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液致动弹性膜位置电反馈式两级伺服阀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8139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408792.7

    申请日:2012-10-24

    Abstract: 压电液致动弹性膜位置电反馈式两级伺服阀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微流体控制领域。它解决现有的小、微流量控伺服阀可靠性差的问题。压电液致动弹性膜位置电反馈式两级伺服阀,包括主阀体、固定阻尼孔、平衡弹簧、阀芯、导阀体、两个可变节流口、压电液制动弹性膜组件、伺服阀控器、位移传感器、五个流道和滑阀腔体;其方法是:通过控制压电液制动弹性膜组件的压电片输入电流的大小和正负,控制压电片形变的大小和方向,使得压电液致动弹性膜组件发生微小位移,左可变节流口和右可变节流口的等效液阻将发生变化,从而在阀芯的两端形成压差,推动阀芯运动,直至阀芯的位移反馈信号与给定输入信号相等。本发明适用于小流量及微流体控制。

    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固-液双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7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4729.2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固‑液双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固‑液双金属复合铸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固‑液双金属复合铸造技术存在结合面易氧化且不适用于大体积固态金属结合的问题,本发明将预处理后的板状金属基材固定安装在自阻加热装置上,将砂型与安装在自阻加热装置上的板状金属基材固定组装在一起完成造型过程;在惰性气氛下,启动自阻加热装置对板状金属基材进行加热,升至目标温度时立即停止加热,同时将熔炼所得液态金属浇注到砂型内部腔体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双金属复合件。本发明提供的自阻加热方式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对基材的预热,减少基材的氧化问题,适用于基材形状为板状且有预热需求的固液双金属复合材料制备。

    压电液致动弹性膜位置电反馈式两级伺服阀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8139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8792.7

    申请日:2012-10-24

    Abstract: 压电液致动弹性膜位置电反馈式两级伺服阀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微流体控制领域。它解决现有的小、微流量控伺服阀可靠性差的问题。压电液致动弹性膜位置电反馈式两级伺服阀,包括主阀体、固定阻尼孔、平衡弹簧、阀芯、导阀体、两个可变节流口、压电液制动弹性膜组件、伺服阀控器、位移传感器、五个流道和滑阀腔体;其方法是:通过控制压电液制动弹性膜组件的压电片输入电流的大小和正负,控制压电片形变的大小和方向,使得压电液致动弹性膜组件发生微小位移,左可变节流口和右可变节流口的等效液阻将发生变化,从而在阀芯的两端形成压差,推动阀芯运动,直至阀芯的位移反馈信号与给定输入信号相等。本发明适用于小流量及微流体控制。

    一种模块化抗震减振立体化车库

    公开(公告)号:CN217872055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0935716.0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抗震减振立体化车库,包括:第一柱、第二柱以及第一耗能板其中,第一耗能板设置有第一缺口,以使得第一柱与第二柱产生相对位移时使第一耗能板由第一缺口所处的部位进行形变。本申请中的方案能够降低第一柱与第二柱的相对变形,最终提升立体车库整体的安全性能。并且,由于第一耗能板通过单边螺栓连接还能连接固定第一柱以及第二柱,从而降低了采用其他部件固定第一柱以及第二柱的装配难度。此外,模块组装为车库时,模块与模块间的水平连接采用梁通过销轴连接,在模块间形成空间以安装升降电梯,该连接方便现场施工组装,受力明确,便于设计分析,也便于模块化抗震减振立体化车库的快速组装与拆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