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1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020417.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04 ,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表计算方法,属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EPS基本助力特性表实车场地试验迭代修正困难且难以控制驾驶风格,导致汽车驾驶感觉不好的问题,车辆底盘动力学逆特性和转向系统动力学逆特性均是车辆的固有特性,本发明将EPS基本助力特性表分解为驾驶风格、车辆底盘动力学逆特性和转向系统动力学逆特性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均有明确的物理含义,使得EPS基本助力表的标定具有理论依据,降低了EPS基本助力表标定难度与工作量,缩短EPS开发周期。本发明通过设计驾驶风格模块,可以直接控制汽车驾驶风格,调校汽车驾驶感觉,兼顾驾驶感觉与助力的要求,提高EPS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13991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450830.8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T1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四个车轮制动执行机构、驾驶员踏板感觉模拟机构、电子控制单元和备用小型电池,电子控制单元将电流输出给车轮制动执行机构中的电磁部分,电流通过电磁部分中电磁体套筒上缠绕的线圈产生磁力使电磁部分中的动电磁铁带动液压部分里的液压缸活塞轴向移动,液压缸活塞的移动使液压缸缸体内的制动液在液压缸体和对应的车轮制动轮缸之间流动以起到给对应的车轮制动的作用;本发明取消了现有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油杯、大部分管路、电磁阀、电机、蓄能器、油泵等多种零部件,解决了现有制动系统结构复杂、振动噪声大、主动建压不够快速、压力调节不够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4071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403791.1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无级可调馈能减振器,属于液压减振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弥补了现有减振器很难兼顾阻尼力无级可调和悬架振动能量回收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由筒式减振器、泵、无级调速链轮装置和发电机组成。筒式减振器内的压力作为泵的动力来源,再通过无级调速链轮装置传动至发电机,将能量回收。本发明通过调节无级调速链轮装置的传动比实现阻尼力的无级可调,由此可根据行驶路况及驾驶员意志对阻尼力进行无级调节,保证各个减振器都工作在最佳阻尼力的条件下。即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关闭减振器与回油管路之间的故障阀门,使其变成一个传统的筒式减振器,避免汽车因减振器系统故障而发生意外。
-
公开(公告)号:CN107672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11539.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解耦线控转向系统,目的是解决传统EPS中电机噪声大、且无法实现智能汽车所需的转向全解耦的功能;解决部分线控转向系统中取消方向盘与转向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致使系统断电失效时无法完成失效转向;解决部分线控制动系统采用电机作为线控转向动力源时存在噪声大、响应速度慢等问题;解决部分线控制动系统采用液体或气体作为转向介质时存在泄漏、故障率增加、维护困难等问题。本发明采用电磁力来驱动转向杆运动使汽车快速精准地完成转向动作的线控转向系统,该线控转向系统能实现驾驶员与转向系统的全解耦,具有失效保护的功能,摆脱了电机、液体、气体的束缚,结构简单,集成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7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347928.X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解耦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对电机性能要求较低,结构更为紧凑,能实现转向全解耦和失效保护的功能、具有主动转向快速、角度调节精确的线控转向系统;该系统由方向盘、转向管柱、解耦式转向模拟器、高压回油机构、齿轮助力机构、齿轮齿条转向机、左前车轮、右前车轮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在解耦式转向模拟器中设置的动啮合齿轮可以选择性地与转向模拟器齿轮或转向柱啮合,同时配合齿轮助力机构所拥有的机械转向和液压转向两种方式,既实现了驾驶员与转向系统的全解耦,同时系统断电失效时,方向盘与转向车轮机械连接,保障了驾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3991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450844.X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制动系统助力形式多依赖发动机真空度或电机作为能量源、造成制动系统无法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结构复杂、振动噪声大、主动建压不够快速、压力调节不够精确、驾驶员踏板力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控液压助力制动主缸,该新型主缸包括电磁增压机构和三腔主缸机构,采用电磁增压机构作为能量源通过新型的三腔主缸机构进行制动助力,使得其所在的制动系统具有主动建压快速、压力调节精确、振动噪声低、失效保护、驾驶员踏板力充分利用的功能,且其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能为驾驶员提供理想的踏板感觉。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0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41589.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质量的在线估计方法,属于车载估计技术领域。通过从车辆CAN总线上获取加速踏板开度、纵向加速度、车速、档位信号并进行数据滤波,选取起步时的信号曲线段,依靠任意时刻质量估计算法模块计算选取的曲线段上所有时刻的汽车质量估计值,考虑到采用单一时刻的车辆响应进行质量估计受噪声干扰较大,有可能存在异常估计值,本发明通过kmeans聚类将所有时刻质量估计值进行聚类,剔除异常估计值,得到汽车质量的最终估计值。本发明不需要知道额外的车辆参数,离线标定工作量少,估计精度较高,为提升汽车安全以及驾驶舒适性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84071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0403791.1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无级可调馈能减振器,属于液压减振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弥补了现有减振器很难兼顾阻尼力无级可调和悬架振动能量回收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由筒式减振器、泵、无级调速链轮装置和发电机组成。筒式减振器内的压力作为泵的动力来源,再通过无级调速链轮装置传动至发电机,将能量回收。本发明通过调节无级调速链轮装置的传动比实现阻尼力的无级可调,由此可根据行驶路况及驾驶员意志对阻尼力进行无级调节,保证各个减振器都工作在最佳阻尼力的条件下。即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关闭减振器与回油管路之间的故障阀门,使其变成一个传统的筒式减振器,避免汽车因减振器系统故障而发生意外。
-
公开(公告)号:CN111661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020417.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04 ,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表计算方法,属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EPS基本助力特性表实车场地试验迭代修正困难且难以控制驾驶风格,导致汽车驾驶感觉不好的问题,车辆底盘动力学逆特性和转向系统动力学逆特性均是车辆的固有特性,本发明将EPS基本助力特性表分解为驾驶风格、车辆底盘动力学逆特性和转向系统动力学逆特性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均有明确的物理含义,使得EPS基本助力表的标定具有理论依据,降低了EPS基本助力表标定难度与工作量,缩短EPS开发周期。本发明通过设计驾驶风格模块,可以直接控制汽车驾驶风格,调校汽车驾驶感觉,兼顾驾驶感觉与助力的要求,提高EPS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01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641589.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质量的在线估计方法,属于车载估计技术领域。通过从车辆CAN总线上获取加速踏板开度、纵向加速度、车速、档位信号并进行数据滤波,选取起步时的信号曲线段,依靠任意时刻质量估计算法模块计算选取的曲线段上所有时刻的汽车质量估计值,考虑到采用单一时刻的车辆响应进行质量估计受噪声干扰较大,有可能存在异常估计值,本发明通过kmeans聚类将所有时刻质量估计值进行聚类,剔除异常估计值,得到汽车质量的最终估计值。本发明不需要知道额外的车辆参数,离线标定工作量少,估计精度较高,为提升汽车安全以及驾驶舒适性创造了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