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空两栖智能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93437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08187.3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两栖智能车,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在地面上行驶的问题。智能车由下层的地面智能车、中层的控制系统与上层的飞行动力系统组成。其中飞行动力系统包括四套结构相同的飞行动力装置、连接杆固定盘(6)、连接杆固定块(7)、碳纤维连接杆(17)、电机固定块(18)和电机固定架(19)。飞行动力装置包括螺旋桨(1)、子弹头桨夹(2)、无刷电机(3)和电子调速器(4)。四套飞行动力装置通过碳纤维连接杆(17)等相对陆空两栖智能车的重心呈对称布置。飞行动力系统通过均布的螺柱(15)与中层控制系统中PCB板(12)连成一体,PCB板(12)再通过均布的螺柱(15)与其下方的地面智能车连成一体。

    滑行离合器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87538Y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20071810.6

    申请日:2008-05-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行离合器。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不高的问题。该滑行离合器包括有分离套筒(1)、棘爪(6)、回位弹簧(7)、法兰座(8)与棘轮(9)。棘轮(9)与后轮轮毂(10)左端螺纹连接,法兰座(8)与分离套筒(1)套装在棘轮(9)左端的后轴(3)上成动配合连接,棘爪(6)安装在法兰座(8)上沿轴向设置的贯通凹槽内,其左端与法兰座(8)销钉连接,其右端插入棘轮(9)内,当滑行离合器处于驱动工况时其右端和棘轮(9)的内齿面接触连接,在棘爪(6)与法兰座(8)贯通凹槽底部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7)。该离合器既能使节能车滑行时彻底分离,又能使发动机重新启动时以较小冲击完成结合。

    陆空两栖智能车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16793U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20249678.8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空两栖智能车,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在地面上行驶的问题。智能车由下层的地面智能车、中层的控制系统与上层的飞行动力系统组成。飞行动力系统包括四套结构相同的飞行动力装置、连接杆固定盘(6)、连接杆固定块(7)、碳纤维连接杆(17)、电机固定块(18)和电机固定架(19)。飞行动力装置包括螺旋桨(1)、子弹头桨夹(2)、无刷电机(3)和电子调速器(4)。四套飞行动力装置通过碳纤维连接杆(17)等相对陆空两栖智能车的重心呈对称布置。飞行动力系统通过均布的螺柱(15)与中层控制系统中PCB板(12)连成一体,PCB板(12)再通过均布的螺柱(15)与其下方的地面智能车连成一体。

    双向轴承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98869Y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20071866.1

    申请日:2008-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轴承。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轴承不能同时满足沿轴向滑动和绕轴向高速转动的问题。该双向轴承由绕轴向转动部分和沿轴向滑动部分组成。所述的绕轴向转动部分除了外滚珠(4)与外保持架(7)外,还包括有外轴承套圈(3)与内轴承套圈(5)。外轴承套圈(3)与内轴承套圈(5)是套装,在外轴承套圈(3)与内轴承套圈(5)之间,两排可在外保持架(7)的孔里转动的外滚珠(4)安装在外轴承套圈(3)与内轴承套圈(5)的两端成转动连接。所述的沿轴向滑动部分除了内滚珠(6)外,还包括有内保持架(2),内滚珠(6)安装在内保持架(2)的导槽内。内保持架(2)安装在内轴承套圈(5)的内部成过盈配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