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9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53135.8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传感器平衡;二、传感器活化;三、抗体固定化;四、一次封闭;五、二次封闭;六、样品检测及结果分析。本发明所述方法步骤少、无标记、实时监测、结果判断简单;操作简单易学,仅需要向样品板中添加配置好的试剂及制备好的样品即可上机检测,实时读取结合信号即可判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抗体可回收后重复使用,从而降低成本;配合相应的BLI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多个样品的同时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排除样品中非目标菌的干扰;检测时间短,根据样品中所含单增李斯特菌浓度的不同,单纯的样品检测环节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5660.X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涉及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领域。该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包括;步骤一、传感器平衡;步骤二、噬菌体固定化;步骤三、生物素封闭;步骤四、样品检测及结果分析。该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操作步骤较少,并且可以进行无需标记的实时监测,整体操作流程简便快速,能实现样品的随到随检,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仅需要向样品板中添加配置好的试剂及制备好的样品即可上机检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也减少了检测结果中人为影响的比重,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035660.X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涉及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领域。该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包括;步骤一、传感器平衡;步骤二、噬菌体固定化;步骤三、生物素封闭;步骤四、样品检测及结果分析。该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操作步骤较少,并且可以进行无需标记的实时监测,整体操作流程简便快速,能实现样品的随到随检,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仅需要向样品板中添加配置好的试剂及制备好的样品即可上机检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也减少了检测结果中人为影响的比重,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227576.3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富集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即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氏菌的复合增菌培养基及制备方法,该培养基的配方包括:胰蛋白胨15.0‑19.0份、蛋白胨2.7‑3.3份、酵母浸膏5.5‑6.5份、氯化钠4.5‑5.5份、磷酸氢二钾2.25‑2.75份、磷酸氢二钠8.6‑10.6份、磷酸二氢钾1.22‑1.48份、蛋白胨24.0‑30.0份、牛肉粉14.0‑18.0份、大豆蛋白胨10.0‑14.0份、葡萄糖2.0‑5.0份、放线菌酮0.10‑0.30份、甘露醇2.5‑3.5份、丙酮酸钠4.5‑6.5份、吖啶黄0.00125‑0.00300份、磷霉素钠0.0007813‑0.0032500份、蒸馏水1000份,pH值为6.8‑7.4。本发明中的复合增菌培养基的单增菌效果优于其各自的选择性增菌液,且能够较好地抑制非目标菌的生长。在有非目标菌存在的情况下,该培养基也能实现三种目标菌的等速、快速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0997168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65362.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复合增菌培养基及制备方法,该培养基的配方包括:胰胨16.0‑18.0份、蛋白胨2.0‑4.0份、酵母浸膏5.0‑7.0份、氯化钠10.0‑20.0份、磷酸氢二钾2.4‑2.6份、磷酸氢二钠9.5‑9.7份、磷酸二氢钾1.34‑1.36份、吖啶黄0.005‑0.020份,氯化镁2.0‑8.0份,葡萄糖1.0‑4.0份,丙酮酸钠1.0‑4.0份、蒸馏水1000份,pH值为6.8‑7.4。本发明中的复合增菌培养基能使三种目标致病菌等速、快速增殖。增菌16‑24小时,即可利用多重PCR、多通道SPR生物传感器、多通道BLI生物传感器等高通量检测设备实施三种目标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做出诊断报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