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学黑洞管道结构的振动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2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8041.2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学黑洞管道结构的振动建模方法及系统,属于结构振动建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对声学黑洞管道结构进行划分,得到若干管道单元和肋板单元,并对管道单元和肋板单元进行编号;S2、对管道单元和肋板单元进行建模,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获得声学黑洞管道结构的位移场函数;S3、根据位移场函数获得声学黑洞管道结构的能量泛函;并基于能量泛函获得声学黑洞管道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S4、求解振动控制方程,得到声学黑洞管道结构的自由振动固有频率及振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高计算效率、快速的收敛速度和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更高效地分析和模拟声学黑洞管道结构的振动特性,为工程和科学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一种用于回转壳体声辐射分析的谱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10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91864.2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壳体声辐射分析的谱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回转壳体的位移场,并基于所述位移场得到位移‑应变关系;S2.基于所述位移‑应变关系得到基于谱偏移勒让德法的回转壳体的振动控制方程矩阵形式;S3.基于所述位移‑应变关系得到亥姆霍兹积分方程矩阵形式;S4.基于所述振动控制方程矩阵形式和所述亥姆霍兹积分方程矩阵形式得到回转壳体的声振耦合方程,并基于所述声振耦合方程分析声辐射特性。本发明具有高精度、收敛性好和高计算效率等多重优点,为科研和工程计算提供了更快速、准确和经济的方式,有望为各种声辐射分析应用领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种变浮力推进流体减阻降噪教学科研综合试验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96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5104.6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浮力推进流体减阻降噪教学科研综合试验平台及实验方法,包括深水池、变浮力试验台架、模型收放承载装置、试验模型及数据采集与显示模块。本发明变浮力试验台架固定于深水池底部中心;模型收放承载装置固接于变浮力试验台架底部;试验模型可滑动且可拆卸的安装于变浮力试验台架上;数据采集与显示模块固定在变浮力试验台架上。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是用变浮力推进取代传统推进装置,排除推进装置所产生的尾流与水动力噪声对流场和噪声的干扰,建立了流速与航行器壳体所受流阻及所产生流噪的直接关系,得到低信噪比的流阻、流噪信号,从而对水下航行器壳体及其表面结构的减阻、降噪性能进行准确评估。

    一种钢/铝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界面温度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1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37516.9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铝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界面温度调控方法,属于异种金属增材制造领域。本方法通过在电弧后方设定距离处布置气固混合的CO2冷却装置,迅速减少焊接区域的热积累,改善金属间结合性能。同时,本发明还在钢铝界面两侧还安装了CO2冷却装置,进一步抑制电弧瞬时热输入对钢铝界面温度的影响。这些CO2冷却装置,能够在焊接过程中实时控制温度,有效避免钢铝界面因过高热输入而引发的金属间化合物增厚现象。本发明根据堆积铝合金厚度的增加,设计了钢铝界面两侧的冷却装置高度以及角度调整,从而更精准地控制焊接界面区域的冷却效果。

    一种双料式弹簧隔振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122536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166155.4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一种双料式弹簧隔振缓冲器,属于隔振缓冲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分子弹簧隔振缓冲器活塞行程较短、其中采用的疏水颗粒易与活塞发生摩擦以及承载能力调节不便的问题。主活塞与次活塞滑动设置于第二导向筒的内侧与外侧,预紧弹簧套设在次活塞上且底端抵设在预紧块的顶端,主活塞下部位于缸体内且外侧套装有环板,主活塞滑动穿装在环形端盖内且环板位于环形端盖的下方,缸体内通过环形端盖、主活塞及第二导向筒形成密闭的腔体,缸体内部铺设有疏水多孔材料层,与容纳在腔体内的水介质构成分子弹簧。将水和疏水多孔材料层密封在液压容器内得到分子弹簧,利用水分子在高压下进出纳米级疏水孔完成能量的转换与损耗,实现对设备的隔振缓冲保护。

    一种双料式弹簧隔振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12253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66155.4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一种双料式弹簧隔振缓冲器,属于隔振缓冲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分子弹簧隔振缓冲器活塞行程较短、其中采用的疏水颗粒易与活塞发生摩擦以及承载能力调节不便的问题。主活塞与次活塞滑动设置于第二导向筒的内侧与外侧,预紧弹簧套设在次活塞上且底端抵设在预紧块的顶端,主活塞下部位于缸体内且外侧套装有环板,主活塞滑动穿装在环形端盖内且环板位于环形端盖的下方,缸体内通过环形端盖、主活塞及第二导向筒形成密闭的腔体,缸体内部铺设有疏水多孔材料层,与容纳在腔体内的水介质构成分子弹簧。将水和疏水多孔材料层密封在液压容器内得到分子弹簧,利用水分子在高压下进出纳米级疏水孔完成能量的转换与损耗,实现对设备的隔振缓冲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