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2214579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568174.X

    申请日:2010-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092 H01L21/8238 H01L29/66795 H01L29/7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元件,该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底的第一及第二区中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鳍状结构;在第一及第二鳍状结构上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栅极结构,其分别包括第一及第二多晶硅栅极;在基底上形成层间介电层;在层间介电层上进行化学机械研磨以露出第一及第二多晶硅栅极;形成保护层以保护第一多晶硅栅极;移除第二多晶硅栅极,因而形成第一沟槽;移除保护层;部分移除第一多晶硅栅极,因而形成第二沟槽;形成功函数金属层,部分填充第一及第二沟槽;形成填充金属层,填充第一及第二沟槽的余留的部分;及移除位于第一及第二沟槽外的金属层。本发明提出的半导体元件具有较高的金属栅极应力敏感度。

    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221457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10568174.X

    申请日:2010-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092 H01L21/8238 H01L29/66795 H01L29/7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元件,该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底的第一及第二区中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鳍状结构;在第一及第二鳍状结构上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栅极结构,其分别包括第一及第二多晶硅栅极;在基底上形成层间介电层;在层间介电层上进行化学机械研磨以露出第一及第二多晶硅栅极;形成保护层以保护第一多晶硅栅极;移除第二多晶硅栅极,因而形成第一沟槽;移除保护层;部分移除第一多晶硅栅极,因而形成第二沟槽;形成功函数金属层,部分填充第一及第二沟槽;形成填充金属层,填充第一及第二沟槽的余留的部分;及移除位于第一及第二沟槽外的金属层。本发明提出的半导体元件具有较高的金属栅极应力敏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