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1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09224.3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用于同步调控氧化钒薄膜光频介电特性和相变温度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利用磁控溅射技制备VO2薄膜工艺中VOx混杂相的成分对氧气流量十分敏感,VO2薄膜制备工艺的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问题。调控方法:一、超声清洗基底;二、清洗金属靶材;三、V金属靶材与直流电源相连,W金属靶材与射频电源相连;四、抽真空;五、加热基底;六、起辉;七、对靶材进行预溅射处理;八、控制氧气流量使镀膜状态处于中毒模式下进行薄膜沉积;九、降温;十、置于退火炉内抽真空;十一、退火处理。本发明通过引入W原子在调控VO2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的同时,充分利用W和V元素电负性以及原子半径的差异,实现了微观电子极化响应和光频介电特性的同步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8098.X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见光‑中红外宽波段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红外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红外光学材料无法兼容高红外透射率和高电导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磁控溅射共溅射技术结合硫化处理的方式制备了可见光至中红外宽波段P型透明导电LaCuOS薄膜,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的LaCuOS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均在1019cm‑3以上,电导率均在30S/cm以上;镀有LaCuOS薄膜的蓝宝石可见光透过率高于60%,中红外透过率也可达约为50%,实现了P型透明半导体材料可见光‑中红外宽波段透过与电学性能的兼容。
-
公开(公告)号:CN1127958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573076.5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红外开关率的钒基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红外开关率的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氧化钒薄膜无法实现85%以上中红外透过率的同时保证较高红外开关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结合了磁控溅射镀膜系统和后退火处理,该方法所需设备成本较低、工艺操作简单、性质稳定,可批量生产。本发明制备的钒基氧化物薄膜具有优异的红外开关性能,光开关率可达88%以上,同时保证了中波红外光区透过率可达85%以上。此种高红外开关率钒基氧化物薄膜保证了薄膜在服役过程中优异的红外透过率和优异的光开关性能,适用于智能窗、热致相变器件,尤其是激光防护器件的研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16132.X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抗激光损伤混杂VOx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功能薄膜材料,它为了解决现有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氧化钒薄膜的光学调制性能参差不齐,极大的限制了薄膜的激光防护效能的问题。制备方法:一、超声清洗基底材料和靶材;二、安装V2O3靶材;三、真空室抽气;四、设置沉积温度,采用直流偏压反溅清洗;五、当等离子亮起后降低气压至0.5~1.5Pa,同时通入0.3~0.8sccm的O2,设置偏压为‑100~‑140V,进行预溅射清洁靶材表面,然后打开挡板,沉积薄膜。本发明还可采用退火方法。本发明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通过控制沉积工艺参数,制备了主要成分为VO2和V2O5的高VO2比例混杂晶态VOx相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7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610437722.2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道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打孔的极化码的编码协作方法。对非系统极化码和系统极化码的打孔编码协作展开了研究,首先对非系统极化码采用信息位重休眠优化的低复杂度准均匀打孔算法构造分码字,提出了一种在慢衰落信道下具有明显收益且协作程度可灵活变化的非系统极化码编码协作,然后论证了非系统极化码的打孔算法适用于系统极化码,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系统极化码打孔编码协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打孔方法构造分码字,并引入信息位重休眠和系统Polar码,在慢衰落信道下,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对Polar码的性能有更显著的提升且协作程度更为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79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2500.X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道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倒位码字Plotkin构造和信息位重休眠的Polar码编码协作。本发明从分码字构造方式、性能优化等方面对基于Polar码的编码协作进行了研究。分码字构造方面,对非系统Polar的倒位码字进行Plotkin构造,获得基于倒位分码字的编码协作方法,使得衰落信道下的非系统Polar码编码协作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性能优化方面,本发明首先通过分析倒位分码字的译码特点,引入了信息位重休眠机制,使得协作收益得到提升;然后,将基于非系统Polar码的编码协作拓展至基于系统Polar码的编码协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由于引入了倒位码字Plotkin构造、信息位重休眠和系统Polar码,在慢衰落信道下,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对Polar码的性能提升更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79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7722.2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道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打孔的极化码编码协作。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打孔的极化码编码协作,对非系统极化码和系统极化码的打孔编码协作展开了研究,首先对非系统极化码采用信息位重休眠优化的低复杂度准均匀打孔算法构造分码字,提出了一种在慢衰落信道下具有明显收益且协作程度可灵活变化的非系统极化码编码协作,然后论证了非系统极化码的打孔算法适用于系统极化码,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系统极化码打孔编码协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打孔方法构造分码字,并引入信息位重休眠和系统Polar码,在慢衰落信道下,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对Polar码的性能有更显著的提升且协作程度更为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6112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6094.1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基于平板磁芯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的只能进行小功率能量传输的问题。它的能量供给电路的输出直流电压作为线圈驱动电路的直流母线电压Vdc,线圈驱动电路输出交流方波信号,并施加到由能量发射侧电容器组和能量发射子系统的发射线圈组成的谐振回路上,使发射线圈产生磁场能量;能量接收侧电容器组和能量接收子系统的接收线圈组成的谐振回路与能量发射子系统发射的磁场进行磁耦合谐振,在能量接收子系统的接收线圈上产生电能,发送给接收能量转换电路,由接收能量转换电路将其输入信号转换成负载所需直流电源电压信号。本发明用于无线能量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66871.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适用于双曲面光学窗口表面镀膜的电子束蒸发镀膜的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电子束蒸发在双曲面样件表面沉积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电子束蒸发镀膜的装置包括真空腔、台架和多自由度样品台,所述的多自由度样品台包括升降装置、旋转装置、主轴、升降波纹管和旋转轴,旋转装置中的传动轮与自转磁力耦合器的外壳通过皮带传动,第一连杆上的自转主齿轮与旋转轴上的自转从动齿轮相啮合,主轴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架,旋转架上设置有电机盒和第二轴承座。在电子束沉积镀膜时,升降丝杆上的螺纹带动样品升降滑块上下运动,磁力耦合自转主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实现样品自转。驱动齿轮咬合球面齿轮实现球形齿轮沿着球面运动,从而使双曲面样件表面实现均匀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0741.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C16/455 , G02B27/00 , G02B1/115 , C23C16/02 , C23C16/40
Abstract: 一种高透过光学镜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薄膜制备技术难以精确控制纳米级薄膜厚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高、低折射率搭配的原则,选用高折射率TiO2和低折射率SiO2为基础的膜系材料,以达到高透过的效果。此光学镜头兼实现了高透过,在400nm~800nm范围内的理论平均反射率约为10%,实际反射率也低于16%,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光学性能。该光学镜头的实现,可为抬头显示可见光波段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极大程度地提升抬头显示使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