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Fe2O4-TiO2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1686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680878.4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Fe2O4‑TiO2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柠檬酸、三价铁盐和二价钴盐为原料,溶解于溶剂中,通过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oFe2O4前驱体溶胶;将钛酸四丁酯水解制备得到TiO2前驱体溶胶;将用乙醇稀释过的CoFe2O4前驱体溶胶和用乙醇稀释过的TiO2前驱体溶胶均匀混合得到CoFe2O4‑TiO2溶胶;在CoFe2O4‑TiO2溶胶中加入助纺剂并混合均匀得到待纺溶胶;将待纺溶胶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前驱体纤维;将前驱体纤维在惰性保护气体中高温烧结得到CoFe2O4‑TiO2复合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制备出的复合纤维直径大小均一,密度低,可作为有效的吸波材料。

    一种管壁复合二维碳化钛的大管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53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642447.9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壁复合二维碳化钛的大管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腈、二维碳化钛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纺丝前驱体溶液;将纺丝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前驱体纤维;将前驱体纤维浸渍陶瓷溶胶,然后在惰性保护气体中高温烧结得到包裹陶瓷层的样品;将包裹陶瓷层的样品通过刻蚀表面的陶瓷层,得到管壁复合二维碳化钛的大管径碳纳米管。本发明打破传统的制备方法,利用无机层控制热解过程,在“限域空间热解”制备得到管壁复合二维碳化钛的大管径碳纳米管,更简单、可控,制备出的管壁复合二维碳化钛的大管径碳纳米管分布良好,直径大小均一。

    一种具有夹芯结构的雷达隐身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117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909239.4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夹芯结构的雷达隐身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薄膜是由芯材以及芯材两侧的蒙皮构成的一体化夹芯结构体,所述蒙皮为石墨烯,所述芯材包括纳米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和导电高分子,所述纳米纤维及包覆在纳米纤维上的导电高分子组成核壳结构;具体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静电纺丝法制备无纺布;二、然后采用氧化反应在构成无纺布的纳米纤维上包覆导电高分子;三、然后浸渍石墨烯并致密化处理。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替代现有吸波涂料,广泛应用于飞机、水面舰艇和地面装甲等对雷达波需要隐身的部位。

    一种基于淀粉发酵原理制作三维多孔碳-石墨烯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284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1023167.X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一种基于淀粉发酵原理制作三维多孔碳‑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属于多孔碳材料领域,本发明以淀粉、石墨烯、酵母和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固化和烘烤成型,在高温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后并自然冷却,干燥后即得到三维多孔碳‑石墨烯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表明该材料具有多孔分层的三维结构;力学测试表明,该材料在低密度下具有较强的抗压缩性能,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理想轻质三维多孔材料。

    一种基于淀粉发酵原理制作三维变密度多孔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0766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23157.6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一种基于淀粉发酵原理制作三维变密度多孔材料的方法,属于多孔材料领域。本发明以淀粉、酵母和水为原料,经过发酵成孔后进行变密度工艺实施,并经固化和烘烤成型,在高温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后并自然冷却,干燥后即得到三维变密度多孔碳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表明该材料具有多孔有序的石墨结构;力学测试表明,该材料在低密度下具有较强的抗压缩性能,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理想三维多孔材料。

    一种气动仿生肌肉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5336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229074.8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仿生肌肉,属于气动仿生肌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商业化气动仿生肌肉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编织网管包裹在橡胶软管的外表面上,所述橡胶软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橡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一个压圈从编织网管的一端套入至第一连接头处,另一个压圈从编织网管的另一端套入至第二连接头处,所述一个套管从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套入,另一个套管从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套入。本发明所提出的气动仿生肌肉实现了仿生结构的功能要求与力学强度要求的结合。本发明同现有商业化的同尺寸量级气动仿生肌肉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超轻保暖服内部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34958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32349.3

    申请日:2014-01-23

    Abstract: 一种超轻保暖服内部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可用于保暖服内部填充物的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保暖服中填充材料的保暖性和美观性相冲突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采用天然鳞片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二、配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三、采用碳纳米管和表面活性剂制备分散液;四、制备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溶液;五、对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六、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海绵;七、干燥完成超轻质海绵的制备。应用:将制备得到的超轻质石墨烯-碳纳米管海绵填充到保暖服的外层布和衬里布之间。该海绵具有超低密度,同时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降低保暖服的厚度,使得保暖服轻便美观。

    一种气动仿生肌肉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5336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29074.8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仿生肌肉,属于气动仿生肌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商业化气动仿生肌肉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编织网管包裹在橡胶软管的外表面上,所述橡胶软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橡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一个压圈从编织网管的一端套入至第一连接头处,另一个压圈从编织网管的另一端套入至第二连接头处,所述一个套管从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套入,另一个套管从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套入。本发明所提出的气动仿生肌肉实现了仿生结构的功能要求与力学强度要求的结合。本发明同现有商业化的同尺寸量级气动仿生肌肉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基于磁致伸缩的啁啾光栅调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8183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72389.X

    申请日:2009-06-26

    Abstract: 一种基于磁致伸缩的啁啾光栅调谐装置,属于光通信领域,为了解决采用温度调谐技术调谐啁啾布拉格光栅存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发明的啁啾光栅上镀有正磁致伸缩膜和负磁致伸缩膜,正、负磁致伸缩膜是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五面体,正、负磁致伸缩膜沿啁啾光栅的轴线的中垂线镜像设置,正、负磁致伸缩膜的对称线都与啁啾光栅的轴线重合,正、负磁致伸缩膜的顶点和啁啾光栅的中心点重合,正磁致伸缩膜的三角形底边长度是啁啾光栅直径的3.5~5倍,正磁致伸缩膜的厚度是啁啾光栅直径的1.1~1.5倍,镀有正、负磁致伸缩膜的啁啾光栅设置在螺旋管内部,螺旋管的线圈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本发明装置用于光通信中的色散补偿。

    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18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81218.8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于车辆动态称重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包括:路基;称重传感器,安装于路基的底端;T型板,连接于称重传感器的底端;地锚板,设置在称重传感器的底端;压板,设置于路基顶端的一侧;固定板,连接于压板的一端;固定机构,设置在T型板的内部,用于实现对T型板和地锚板进行快速安装固定的操作;打开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用于实现对压板进行打开操作。本发明通过采用固定机构,有利于对地锚板进行快速固定,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安装效率,操作更加便捷,解决了装置安装效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打开机构,有利于对装置内部的零件进行快速安装或更换的操作,解决了装置内部零件无法检修和更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