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71709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4300.8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车内噪声声品质预测方法,克服目前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耗时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该方法步骤为:1.利用人工头或两个传声器采集车内噪声信号;2.采用听觉外周计算模型计算A声级和声品质客观心理声学参数;3.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对噪声样本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得到测试数据的主观评价结果;4.建立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的客观量化模型:以车内A声级、车内声品质客观心理声学参数与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为基础,通过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车内声品质的主观评价的客观量化模型;5.以重要影响的客观参量与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重建声品质主观评价的客观量化模型;6.建立车内声品质客观心理声学参数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415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341.5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3/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触摸屏耐久性试验台,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对不同型号的触摸屏进行耐久性试验、试验设备精度及可靠性差等问题。机械部分由试验台机架(1)、二维自动工作台(2)、加载装置(4)和组合夹具(5)。试验台机架由试验台架和龙门架组成,龙门架安装在试验台架中台面的一侧。二维自动工作台(2)由1号单轴直线机器人与2号单轴直线机器人组成,2号单轴直线机器人固定在1号单轴直线机器人的滚动丝母滑台(28)上,两者相互垂直,1号单轴直线机器人横置在龙门架中的横梁上为固定连接。加载装置(4)安装在二维自动工作台(2)中2号单轴直线机器人中的滚动丝母滑台(28)上,组合夹具安装在试验台架中台面的另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118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81113.4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综合性能测试方法,步骤如下:1.汽车安全气囊的安装;2.汽车安全气囊的测试:(1)填写测试信息;(2)设置采样时间;(3)触发器(14)同步触发高速摄像机(1)与多通道数据采集卡(9);触发器(14)5ms后自动向汽车安全气囊(20)的引爆装置发送触发信号;3.数据处理与显示:(1)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内部软件程序完成数据处理;(2)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并保存试验数据:a.测试的相关数据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b.汽车安全气囊综合测试试验台生成Excel测试报告并打印;c.技术人员根据图像信息和数据对汽车安全气囊(20)的静态展开综合性能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70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81315.9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综合测试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机械部分,其由汽车安全气囊展开速度及加速度测试缓冲装置、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和试验台架组成。试验台架包括试验台下支架和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安装在试验台下支架的试验台面的一侧,汽车安全气囊展开速度及加速度测试缓冲装置安装在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的上端,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安装在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的前方的试验台面上。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中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的里侧端面上垂直地安装有锁紧导轨与压板,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中的导板和锁紧导轨与压板配合安装为滑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705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281315.9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综合测试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机械部分,其由汽车安全气囊展开速度及加速度测试缓冲装置、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和试验台架组成。试验台架包括试验台下支架和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安装在试验台下支架的试验台面的一侧,汽车安全气囊展开速度及加速度测试缓冲装置安装在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的上端,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安装在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置的前方的试验台面上。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中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的里侧端面上垂直地安装有锁紧导轨与压板,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升降装中的导板和锁紧导轨与压板配合安装为滑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118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281113.4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静态展开综合性能测试方法,步骤如下:1.汽车安全气囊的安装;2.汽车安全气囊的测试:(1)填写测试信息;(2)设置采样时间;(3)触发器(14)同步触发高速摄像机(1)与多通道数据采集卡(9);触发器(14)5ms后自动向汽车安全气囊(20)的引爆装置发送触发信号;3.数据处理与显示:(1)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内部软件程序完成数据处理;(2)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并保存试验数据:a.测试的相关数据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b.汽车安全气囊综合测试试验台生成Excel测试报告并打印;c.技术人员根据图像信息和数据对汽车安全气囊(20)的静态展开综合性能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2809457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281285.1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包括机械部分,其由通用基架和专用安装定位架组成。通用基架包括左侧支撑架、旋转支架、支撑柱、蜗轮、右侧支撑架、蜗杆和蜗杆轴承座。旋转支架安装在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上为转动连接,左侧锁紧盘与右侧锁紧盘套装在旋转支架的左旋转轴与右旋转轴上键连接,右侧锁紧盘右侧安装的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采用螺母将左旋转轴上的左侧锁紧盘与右旋转轴上的右侧锁紧盘及蜗轮固定在旋转支架上,采用螺钉将左侧锁紧盘与右侧锁紧盘固定在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上,4个支撑柱的下端和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的顶端面螺纹连接,4个支撑柱的上端和气囊约束板螺栓连接。专用安装定位架安装在旋转支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253330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075629.9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27 , G01N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测力电动伺服加载装置,其包括混合直线步进电机、电机基座、电机支撑立柱、丝母、压力传感器、外壳、连接螺柱、作动杆与弹性触头。安装有导向键和非标压力弹簧的作动杆插入外壳内,作动杆上端和外壳的中直径圆孔相接触,作动杆的杆部和外壳下端小直径圆孔相接触。弹性触头安装在作动杆下端的盲孔内并用夹紧螺钉固定。压力传感器下端通过连接螺柱和作动杆上端连接,压力传感器上端面与丝母下端面接触。丝母的凸台与外壳大直径圆孔内壁凹槽配装,外壳上端面四角处的螺纹孔连接电机支撑立柱下端,电机支撑立柱的上端和电机基座固定连接。混合直线步进电机固定在电机基座上,混合直线步进电机输出端的驱动螺杆穿过电机基座与丝母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809457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81285.1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反作用力测试装置,包括机械部分,其由通用基架和专用安装定位架组成。通用基架包括左侧支撑架、旋转支架、支撑柱、蜗轮、右侧支撑架、蜗杆和蜗杆轴承座。旋转支架安装在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上为转动连接,左侧锁紧盘与右侧锁紧盘套装在旋转支架的左旋转轴与右旋转轴上键连接,右侧锁紧盘右侧安装的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采用螺母将左旋转轴上的左侧锁紧盘与右旋转轴上的右侧锁紧盘及蜗轮固定在旋转支架上,采用螺钉将左侧锁紧盘与右侧锁紧盘固定在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上,4个支撑柱的下端和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的顶端面螺纹连接,4个支撑柱的上端和气囊约束板螺栓连接。专用安装定位架安装在旋转支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25333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75629.9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27 , G01N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测力电动伺服加载装置,其包括混合直线步进电机、电机基座、电机支撑立柱、丝母、压力传感器、外壳、连接螺柱、作动杆与弹性触头。安装有导向键和非标压力弹簧的作动杆插入外壳内,作动杆上端和外壳的中直径圆孔相接触,作动杆的杆部和外壳下端小直径圆孔相接触。弹性触头安装在作动杆下端的盲孔内并用夹紧螺钉固定。压力传感器下端通过连接螺柱和作动杆上端连接,压力传感器上端面与丝母下端面接触。丝母的凸台与外壳大直径圆孔内壁凹槽配装,外壳上端面四角处的螺纹孔连接电机支撑立柱下端,电机支撑立柱的上端和电机基座固定连接。混合直线步进电机固定在电机基座上,混合直线步进电机输出端的驱动螺杆穿过电机基座与丝母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