23C16/448 , C23C16/56 ,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介电常数多孔SiOCNH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PECVD工艺,以MTES以及LIMO为液态源,经过汽化后随氦气载入腔体与氨气混合,通过控制沉积过程中的衬底温度、射频功率、反应腔内的工作压强、反应源配比等工艺参数,沉积得到无机‑有机复合薄膜,再经过热退火处理除去有机成分,最终得到低介电常数多孔SiOCNH薄膜。该薄膜的介电常数为2.38±0.06~2.58±0.05;在1MV/cm的电场强度下漏电流密度达到10‑9~10‑8A/cm2数量级;杨氏模量为35.41~36.31 GPa,硬度为1.88~2.48 GPa。由于薄膜中掺入了氮元素,该低介电常数材料薄膜不仅具有较好电学性能,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33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175490.9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21/768 , H01L23/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多孔互连介质表面封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有机液态源三‑乙氧基甲基硅烷(MTES)为液态源,经过汽化后随氦(He)载气进入腔体与C2F6气体混合,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在多孔低介电常数互连介质表面沉积一层薄膜。该薄膜的介电常数为2.8‑3.3,在1MV/cm的电场强度下漏电流密度为10‑9A/cm2数量级,杨氏模量为16.21‑37.33 GPa,硬度为1.25‑3.03 GPa。该材料薄膜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后端互连中,可用于多孔互连介质层的封孔,同时起到增强多孔介质层与盖帽层或扩散阻挡层之间的黏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3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5490.9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21/768 , H01L23/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7682 , H01L23/5329 , H01L2221/10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多孔互连介质表面封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有机液态源三-乙氧基甲基硅烷(MTES)为液态源,经过汽化后随氦(He)载气进入腔体与C2F6气体混合,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在多孔低介电常数互连介质表面沉积一层薄膜。该薄膜的介电常数为2.8-3.3,在1MV/cm的电场强度下漏电流密度为10-9A/cm2数量级,杨氏模量为16.21-37.33GPa,硬度为1.25-3.03GPa。该材料薄膜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后端互连中,可用于多孔互连介质层的封孔,同时起到增强多孔介质层与盖帽层或扩散阻挡层之间的黏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6466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25697.7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23C16/513 , C23C16/448 , C23C16/56 ,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介电常数多孔SiOCNH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PECVD工艺,以MTES以及LIMO为液态源,经过汽化后随氦气载入腔体与氨气混合,通过控制沉积过程中的衬底温度、射频功率、反应腔内的工作压强、反应源配比等工艺参数,沉积得到无机-有机复合薄膜,再经过热退火处理除去有机成分,最终得到低介电常数多孔SiOCNH薄膜。该薄膜的介电常数为2.38±0.06~2.58±0.05;在1MV/cm的电场强度下漏电流密度达到10-9~10-8A/cm2数量级;杨氏模量为35.41~36.31GPa,硬度为1.88~2.48GPa。由于薄膜中掺入了氮元素,该低介电常数材料薄膜不仅具有较好电学性能,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