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筒形工件形位尺寸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78617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72390.3

    申请日:2007-06-22

    Abstract: 非接触式筒形工件形位尺寸自动检测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了筒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影响工件管壁的检测准确度而导致的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是:确定测量的基准点,在待测工件外表面上标注多个待测截面;将被测工件固定在车床的卡盘上,控制被测工件匀速旋转;将超声波耦合剂持续、均匀的喷射到被测工件表面;调整超声波探头分别对准多个待测截面,使所述超声波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垂直射入待测截面的表面;根据编码器采集的信息控制测量、记录待测截面的旋转角度以及对应的外表面信息和壁厚信息;统计、分析记录的多个待测截面的外表面信息和壁厚信息。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现有筒形工件的检测及加工指导过程中。

    获得筒形工件形位尺寸及加工调整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5327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710072390.3

    申请日:2007-06-22

    Abstract: 获得筒形工件形位尺寸及加工调整参数的方法,涉及一种筒形工件的检测及加工调整参数的获得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筒形工件的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依据手动测量的有限数据凭经验确定加工调整方法及加工余量,致使加工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难以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的问题。它的方法是:确定测量的基准点,在待测工件外表面上标注多个待测截面;采用超声波对所述多个待测截面进行检测,获得多个待测截面的外表面信息和壁厚信息,即工件的行位尺寸,然后根据所述行位尺寸获得工件的理想轴线方程,后根据所述理想轴线方程确定工件的调整方向和加工余量。本发明获得的加工调整参数可以应用于对筒形工件的车削加工的控制过程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