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7784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44539.1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 F24H1/107 , F23J15/06 , F23M11/047
Abstract: 一种天然气烟气冷凝换热分析系统,它涉及一种冷凝换热分析系统。本发明解决现有的采用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混合,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真实烟气冷凝过程的物理特性,影响对冷凝机理研究的问题。所述天然气瓶与燃气热水器通过不锈钢燃气管连接,不锈钢燃气管管路上依次布置涡街流量计和气体压力计;第一水泵与燃气热水器通过第一波纹水管连接,第一波纹水管上依次布置有电磁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燃气热水器与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烟道连接,第二水泵中的一个与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第二波纹水管连接;翅片管式换热器下部布置有液体导流片,CCD高速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朝向光学可视玻璃一侧设置。本发明用于天然气烟气冷凝换热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381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05985.6
申请日:2014-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降温增效与余热回收利用的系统及方法,针对单塔单循环、单塔双循环与双塔双循环等不同的脱硫系统形式,实现的方式也不相同,但均包括完整的脱硫塔与配套系统、浆液换热系统、余热多级利用系统等。本发明通过换热降低脱硫浆液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SO2与吸收剂CaCO3在液相中的溶解度,提高传质速率,进而有效提高脱硫效率,脱硫效率99%以上,实现烟气SO2超净排放,同时通过余热回收后进行多级利用,有效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的热利用率,从总体上降低运行费用,实现热力系统的高效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8942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3189.6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H15/00 , G16H30/20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的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报告生成系统,涉及医学报告生成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报告中对于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判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待诊断医疗图像,对待诊断医疗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待诊断医疗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ResNet网络中,获得待诊断医疗图像的特征向量;获取待诊断患者个性化特征,并将待诊断患者个性化特征输入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报告生成模块;将待诊断医疗图像的特征向量和待诊断患者个性化特征输入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报告生成网络,获得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报告。本发明用于生成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诊断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0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565945.8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9B23/30
Abstract: 一种用于人工器官测试的体肺血液循环模拟系统,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左心房组件、二尖瓣组件、左心室组件及主动脉瓣组件依次连通,主动脉管路固定套装在主动脉瓣组件和流量传感器上,体循环阻性阀与流量传感器及三通阀一连通,三通阀一与三通阀二及体静脉腔连通,体静脉瓣组件与右心房组件及体静脉腔连通;右心房组件、三尖瓣组件、右心室组件及肺动脉瓣组件依次连通,肺动脉管固定套装在肺动脉瓣组件上,肺动脉管固定套装在管接头七上,管接头七与肺循环阻性阀连通,肺循环阻性阀与三通阀连通,肺静脉腔与三通阀以及肺静脉瓣组件连通,肺静脉瓣组件与左心房组件连通。本发明用于人工器官测试的体肺血液循环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0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473154.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碰撞试验台速度控制系统,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碰撞试验领域,包括轨道,安装于轨道上的初级直线电机,安装于初级直线电机的两端且用于采集试验车位置信息的区域位置传感器,安装于试验车车底的次级直线电机,安装在试验车上且用于采集试验车车速信息的速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根据获取的试验车车速信息和试验车位置信息输出初级直线电机控制指令,并将初级直线电机控制指令发送至初级直线电机以控制初级直线电机与次级直线电机相互作用产生推力,进而调节试验车车速。本发明能够对试验车车速进行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对碰撞速度的精确控制,达到提高碰撞试验精度和试验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967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97252.X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T3/4053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T5/70 , G06T5/60
Abstract: 青光眼眼底图像超分辨率生成模型的训练方法及重建方法,属于医学影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利用现有的生成模型对青光眼眼底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时存在不能有效的针对青光眼眼底图像的特点进行重建的问题,本发明的重建生成模型为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器,将高分辨率的青光眼眼底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将对其进行下采样得到的低分辨率图像作为生成器的输入,通过生成对抗网络整体训练使生成器能够生成青光眼眼底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图像,在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利用参考图像与重建图像第n层的神经纤维层横截面面积、筛板区域的二值边缘图计算图像质量评估损失和边缘相似性损失作为总损失实现模型的训练。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0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8239.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云南电投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考虑光热新能源与氢储能的能源微网及其调度方法,所述能源微网包括新能源发电设备、光热转换设备、电转气设备、燃料电池、储电设备及储氢罐;新能源发电设备用于将风能和/或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至电力线路;光热转换设备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和热能并分别输出至电力线路和热力线路;电转气设备使用自电力线路输入的电能制造氢气并输出至氢气线路;燃料电池利用自氢气线路输入的氢气产热并输出至热力线路;储电设备及储氢罐分别用于储存自电力线路及氢气线路输入的电能及氢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多种能源转换设备及转换线路进行合理设置,同时充分利用氢能良好的存储特性,实现了风‑光‑电‑热‑气之间能量的高效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73154.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碰撞试验台速度控制系统,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碰撞试验领域,包括轨道,安装于轨道上的初级直线电机,安装于初级直线电机的两端且用于采集试验车位置信息的区域位置传感器,安装于试验车车底的次级直线电机,安装在试验车上且用于采集试验车车速信息的速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根据获取的试验车车速信息和试验车位置信息输出初级直线电机控制指令,并将初级直线电机控制指令发送至初级直线电机以控制初级直线电机与次级直线电机相互作用产生推力,进而调节试验车车速。本发明能够对试验车车速进行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对碰撞速度的精确控制,达到提高碰撞试验精度和试验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38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05985.6
申请日:2014-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降温增效与余热回收利用的系统及方法,针对单塔单循环、单塔双循环与双塔双循环等不同的脱硫系统形式,实现的方式也不相同,但均包括完整的脱硫塔与配套系统、浆液换热系统、余热多级利用系统等。本发明通过换热降低脱硫浆液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SO2与吸收剂CaCO3在液相中的溶解度,提高传质速率,进而有效提高脱硫效率,脱硫效率99%以上,实现烟气SO2超净排放,同时通过余热回收后进行多级利用,有效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的热利用率,从总体上降低运行费用,实现热力系统的高效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3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360155.8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精度电机温升求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电机任一负载工况下的温升计算,从而获取该工况下的损耗所对应的精确的温升;步骤二、以损耗P作为输入量,以温度场有限元的温升计算结果θ0作为输出量,设定传递函数的极点数量n和零点数量m的初始值;步骤三、构造传递函数G(s);步骤四、判断通过传递函数G(s)与损耗所计算的温升θ1与有限元计算的温升θ0之间的误差是否满足规定范围δ。本发明基于该工况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结果,在保证计算结果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将计算过程由复杂的多个网格内的微分方程联立,简化为计算简单的传递函数,从而实现温升的准确快速的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