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25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198264.1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眼照相AI评估诊疗装置,包括眼照相系统,用于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评估诊治系统,用于根据眼部图像以及使用者的输入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并对使用者提供治疗方案,获取合成报告;理疗系统,用于使用者设定按摩方式,进行穴位按摩;控制储存系统,用于对眼部图像、合成报告、按摩方式进行存储;自动调节头带,用于将装置与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框架主体和垫片,其中垫片用于缓冲使用者的压力以及贴合使用者的面部。本装置便捷实用,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图像特征与云端公共数据库图像特征的对比诊断并深度学习进化,诊断准确率高,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完成使用者历史数据的监测并预测患病风险,早期干预防范于未然。

    一种用于膀胱灌注靶向膀胱癌递送药理活性物质的高分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67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690545.8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膀胱灌注靶向膀胱癌递送药理活性物质的高分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分子凝胶主要包括可承载药物活性物质的树状分子PAMAM和靶向粘附膀胱癌的醛基化多聚糖。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提供一种基于该高分子凝胶的靶向治疗膀胱癌的高分子复合凝胶,优选的,所述的高分子复合凝胶中载有纳米金棒和吉西他滨。该复合凝胶具有以下三个优势:第一,靶向贴附膀胱癌,可以缓释药物并且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同时正常膀胱上皮药物存留少,副作用小;第二,光热治疗膀胱癌,能够通过光热消融杀伤肿瘤组织;第三,化疗联合热疗,通过热化疗治疗促进化疗对肿瘤组织的杀伤作用。同时相比传统热化疗仪器,设备要求低,易于推广。

    一种生物微乳液小胶束、膀胱癌细胞悬液及小鼠气囊膀胱癌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354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814807.2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微乳液小胶束、膀胱癌细胞悬液及小鼠气囊膀胱癌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癌症模型构建技术领域。该生物微乳液小胶束是将PAMAM用促肿瘤生长液配置成10%的PAMAM溶液;将COOH-PEG-OH加入到10%PAMAM溶液中,混合均匀;将5%醛基化的右旋糖酐与上述溶液进行混合,获得生物微乳液小胶束。该细胞悬液是将经过消化处理后的对数期膀胱癌细胞与生物微乳液小胶束进行混合获得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鼠气囊膀胱癌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膀胱癌细胞悬液可以使肿瘤成团生长,防止癌细胞移位,并且能够促进肿瘤生长。气囊膀胱癌模型利用气囊代替膀胱,可用于药物灌注,成功率高,成瘤周期短。

    一种可靶向线粒体的酸响应自组装纳米材料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1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0045.5

    申请日:2024-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靶向线粒体的酸响应自组装纳米材料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可靶向线粒体的酸响应自组装纳米材料包括:可靶向线粒体的靶向序列、可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状结构的肽段、酸响应基团以及声敏剂。本发明制备的可靶向线粒体的酸响应自组装纳米材料,可通过破坏溶酶体提高纳米材料细胞内传递效率,靶向损伤线粒体并阻断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抑制肿瘤进展,本发明是第一个使用自组装结构联合声动力疗法同时抑制线粒体功能和自噬的报道,这为肿瘤线粒体靶向治疗相关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种微管靶向蛋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624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477057.X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管靶向蛋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微管靶向多肽,包括以下三部分:(1)可自组装成β‑sheet纳米纤维的氨基酸序列,其序列为FFVLK;(2)靶向识别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和β‑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其序列分别为YGWSFPYPQITG和RLPS;(3)疏水荧光单元双芘。通过实验发现,本发明的微管靶向多肽可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入核以及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发挥抗癌作用。

    一种纤连蛋白靶向多肽及其在促进肿瘤失巢凋亡及化疗增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213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313848.4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连蛋白靶向多肽及其在促进肿瘤失巢凋亡及化疗增敏中的应用,该多肽由具有良好包封化疗药物能力的六烷基化合物、可自组装形成具有β‑sheet结构的纳米纤维的氨基酸序列和可靶向识别纤连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组合而成;疏水性六烷基化合物包括携带六烷基链羧酸、羧酸盐或酯类化合物;可自组装形成β‑sheet纳米纤维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可靶向识别纤连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多肽可靶向识别细胞外基质中的纤连蛋白并包载化疗药物,触发原位自组装,形成水不溶性纳米纤维,实现肿瘤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剥夺及化疗药物的靶向递送,具有促进肿瘤失巢凋亡及化疗增敏的双重作用。

    一种靶向纤连蛋白启动组装的多肽基分子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60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15276.3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纤连蛋白启动组装的多肽基分子,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多肽基分子包括调节疏水性,使其具有良好包封化疗药物能力的十二烷基化合物、可自组装形成具有β‑sheet结构的纳米纤维的氨基酸序列和可靶向识别纤连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组合而成;所述疏水性十二烷基化合物包括携带十二烷基链的酯类、羧酸类或者羧酸盐类化合物;所述可自组装形成具有β‑sheet结构纳米纤维的氨基酸序列为KLVFF;所述可靶向识别纤连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GNRQRWFVVWLG。本发明公开的多肽基分子作为膀胱癌术后载药平台,可实现杀伤残余肿瘤降低复发的目的。

    经尿道的膀胱连通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38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0666493.0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经尿道的膀胱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主体包括缓冲腔和给药腔,所述缓冲腔顶端与动物导尿管连接,底端设置缓冲腔封堵胶塞,所述缓冲腔封堵胶塞设置中心孔,所述缓冲腔环形壁与连接口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口顶端与给药通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给药腔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给药腔的底端设置给药腔封堵塞,内芯包括金属内芯、底座及手柄,所述底座与所述手柄连接固定,所述底座设置一个通孔,所述金属内芯的底端插入并固定于通孔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创的经尿道用于实验动物膀胱内灌注药液及后续激光照射治疗的连通装置,达到安全、有效及微创的目的。

    一种双靶向多肽及其在抗肿瘤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589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1213634.4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靶向多肽及其在抗肿瘤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双靶向多肽由具有聚集发光效应的荧光单元双芘(BP)、可自组装成β-sheet纳米纤维的氨基酸序列和可靶向识别CD 10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组合而成。本发明的双靶向多肽可靶向识别肿瘤干细胞膜上特异性表达的CD 105蛋白,在肿瘤干细胞表面自组装变构形成稳定水不溶的纳米纤维,粘附在肿瘤干细胞表面并破坏肿瘤干细胞,进而发挥抑制肿瘤的增殖与转移的作用。该双靶向多肽还可同时靶向于肿瘤新生血管,发生原位自主装聚集在细胞表面,产生J型聚集发射荧光信号并形成纳米纤维,封堵内皮细胞间的间隙,降低肿瘤血管通透性、抑制血管新生,最终发挥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