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5011A
公开(公告)日:2001-07-25
申请号:CN00137209.2
申请日:2000-1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椭圆偏振术检测DNA芯片杂交效率的方法及其装置。现有技术的检测方法多是将探针固定在基片上,去检测标记过的样品,这样的检测需要时间和等待,而且检测信号会随标记物信号的衰减而失去准确性。本发明用椭圆偏振仪检测DNA芯片杂交效率,通过生物分子本身的光学性质,测得其椭圆偏振参数Ψ、△,定义与探针完全匹配的样品和只有探针存在时的芯片杂交效率分别为极大值和极小值,从而获得待测样品的杂交效率。本发明装置简捷,测量快速准确。
-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895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810042331.6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0M125/26 , C10M125/00 , C10N40/14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化学和物理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常规制备SBA-15材料体系的基础上加氟化铵及以癸烷或十二烷作溶剂制得椭圆(片状、长方体状)SBA-15功能材料,使该材料孔道方向沿短轴,且在其中添加铁电材料,在电场下该种颗粒能被铁电材料所带动,转向而形成短轴相连的结构,颗粒间有效接触面积较大,其中可容纳的有效极性分子数量也增多,从而提高电流变效应。经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极性分子的样品比未添加的样品的电流变效应好,有铁电材料负载的样品比无负载的样品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162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35235.9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整结构的自组装聚合物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运用熵驱动有序理论,利用胶体颗粒和聚合物刷的长程各向异性相互作用效应,以及胶体聚合物和自由聚合物丰富的构象熵,进行自组装得到胶体晶体。并且在两种作用的影响下通过调节自由聚合物与胶体颗粒的质量比,达到调节胶体晶体相结构的目的。这种胶体晶体具有结构易控制、胶体晶体质量高和制备周期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0C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0137209.2
申请日:2000-1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椭圆偏振术检测DNA芯片杂交效率的方法及其装置。现有技术的检测方法多是将探针固定在基片上,去检测标记过的样品,这样的检测需要时间的等待,而且检测信号会随标记物信号的衰减而失去准确性。本发明用椭圆偏振仪检测DNA芯片杂交效率,通过生物分子本身的光学性质,测得其椭圆偏振参数ψ、Δ,定义与探针完全匹配的样品和只有探针存在时的芯片杂交效率分别为极大值和极小值,从而获得待测样品的杂交效率。本发明装置简捷,测量快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112307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45408.0
申请日:2007-08-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24 , A61B5/00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速CCD测量斑马鱼心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斑马鱼心脏部分进行成像,用高速CCD进行采集,得到视频文件,然后对视频文件进行图像相关处理,即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一帧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将其它图像与该参考图像作相关性计算,即得斑马鱼心率数据。本发明方法对生物体本身不带来任何伤害,属于无接触测量,可提高研究数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26C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01126994.4
申请日:2001-10-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11/00 , G01N33/48 , G01N21/47 , H01L27/14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高速电荷耦合成像系统测量扩散波谱观察强电场下体积分数较高的非各态历经体系的动态结构演化过程。现有的技术中单模光纤探测方式测量非各态历经体系已不能适用,目前尚无适用的方法测量该体系的结构演化过程。本发明通过测量样品的自相关函数和扩散透射率,观察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电流变液体系的结构形成,从而得出结论,至少由两个因素在电流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净电荷相互作用,二是偶极子相互作用。在低直流电场下,两者作用相当,而在高直流电场下,前者起主导作用。与之相反,在交流电场下,后者起决定作用,从而对电流变机制作出较好的解释。在不加电场条件下,将本方法的结果与单模光纤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吻合得很好,证明这种方法的可靠性。本发明装置简捷,适用于各种各态历经和非各态历经,结构响应较快的软物质体系,如电流变液、磁流变液和血液等。
-
公开(公告)号:CN1349090A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01126994.4
申请日:2001-10-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11/00 , G01N33/48 , G01N21/47 , H01L27/14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高速电荷耦合成像系统测量扩散波谱观察强电场下体积分数较高的非各态历经体系的动态结构演化过程。现有的技术中单模光纤探测方式测量非各态历经体系已不能适用,目前尚无适用的方法测量该体系的结构演化过程。本发明通过测量样品的自相关函数和扩散透射率,观察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电流变液体系的结构形成,从而得出结论,至少由两个因素在电流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净电荷相互作用,二是偶极子相互作用。在低直流电场下,两者作用相当,而在高直流电场下,前者起主导作用。与之相反,在交流电场下,后者起决定作用,从而对电流变机制作出较好的解释。本发明装置简捷,适用于各种各态历经和非各态历经,结构响应较快的软物质体系,如电流变液、磁流变液和血液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89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10042331.6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0M125/26 , C10M125/00 , C10N40/14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化学和物理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常规制备SBA-15材料体系的基础上加氟化铵及以癸烷或十二烷作溶剂制得椭圆(片状、长方体状)SBA-15功能材料,使该材料孔道方向沿短轴,且在其中添加铁电材料,在电场下该种颗粒能被铁电材料所带动,转向而形成短轴相连的结构,颗粒间有效接触面积较大,其中可容纳的有效极性分子数量也增多,从而提高电流变效应。经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极性分子的样品比未添加的样品的电流变效应好,有铁电材料负载的样品比无负载的样品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260338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35864.1
申请日:2008-04-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0M171/06 , C10M159/12 , C10N40/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掺杂有机物的巨电流变液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材料颗粒的制备过程主要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实现,主要原料为1,4-丁内酯、钛酸丁酯、酒精,均为市面上普通试剂,因此用它们所做的电流变液也在实际应用中占有原材料优势。本发明所制备的电流变液颗粒材料配制的电流变液在5kV/mm的电场下可达到近50kPa的屈服应力,比传统的电流变液(如纯TiO2颗粒)提高近一个数量级,且电流密度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