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14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485114.4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IPC: B22F10/28 , B22F9/08 , B22F9/14 , B22F10/36 , B22F10/366 , B33Y10/00 , B33Y70/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激光选区熔化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得界面结合良好的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工艺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激光功率、扫描速率、道间距及激光能量密度,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合金的打印质量以及合金间界面结合的质量的影响,从而获得可用于复杂形状,尺寸细小的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工艺。同时通过工艺制备得到的双金属材料致密度高,金相组织质量好,力学性能良好,界面结合良好,可用于力学超材料的微结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81818.3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IPC: F02K9/86
Abstract: 一种可精准调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的阀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可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是通过针栓的轴向移动调节燃烧室内的压力大小,针栓调节的动力使燃烧室产生波的作用,很难实现精确调节的问题。本发明的两组拉杆(7)平行设置,两组拉杆(7)之间通过铜制弹簧(5)连接,两组拉杆(7)均与下滑道(3)滑动连接,所述拉伸铜丝(6)的一端与拉杆(7)连接,拉伸铜丝(6)的另一端缠绕在电机(4)的输出轴上,电机(4)固定在支撑板(8)上,下滑道(3)和支撑板(8)均固定在底座(9)上,一组拉杆(7)的上端与左侧开合门(2)连接,另一组拉杆(7)的上端与右侧开合门(2)连接,开合门(2)的上端与上滑道(1)滑动连接。本发明采用可远程控制程序操控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拉伸铜丝进而实现阀门的开合以实现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69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485734.8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双材料微结构,属于负热膨胀力学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但均为正的材料,通过微结构设计,制备宏观上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超材料。本发明使用双金属圆环套装,并用金属片将两个双金属圆环串联起来,变形的驱动力依靠双金属圆环的翘曲变形以及由双金属圆环翘曲导致的金属片的位移,通过交错结构设计,将结构对称性从对Y轴对称改变为对XY平面内某直线对称,提高了Y方向上的结构紧凑程度,在不显著增加Y方向结构尺寸的同时,能够容纳两个双金属圆环的变形,在一定温度区间内,能够实现变形随温度变化呈现线性关系,获得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双材料微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6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97459.5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冻可修复导电双网络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导电水凝胶存在的抗冻性差、无自修复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聚物是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其中第一网络为含有二硫键的环状物且含有可形成氢键的基团的单体热开环聚合形成的聚合物主链,并由侧链羧基形成氢键交联;第二网络为多醇高聚物和硼类化合物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制法:一、制备导电分散液;二、合成单网络聚合物;三、合成防冻双网络;四、制备防冻可修复导电双网络高聚物。该高聚物具有低温压缩和扭转弹性、导电和自修复性能,可应用于0℃~‑60℃的低温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881818.3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IPC: F02K9/86
Abstract: 一种可精准调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的阀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可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是通过针栓的轴向移动调节燃烧室内的压力大小,针栓调节的动力使燃烧室产生波的作用,很难实现精确调节的问题。本发明的两组拉杆(7)平行设置,两组拉杆(7)之间通过铜制弹簧(5)连接,两组拉杆(7)均与下滑道(3)滑动连接,所述拉伸铜丝(6)的一端与拉杆(7)连接,拉伸铜丝(6)的另一端缠绕在电机(4)的输出轴上,电机(4)固定在支撑板(8)上,下滑道(3)和支撑板(8)均固定在底座(9)上,一组拉杆(7)的上端与左侧开合门(2)连接,另一组拉杆(7)的上端与右侧开合门(2)连接,开合门(2)的上端与上滑道(1)滑动连接。本发明采用可远程控制程序操控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拉伸铜丝进而实现阀门的开合以实现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85734.8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双材料微结构,属于负热膨胀力学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但均为正的材料,通过微结构设计,制备宏观上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超材料。本发明使用双金属圆环套装,并用金属片将两个双金属圆环串联起来,变形的驱动力依靠双金属圆环的翘曲变形以及由双金属圆环翘曲导致的金属片的位移,通过交错结构设计,将结构对称性从对Y轴对称改变为对XY平面内某直线对称,提高了Y方向上的结构紧凑程度,在不显著增加Y方向结构尺寸的同时,能够容纳两个双金属圆环的变形,在一定温度区间内,能够实现变形随温度变化呈现线性关系,获得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的双材料微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8714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85114.4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IPC: B22F10/28 , B22F9/08 , B22F9/14 , B22F10/36 , B22F10/366 , B33Y10/00 , B33Y70/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激光选区熔化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得界面结合良好的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工艺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激光功率、扫描速率、道间距及激光能量密度,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合金的打印质量以及合金间界面结合的质量的影响,从而获得可用于复杂形状,尺寸细小的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工艺。同时通过工艺制备得到的双金属材料致密度高,金相组织质量好,力学性能良好,界面结合良好,可用于力学超材料的微结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197459.5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冻可修复导电双网络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导电水凝胶存在的抗冻性差、无自修复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聚物是由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其中第一网络为含有二硫键的环状物且含有可形成氢键的基团的单体热开环聚合形成的聚合物主链,并由侧链羧基形成氢键交联;第二网络为多醇高聚物和硼类化合物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制法:一、制备导电分散液;二、合成单网络聚合物;三、合成防冻双网络;四、制备防冻可修复导电双网络高聚物。该高聚物具有低温压缩和扭转弹性、导电和自修复性能,可应用于0℃~‑60℃的低温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290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88614.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IPC: B29C64/20 , B29C64/245 , B29C64/321 , B29C64/153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铁阵列的3D打印装置,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内部一侧安装有升降机构,且工作箱体顶部一侧安装有立柱,立柱中上部一侧开设有半弧形槽,本发明对大尺寸的成型工件进行面式供料、扫描成型,有利于对大幅面大尺寸的产品进行高效、精准的成型制作,提高成型速率、减少制作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通过转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的上料供料,同时采用阵列的电磁头进行磁吸上料,实现了一次性大面积的上料,并且电磁铁本体放置在电磁头底部,避免了上料时相互干涉,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打印平台的自动升降,在3D打印的过程中打印平台自行下降,有利于提升设备的实用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