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站转位机构试验台的气浮板清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4343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432832.3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理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空间站转位机构试验台的气浮板清洁机构,包括底板、直线导轨、固定块、花岗石平台、气浮板、八角大理石气浮台、承重板和U型支撑架,可以通过U型支撑架上的升降装置推动八角大理石气浮台的水平高度发生变化,使得八角大理石气浮台脱离气浮板,推动承重板使得承重板带动花岗石平台和气浮板在直线导轨上进行滑动,使得承重板在不位于U型支撑架内,可以清理长时间工作后气浮板顶面的排气小孔,可以将气浮板顶面从八角大理石气浮台下移出后清理排气孔中污垢。

    一种空间站某转位机构试验台的气浮板清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43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32832.3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理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空间站某转位机构试验台的气浮板清洁机构,包括底板、直线导轨、固定块、花岗石平台、气浮板、八角大理石气浮台、承重板和U型支撑架,可以通过U型支撑架上的升降装置推动八角大理石气浮台的水平高度发生变化,使得八角大理石气浮台脱离气浮板,推动承重板使得承重板带动花岗石平台和气浮板在直线导轨上进行滑动,使得承重板在不位于U型支撑架内,可以清理长时间工作后气浮板顶面的排气小孔,可以将气浮板顶面从八角大理石气浮台下移出后清理排气孔中污垢。

    一种惯量模拟共用轴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738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89817.5

    申请日:2015-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18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惯量模拟共用轴系装置,属于物理实验装置领域,包括输出装置、增速和监测装置、输入装置和限位开关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轴、轴承压盖1、大法兰、轴承压盖2、弹性联轴器、O型密封圈、角接触球轴承和气动快插接头;所述增速和监测装置包括编码器连接套、套筒、增速器连接轴、垫片、增速器法兰、抱轴套、过渡轴、编码器、扭矩传感器、增速器和弹性联轴器;所述输入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连接板、电机轴、电磁离合器连接法兰、大法兰、电机法兰、电磁离合器、胀紧套、十字交叉滚柱轴承和电机。本发明实现了惯量机械模拟与惯量电模拟两种惯量模拟加载,而不需更换组件或者另外重新设计轴系组件。

    一种可变组合式物理惯量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737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91307.1

    申请日:2015-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10 G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变组合式物理惯量模拟装置,属于物理实验装置领域。本发明包括飞轮装置、配重装置、调整装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飞轮装置包括八根辐杆、八角轮毂、吊装板、大理石平台、挡圈、八块弧板,其中:辐杆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八角轮毂上,辐杆下端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弧板连接,八角轮毂通过吊装板连接在大理石平台上,大理石平台下方设有挡圈;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块、电动缸支撑板和电动缸,其中:配重块设置在弧板的下方,配重块下端对应位置设有电动缸支撑板和电动缸,电动缸支撑板安装在电动缸上;所述调整装置设置在辐杆的下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惯量模拟过小以及物理惯量无法连续模拟的情况。

    一种基于微纳马达的油田剩余油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022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8957.1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油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微纳马达的油田剩余油开采方法,包括步骤一:阴阳球微纳马达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得微纳马达悬浊液,取微纳米马达悬浊液与驱替流体混合后从注入井注入地层油藏中;步骤二:微纳马达悬浊液随驱替流体流动到目标油藏区域,对目标油藏区域施加均匀磁场作用,阴阳球微纳马达在磁场作用下从高渗透孔隙进入低渗透微纳孔隙;步骤三:阴阳球微纳马达按照微纳马达运动轨迹遍历低渗透区域微纳孔隙,捕获并携带剩余油滴进入高渗透孔隙内,随驱替流体从采出井中被采出到地面;使阴阳球微纳米马达发生自转并按照既定路线运动,携带油滴的阴阳球微纳米马达随驱替流体被采出至地面,从而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32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49209.X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包括动力机构、转向单元、抓取装置和软体机器人主体,所述转向单元设有两组,两组转向单元分别固定连接在软体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两端;所述抓取装置的中端穿过软体机器人主体内侧的中端,抓取装置的上端位于软体机器人主体的顶端;所述软体机器人主体、抓取装置和两组转向单元的下端皆固定连接在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驱动控制软体机器人主体、抓取装置和两组转向单元。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转运场合无法实现低成本转运货物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货物转运效率,降低货物转运成本。

    一种多级生长型软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732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49190.9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体机器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级生长型软体机器人,包括软体机器人主干、一级分支、二级分支Ⅰ和二级分支Ⅱ,所述一级分支的一端和软体机器人主干连通,一级分支的另一端连通有多个二级分支Ⅰ,一级分支充气向前延伸形变,多个二级分支Ⅰ均充气形变,可以通过设多个置二级分支Ⅰ预变形的形状,来实现对形态不规则的运动目标物体进行抓取捕获,多个二级分支Ⅰ为PE材料通过预设塑性变形在通气时“生长”变形,多个二级分支Ⅰ变为钩形将运动目标物体进行抓取捕获;二级分支Ⅱ通过预设塑性充气形变为涡状螺旋形。

    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人造岩心的方法及人造岩心成品

    公开(公告)号:CN109253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79570.3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造岩心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人造岩心的方法及人造岩心成品。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人造岩心的方法,该人造岩心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岩心孔道填充结构三维模型;步骤2,3D打印成型;步骤3,类岩石质材料的填充;步骤4,岩心半成品的销蚀;本发明可以有效对天然岩心进行重复制造,且可提高岩心重复制造效率;可根据特定研究人员设计的岩心孔道填充结构三维模型进行人造岩心的制备,使得岩心内孔隙轨迹及孔道结构进行预先定制,便于岩心流动实验使用。

    一种钢丝绳式非合作目标锁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38828.4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钢丝绳式非合作目标锁紧机构,包括支撑壳体、多个压块、多个锁紧连杆、绞盘、多个滑轮组件Ⅰ、连接轴、多个滑轮组件Ⅱ、钢丝绳和扭簧,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多组凸耳,多个凸耳上各通过连接轴铰接一个锁紧连杆,所述连接轴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锁紧连杆和支撑壳体,所述压块固定连接在锁紧连杆的上端,多个滑轮组件Ⅰ固定连接在支撑壳体的内壁上,多个滑轮组件Ⅱ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锁紧连杆的下端,所述钢丝绳绕过多个滑轮组件Ⅰ和多个滑轮组件Ⅱ,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绞盘上。本发明可以保证目标的稳定性和姿态的精确性,有效防止逃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