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735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44543.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007 , H01L33/06 , H01L33/24 , H01L33/502 , H01L33/505 , H01L2933/00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能量转移机制实现快荧光辐射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可见光通信、照明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蓝光GaN发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将其制作成沟槽结构,再将胶体量子点荧光粉作为发光材料沉积在沟槽中,使量子阱与量子点发生侧壁耦合,二者发生高效的能量转移,制备出快荧光辐射的白光LED。本发明所制备的白光LED可通过红、绿、蓝三色匹配法实现白色发光,也可通过蓝光与红光补偿发出白光。所采用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的发光方法制备荧光LED的设计,可以消除传统的吸收再复合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失,加快荧光辐射的弛豫时间,其弛豫时间比传统的吸收再复合机制加快10至10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39059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96845.5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L33/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924/00014 , H01L33/504 , H01L2933/00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使用短寿命量子点荧光LED提高可见光通信带宽的方法。首先选取荧光寿命短的量子点荧光粉;采用蓝光芯片激发两种颜色发光量子点或紫外芯片激发的三种颜色发光量子点结构,所述两种颜色发光量子点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三种颜色发光量子点包括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和蓝光量子点;利用蓝、红、绿三原色匹配形成白光,提高可见光通信LED的带宽;二是设计短寿命量子点荧光LED器件的结构。所制备的可见光通信LED器件具有高带宽、高效率;所设计的可见光通信LED器件结构简单、制备容易、材料损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86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5455.7
申请日:2014-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L33/00 , G01N21/3504 , G01N21/3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0091 , B82Y30/00 , B82Y40/00 , G01N21/3504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bSe量子点多波长近红外LED的制备方法及气体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分为计算PbSe量子点的尺寸,制备PbSe量子点,制备PbSe量子点与无影胶的混合溶液,沉积混合溶液、制备近红外多波长LED(1)等四个步骤。应用该装置的气体检测方法为:制备近红外多波长LED(1),将所要检测的气体填充进气室(3),近红外多波长LED(1)接通电源后发出光线,光线透过凸透镜(2)、通过气室(3)和凸透镜(4)并由红外光谱仪(5)接收,对被测气体进行标定,测量气体浓度。本发明所设计的装置可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荧光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86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345455.7
申请日:2014-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L33/00 , G01N21/3504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bSe量子点多波长近红外LED的制备方法及气体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分为计算PbSe量子点的尺寸,制备PbSe量子点,制备PbSe量子点与无影胶的混合溶液,沉积混合溶液、制备近红外多波长LED(1)等四个步骤。应用该装置的气体检测方法为:制备近红外多波长LED(1),将所要检测的气体填充进气室光线透过凸透镜(2)、通过气室(3)和凸透镜(4)并由红外光谱仪(5)接收,对被测气体进行标定,测量气体浓度。本发明所设计的装置可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荧光产率高。(3),近红外多波长LED(1)接通电源后发出光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31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315193.X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224/8592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量子点和ZnCuInS量子点的三原色匹配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选取紫外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制备胶体碳量子点、一种红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一种绿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混合荧光粉作为荧光层,利用蓝、红、绿三原色匹配法调制成白光,通过调整三种量子点在荧光粉中所占比例,得到所需色温和显色指数的白光LED。其结构为:散热衬底(1),取光透镜(2),电极(3),金线(4),硅胶酸甲酯/氯仿溶液混合而形成的荧光粉凝胶层(6),峰值波长为340-390nm的紫外光芯片(7)。本发明所采用的荧光材料毒性低、成本低廉,所设计的LED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发出的白光光源显色指数高、稳定性好。(5),由碳量子点、ZnCuInS量子点和聚甲基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90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60545.9
申请日:2014-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bSe量子点多波长近红外LED的气体检测方法。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制备近红外多波长LED(1),第二步、将所要检测的气体填充进气室(3),第三步、近红外多波长LED(1)接通电源后发出光线,光线透过凸透镜(5)接收,第四步、对被测气体进行标定,第五步、利用上述标定后的系统,对被测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实现气体浓度的测量。本发明可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荧光产率高。(2)、通过气室(3)和凸透镜(4)并由红外光谱仪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59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72249.5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量子点浓度调控的彩色平面显示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利用碳量子点激发波长依赖的光致荧光特性,通过调控碳量子点掺杂浓度,实现碳量子点薄膜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碳量子点作为发光层材料,紫外光源作为激发源,通过调整碳量子点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层的浓度,制备出浓度分布变化的碳量子点平面显示薄膜,实现图案化彩色发光。本发明光饱和度高、寿命长等优势,而且具有无毒、制备成本低、绿色环保,此外,本发明产品结构简单,其制作方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颜色、数量、图案,调整有机透明玻璃上的凹槽的形状深度和数量,实现多种颜色的发光,应用面极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15193.X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224/8592 , H01L33/504 , H01L2933/0041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量子点和ZnCuInS量子点的三原色匹配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选取紫外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制备胶体碳量子点、一种红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一种绿色发光的胶体ZnCuInS量子点混合荧光粉作为荧光层,利用蓝、红、绿三原色匹配法调制成白光,通过调整三种量子点在荧光粉中所占比例,得到所需色温和显色指数的白光LED。其结构为:散热衬底(1),取光透镜(2),电极(3),金线(4),硅胶(5),由碳量子点、ZnCuInS量子点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溶液混合而形成的荧光粉凝胶层(6),峰值波长为340-390nm的紫外光芯片(7)。本发明所采用的荧光材料毒性低、成本低廉,所设计的LED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发出的白光光源显色指数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344543.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能量转移机制实现快荧光辐射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可见光通信、照明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蓝光GaN发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将其制作成沟槽结构,再将胶体量子点荧光粉作为发光材料沉积在沟槽中,使量子阱与量子点发生侧壁耦合,二者发生高效的能量转移,制备出快荧光辐射的白光LED。本发明所制备的白光LED可通过红、绿、蓝三色匹配法实现白色发光,也可通过蓝光与红光补偿发出白光。所采用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的发光方法制备荧光LED的设计,可以消除传统的吸收再复合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失,加快荧光辐射的弛豫时间,其弛豫时间比传统的吸收再复合机制加快10至10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31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05655.8
申请日:2014-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K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胶体硒化铅量子点的集成电路芯片微区表面温度分布的检测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完成对集成电路微米级区域进行温度检测、检测设备体积和重量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步骤为:制备胶体硒化铅量子点;在集成电路板表面沉积胶体硒化铅量子点;选择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并形成平行光束;激光束照射芯片表面的胶体硒化铅量子点使其产生光致发光;图像采集系统收集红外光;红外光谱仪接收红外光信号,并显示其相应的发光光谱;计算集成电路芯片微区表面一点的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