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326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77619.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F31/00 , B01F31/44 , B01F31/65 , B01F33/30 , B01F33/453 , B01F35/30 , B01F35/40 , B01F35/513 , B01F101/23
Abstract: 一种微珠振动式气动微流控样品处理模块,涉及一种气动微流控样品处理模块。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生物医学分析及检测过程中微量生物试剂混合操作难度高、混合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改变气动控制腔的容积来改变永磁体与微珠的垂直距离,进而实现导磁体和微珠的受迫振动,从而达到生物试剂快速均匀混合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微珠振动式气动微流控样品处理模块,其结构尺寸小,对生物医学样品不构成破坏,不仅具有较高的混合效率,而且易于模块化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4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311228.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3B3/28
Abstract: 一种采用阀控主动送风的液态水收集器,涉及一种液态水收集器。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空气取水技术中空气流通速度低、对环境湿度要求高、吸附阶段需要加热辅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主动送风装置,加速了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大大缩短了吸湿材料对空气中水蒸汽的吸附时间,提高了微纳结构冷凝表面的散热;采用电动阀控制空气流通回路,与主动送风装置相配合,仅用一个主动送风装置就可同时完成送风和冷凝散热,结构简单,通过控制器进行操作,无需人工,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微纳结构冷凝表面,提高了水蒸汽冷凝和集水效率;同时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易于集成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581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25705.0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2B23/06
Abstract: 一种防护鼻塞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卫生用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口罩不能主动吸附病毒和灰尘颗粒,制备装置及流程复杂的问题,所述防护鼻塞由多孔PDMS材料制成。将蔗糖均匀倒入鼻塞模具中达到蔗糖高度线后压实抹平;将配制好的PDMS倒入模具中,PDMS的最高液面不能高于蔗糖最低处;将模具连同其内的物质进行固化;从模具中取出固化后的鼻塞放于开水中或直接加热,使其内部蔗糖流出鼻塞形成多孔结构,最后清水洗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鼻塞即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家庭自制,也可以工业大规模生产。PDMS材料的过滤芯可以反复清洗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成本。鼻塞罩紧密贴合人体鼻部,仅覆盖鼻部,不会罩住整个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93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30008.8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7/06
Abstract: 无线遥控微量注射装置,属于微流控领域和医药注射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微小流量系统存在死体积、体积大、价格昂贵、制作工艺复杂、难以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气压源产生的压力气体进入h型流道,经微阀驱动单元调节后,气体进入液体发生装置的气体腔。气体腔压力增大后,待输送液体被迫向外挤出,进入线型流道,经流量传感器后向外界输出。流量传感器测得输出液体流量信号,传送至控制器作为系统闭环控制的反馈信号,进而实现对微阀驱动单元对于阀口的实时调节,保证系统液体的输出特性。无线通讯模块实现控制器与上位机的通讯,实现系统的无线遥控和无线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77619.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F31/00 , B01F31/44 , B01F31/65 , B01F33/30 , B01F33/453 , B01F35/30 , B01F35/40 , B01F35/513 , B01F101/23
Abstract: 一种微珠振动式气动微流控样品处理模块,涉及一种气动微流控样品处理模块。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生物医学分析及检测过程中微量生物试剂混合操作难度高、混合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改变气动控制腔的容积来改变永磁体与微珠的垂直距离,进而实现导磁体和微珠的受迫振动,从而达到生物试剂快速均匀混合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微珠振动式气动微流控样品处理模块,其结构尺寸小,对生物医学样品不构成破坏,不仅具有较高的混合效率,而且易于模块化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11228.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3B3/28
Abstract: 一种采用阀控主动送风的液态水收集器,涉及一种液态水收集器。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空气取水技术中空气流通速度低、对环境湿度要求高、吸附阶段需要加热辅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主动送风装置,加速了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大大缩短了吸湿材料对空气中水蒸汽的吸附时间,提高了微纳结构冷凝表面的散热;采用电动阀控制空气流通回路,与主动送风装置相配合,仅用一个主动送风装置就可同时完成送风和冷凝散热,结构简单,通过控制器进行操作,无需人工,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微纳结构冷凝表面,提高了水蒸汽冷凝和集水效率;同时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易于集成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93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730008.8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7/06
Abstract: 无线遥控微量注射装置,属于微流控领域和医药注射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微小流量系统存在死体积、体积大、价格昂贵、制作工艺复杂、难以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气压源产生的压力气体进入h型流道,经微阀驱动单元调节后,气体进入液体发生装置的气体腔。气体腔压力增大后,待输送液体被迫向外挤出,进入线型流道,经流量传感器后向外界输出。流量传感器测得输出液体流量信号,传送至控制器作为系统闭环控制的反馈信号,进而实现对微阀驱动单元对于阀口的实时调节,保证系统液体的输出特性。无线通讯模块实现控制器与上位机的通讯,实现系统的无线遥控和无线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58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085497.6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4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1/00
Abstract: 复合结构微流体液体隔离泵送模块,属于微流体泵送技术领域。斥水透气层夹设在液体结构层和气体结构层之间并封接;液体结构层与斥水透气层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与斥水透气层相邻的一侧面之间形成液体流道密封腔室;液体结构层上开设有液体入口,液体入口与外部环境以及液体流道密封腔室相通;气体结构层与斥水透气层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气体流道,气体流道与斥水透气层相邻一侧面之间形成气体流道密封腔室,液体结构层上沿液体结构层厚度方向并贯穿斥水透气层开设有气体输送口,气体输送口与外部负压气体源相连,气体输送口与气体流道密封腔室相通。本发明能在非透气性材质模块泵送过程中无气泡产生,且能实现大规模集成次序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58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85497.6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4F1/00
Abstract: 复合结构微流体液体隔离泵送模块,属于微流体泵送技术领域。斥水透气层夹设在液体结构层和气体结构层之间并封接;液体结构层与斥水透气层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与斥水透气层相邻的一侧面之间形成液体流道密封腔室;液体结构层上开设有液体入口,液体入口与外部环境以及液体流道密封腔室相通;气体结构层与斥水透气层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气体流道,气体流道与斥水透气层相邻一侧面之间形成气体流道密封腔室,液体结构层上沿液体结构层厚度方向并贯穿斥水透气层开设有气体输送口,气体输送口与外部负压气体源相连,气体输送口与气体流道密封腔室相通。本发明能在非透气性材质模块泵送过程中无气泡产生,且能实现大规模集成次序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0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313379.7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流控PCR芯片,属于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以及微流控,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微流控PCR芯片,包括集成在一起的控制冷却板、微流体反应板和温度控制板,所述微流体反应板设置在控制冷却板与温度控制板之间,所述微流体反应板上设置有进料流道、混合流道、压力平衡流道、环形循环流道和出料流道,所述进料流道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合流道的另一端、压力平衡流道和出料流道均与环形循环流道连通,所述进料流道、混合流道和压力平衡流道均位于环形循环流道的上部,所述出料流道位于环形循环流道的底部。本发明利用热流循环驱动微流道内的流体,使PCR芯片整体结构简单化,集成化和小型化,更加准确的实现片上的温度控制及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