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5796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811514823.0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房吊座双向加载疲劳试验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板,其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加载板,其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一加载装置,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加载杆,其一端与第一加载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加载杆,其一端与加载板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加载杆与第二加载杆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使第一加载杆和第二加载杆在第一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第二加载装置,其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三加载杆,其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三加载杆的一端与第二加载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载板转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1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25122.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服役温度区间下的粘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车身全服役温度区间内测定不同温度下粘接接头的准静态失效强度后,建立失效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函数;步骤2、确定粘接接头疲劳加载频率;步骤3、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粘接接头的疲劳试验,获得不同温度下指定寿命的循环应力中的最大应力后,建立不同温度下的S-N曲线函数;步骤4、将不同温度下的S-N曲线函数中的疲劳参数拟合成关于试验温度的函数,进而获得应力幅-温度-疲劳断裂循环寿命拟合函数后,将其拟合成T-S-N疲劳性能曲面;步骤5、根据温度影响因子获得接头准静态拉伸时的危险点应力,同时对所要预测的实际接头疲劳寿命中对应的外载荷循环特征值进行判断,最终根据T-S-N疲劳性能曲面中得到所述粘接接头实际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42094.2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特性分析的粘结结构老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制作试验件,其包括:步骤二、将所述试验件放入湿热环境箱内,并按照不同的温度或湿度变化周期进行湿热循环;步骤三、每间隔z个周期,将所述试验件取出进行数据测试;步骤四、采用数字拟合的方式对所述化学特性相关的离散数据和力学性能离散数据的近似相关性进行计算,并结合老化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基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两组相关度指标,从而得到力学性能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86213.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型的粘接试件断裂失效应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对n个不同胶层厚度的粘接对接接头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获得所述n个粘接对接接头的初始断裂失效载荷与初始断裂失效点;步骤2:建立与试验尺寸相同的不同胶层厚度的粘接对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将所述初始失效载荷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中,且施加位置与所述准静态拉伸试验对应,获得与所述初始断裂失效点对应的单元的断裂失效应力;其中,所述失效应力包括三个主应力的分量σ1,σ2,σ3;步骤3:获取不同胶层厚度的粘接对接接头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断裂等效应力。能够确定粘接对接接头的初始失效应力并确定断裂等效应力,更贴近真实失效过程,提高粘接结构断裂失效分析过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11699.6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粘接结构老化性能试验的胶条试样取样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其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凸起,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凹槽,中部向内侧凹陷;第二框架,其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凹槽,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凸起,中部向内侧凹陷;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拆卸连接形成框架整体;第一开槽位,其开设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内外两侧的侧面上;第二开槽位,其位于所述上开槽为下方;多个预留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开槽位和所述第二开槽位的两端。能够克服现有车窗粘接结构在自然老化条件下取样困难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粘接结构老化性能试验的胶条试样取样方法以及一种胶条预埋位置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9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57179.8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驾驶的多摄像头在环仿真测试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内置Carsim软件,模拟实验小车和交通环境,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数据;对不同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数据分别进行数据矫正;对不同摄像头矫正后的图像数据分别进行感知;将不同摄像头感知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融合;驾驶行为决策模块解析融合后的感知结果,完成驾驶决策工作,将决策信号转化为实验小车的控制信号,根据收到的控制信号指挥实验小车在交通模拟环境中驾驶。本发明的一种面向智能驾驶的多摄像头在环仿真测试方法,使用多个摄像头进行数据采集时,通过算法模型优化对多个摄像头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融合,产生统一有效的目标检测结果,完美展现智能驾驶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92844.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厂房球节点吊座垂向载荷测量装置,其组成主要包括上连接板、六角螺母和垫片、带有半圆孔的上支承板、连接螺栓、加强肋、支承套筒、橡胶垫、测力器、连接杆、下矩形连接板、下圆形定位板、下支承板、上空心圆管、球节点、侧空心圆管、十字形支承板、连接螺栓、螺母、工字横梁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厂房球节点吊座垂向载荷测量方法,本发明可以根据球节点所在场地和环境对进行调整,方便在不同的场合下测定难以直接测量的载荷,便于安装和拆卸,可用作各种场合的球节点支承结构中的载荷测定,解决了在高空结构中,球节点支承结构所受载荷难以直接测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07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363318.5
申请日:2016-05-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动车侧窗粘接强度的快速分析方法,车体和粘接剂、玻璃、窗框在有限元建模的时候采用整体建模与局部建模相结合的方法,车体采用大尺寸单元建模,粘接剂、玻璃、窗框采用小尺寸单元建模,首先对车体进行强度分析获得车体变形的位移,然后采用三角形面积插值法实现车体变形位移到粘接剂位移的传递,最后将插值获得的位移加载到粘接剂、玻璃、窗框的有限元模型上,考虑侧窗的实际工况并提交计算,从而快速对粘接剂的粘接强度进行分析,为后期粘接结构的强度校核和轻量化设计奠定基础。本文提出一种高速动车侧窗粘接强度的快速计算方法,能够减少重复建模,降低工作量;减少有限元模型单元数量,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0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84972.9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侧窗粘接固化工艺优化方法,包括:通过单搭接接头对车辆侧窗粘接固化工艺的模拟,对其固化时间进行优化,首先计算胶粘剂在承受侧窗重力时的固化应力;设计单搭接接头,计算单搭接接头的固化载荷;单搭接接头在固化夹具上经过不同夹持固化时间后,卸下固化夹具,加载固化载荷进行固化,直到完全固化,测试不同夹持固化时间下单搭接接头的失效强度,确定夹持固化的最短时间,实现固化工艺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14452.0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安全隔断的承载式大型公路客车车身结构,包括:第一安全隔断,其位于所述车身结构的前部,所述第一安全隔断的内侧立柱的上部固定于车身结构的顶盖前横梁,下部固定于车身结构的底架前下横梁,在内侧立柱与车身结构的前侧围之间安装多个第一斜撑,并且所述第一斜撑与内侧立柱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第二安全隔断,其位于所述车身结构的后部,所述第二安全隔断的内侧立柱的上部固定于车身结构的顶盖后横梁,下部固定于车身结构的底架后下横梁,在内侧立柱与车身结构的后侧围之间安装多个第二斜撑,并且所述第二斜撑与内侧立柱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